去阿拉斯加寻找20℃的夏天

2022-05-30 03:54徐子墨
世界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阿拉斯加棕熊冰川

徐子墨

夏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对于旅行者来说,是从开始规划夏日旅游计划开始的。别人皆苦炎夏,而旅行的人都希望夏日会更长。夏日永远是旅游的好时节,当然,如果没有骄阳似火热浪来袭就更好了,所以很多旅行者会精挑细选一些拥有“20℃夏日”的地方,享受“清凉一夏”。

阿拉斯加不止有“一副面孔”

《国家地理》创始人亨利·甘尼特曾说过:如果你已年老,你应该想尽办法去一次阿拉斯加;如果你还年轻,请远离阿拉斯加,因为阿拉斯加的美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宏大,过早经历最美的东西,将使今后的人生索然无味。

阿拉斯加位于北极圈附近,是美国最大的州,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块飞地。这里拥有美国最大的国家公园、世界上最多的冰川,还是“雪橇三傻”当中的“大傻”——阿拉斯加犬的原产地。很多人对阿拉斯加的印象大概是寒冷、原始,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甚至从来没有计划过将阿拉斯加作为旅行目的地,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在人们的想象中,阿拉斯加这么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冬天那么漫长,还有极夜,一天到晚都是黑的,气温零下好几十度,除了风就是冰,除了大灰狼就是大狗熊。除了探险家和摄影师,普通人去那里不是找罪受吗?这个理解其实也没错,毕竟在阿拉斯加,冬天连本地人都不爱出门,更别说旅游了。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夏季才是阿拉斯加真正的旅游旺季,欧美旅行者们对阿拉斯加的夏天趋之若鹜,恨不得提前一年就要确定行程以免酒店爆满导致旅行计划搁浅。那么,阿拉斯加的夏天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想要寻找清凉的夏天,大多数的地点位于高纬度地区或者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而全球的冰川分布也大抵如此。地球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区极寒之地,平时很少有人涉足。像南北两极几乎整个极地都被冰川覆盖,这些是大陆冰川,比较难以抵达,而且费用十分高昂;而像阿拉斯加这种相对低纬度冰川是高山冰川,几乎每座山峰都有,相对比较容易抵达。尤其是阿拉斯加的夏天,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日照时间长,部分地区甚至会有极昼的现象,比起漫长苦寒的冬天,这个季节的阿拉斯加温暖舒适,非常适合各种户外活动。而阿拉斯加拥有10万多个冰川,全世界超過一半的冰川都集中在这里,让阿拉斯加成了一个大型的冰川“秀场”。

安克雷奇坐落在一个三角形的半岛的边缘,在当地人的印象中,安克雷奇的任何一天,甚至整个季节的天气都是难以预料的。

冰雕博物馆。

在“海岛公主”号上观看震撼的冰川。

整个冰川徒步行程快结束的时候,导游突然让我们听,在这很厚的冰层下面,是水流淌的声音。

冰川中的世界

如果说阿拉斯加冬天的极光是欧若拉女神的倩影,那么夏日的冰川就是女神拖在地上的长长裙摆。如此多的冰川足以让选择困难症患者抓破脑袋。在阿拉斯加中部,有着北美洲第一高峰麦金莱峰,这座曾经以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名字命名的山峰在争论了多年后又重新改回了印第安人原本对它的称呼——德纳里山。而在这座山周围规划了仅次于黄石国家公园的美国第二大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到世界遗产当中。这里的冰川与高山相伴,高耸、巨大,是冒险爱好者的心头好,在冰川上攀登的体验堪比极地探险。

位于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附近的马塔努斯卡,是在美国开车可以到达的最大冰川,这条在山谷中隐藏了数千年的古老冰河,用无数的幽蓝色冰洞和壮美的冰墙吸引着徒步爱好者前来探索。不过,想要欣赏冰川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磅礴气势,最佳方式还是乘坐邮轮从海上欣赏,而比起飞机,乘船观赏无疑距离更近而且相对舒适。

距离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不远处就有不少以冰川游船为收入支柱的小城,距离最近的惠蒂尔是游客最多的地方,这里的冰川游船沿着两个海湾行驶,最终进入黑石湾。沿途的主要冰川景色在威廉王子湾,这里有以世界知名大学命名的26个冰川,据说是因为这里的冰川是这26个学府的教授来考察时发现的,其中第一大冰川是哥伦比亚冰川,第二大的是哈佛冰川,耶鲁冰川屈居第三。而对于刚刚结束高考的学子来说,在众多“著名学府”中畅游,也许能“沾点喜气”。在这里不光可以欣赏巨大的冰川,还经常会偶遇斑海豹、海獭、海鸥、座头鲸等野生动物。

如果不想在惠蒂尔“随大流”,则可以来到距离安克雷奇100公里左右的西华德,这里的游船可以深入基奈峡湾国家公园,观赏著名的哈丁冰原以及伸出来的多条冰川。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阿拉斯加最著名的冰川当属冰川湾国家公园。很多人第一次探索阿拉斯加就是乘坐邮轮,这是探索阿拉斯加的保留项目。

冰川湾国家公园占地约134万公顷,包括蜿蜒的山脉、动态的冰川、温带雨林、野生的海岸线和深深的海湾,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因为是保护区,冰川湾每天只允许一两艘邮轮进入,其他船只能排期等候。进入冰川湾,才发现这里的神奇和美妙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放眼远眺,尽是一望无垠的蓝绿色海水和变幻莫测的天空,低处的山坡郁郁葱葱,远处的山峰白雪皑皑,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露出水面的冰山晶莹剔透,终年不化的冰川犹如蓝宝石熠熠生辉,爬上冰面的海狮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捕鱼的海鸟将头埋进羽毛在冰面上打盹……不得不说这里似乎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宁静、安详、神奇而美好的一片净土了,令人陶醉,令人神往。正当你享受宁静与祥和的时候,融化的雪水正在并传到底部咆哮,冲蚀出洞穴和沟渠,从内部将冰川一点点消融。最终,不断融化的冰川无法再支撑自己庞大身躯的时候,便“轰”地一声塌了下来,巨大的冰川落到海水中激起了巨大的海浪,像是一次小型的海啸。

经典动画《极地特快》中的北极特快原型,就是驰骋于阿拉斯加铁轨上的“极光”号列车。人们可以坐在舒适的观景车厢内享用美食,同时还能欣赏皑皑白雪覆盖的马塔努斯卡和苏西特纳谷、德纳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壮丽的景色。

冰川在消亡!

7月的冰河湾国家公园,仅仅1个小时就可以看到数十次的冰川崩塌,好像在彰显大自然的力量。而近距离感受冰川崩塌,连同飞溅的水花、轰隆隆的巨响以及慢慢漂到船边的冰块残骸,震撼难以言表。震撼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了恐惧,这种恐惧并不是害怕被冰川和海浪吞噬,而是来自于对如此美好又壮丽的景观的留恋。1794年,英国航海家温哥华乘“发现”号来到这里时还没有冰川湾,他所看到的只是一堵巨大的冰墙。1879年,探险家、早期环保运动的领袖约翰·缪尔来到这里时,这里已经是一个美丽的海湾了。如今,冰川的消退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严重。科学家们也发现,在过去的35年中,冰川系统的整个流程发生了变化。在1984年的图像中,许多冰川的分支流向西南部的冰川湖,到2019年,冰川的后退导致一些分支改变流向并且涌向西北方的峡谷。

冰川撤退不是唯一的改变,整个大高原冰川也在明显地收窄和变薄。从2019年的图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冰川两侧,更多的土地暴露在外,同时冰川表面也开始出现弧形裂缝。冰川湾国家公园则是冰川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地区所有的冰川都在变薄和后退,这些年冰川崩塌的景象越来越壮观,这也让科学家和环保人士越来越担心。如果冰川凝结的速度赶不上崩塌的速度,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这种景象都将不复存在。

就像一位旅游博主所说:“对于看世界,很多人总是说等一等——等有钱了等有时间了,再去也不迟……可是气候变化不等人,即使纯净如阿拉斯加,冰川也正在加速融化。” 尽管环保团体在不断地呼吁,旅游企业、投资商和当地的居民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加大投入对冰川进行保护,但对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后果,也许仅靠一些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这是需要全人类一同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现实世界的极地特快

2004年,一部名叫《极地特快》的动画片上映了,这部由影帝汤姆·汉克斯配音的动画讲述了一个坚持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小男孩登上了一辆开往极地的火车,并在北极参加圣诞盛典后终于找到了圣诞老人的奇幻故事。虽然圣诞老人的传说在东方文化圈并没有太多影响力,但动画中那辆冒着白烟在冰天雪地中疾驰的长长的列车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否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但登上极地列车,从温暖的车厢里望着窗外的冰天雪地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确是很多人梦想中的旅行。在阿拉斯加,这个梦想便可以成真。

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是許多观光列车的首发站,比如《极地特快》的原型“极光”号,它由安克雷奇出发一路北上开往费尔班德斯。这辆古朴的列车是唯一一辆可以在冬天穿越阿拉斯加的列车。古老的阿拉斯加铁路在上个世纪原本仅作为货物运输和接送当地居民使用,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这条铁路线摇身一变成了阿拉斯加最热门的旅行方式,也是来到阿拉斯加一定要体验的旅行项目之一。

作为极地列车,乘坐“极光”号最好的季节无疑是冬季,古老的列车行驶在冰天雪地中,天地间一片白色,高山、树木、地面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结冰的河流光溢彩,透过窗口,经常可以看到高大的驯鹿群在林中穿梭,如果运气好还可以看到狼群。而列车的终点费尔班德斯是阿拉斯加最北端的城市,再往北就是大片的北极冰雪无人区了。由于临近北极圈,费尔班德斯也成为阿拉斯加赏极光的最佳地点。这里有美国“圣诞老人村”的称号,游客不仅可以购买到与圣诞节相关的众多产品,还可以从遥远的“世界之巅”寄出一张圣诞老人的明信片给自己。由于主打冰雪之旅,“极光”列车在2、3月份的时候一周内有多次往返的安排,在夏天列车班次就少得多。但许多人不知道,夏天的极光列车也有属于它的精彩。

如果说冬天乘坐这辆列车的大部分人都是前往终点站费尔班德斯的,那么夏日这趟观光列车的乘客大多在唯一一个经停站——德纳里下车,前往德纳里国家公园。“极光”号在安克雷奇的发车时间是早上8点30分,一般乘客很早就会在站台上等车了,深蓝色的车身夹杂着明黄色的线条,样子和《极地特快》中的列车十分相似。这辆列车明显不是为了速度而设计的,列车行驶得很慢,从安克雷奇到费尔班德斯需要将近12个小时才能到达,而到德纳里也需要7个多小时。登上列车,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宽宽的走廊和巨大的玻璃窗,人们在天亮前离开,在天黑后到达,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冰原上,不惧荒凉。

旅途虽然漫长,但在车上的时光绝对不会沉闷。宽大的车厢内时不时就会传来惊叹声,应该是乘客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或者野生动物,然后很多人就会顺着声音向窗外眺望,手中的相机也一刻不停地将神奇的景色收入其中。经过7个多小时的“荒野狂飙”,就可以到达德纳里国家公园。如果天气晴朗,还可以看到著名的北美第一高峰德纳里山,但大多数时候这座高山会藏身在云雾当中,只有运气好的人才能看到它拨开云雾,展露身姿。公园拥有240多万公顷崎岖不平的荒野和世界闻名的野生动物。公园的核心区域是禁止外部车辆驶入的,只能搭乘观光车,但是在外围也有公路可以让私家车行驶。开车行驶在德纳里的公路上,映入眼帘的只有一望无际的路与远方的蓝天白云在高山的尽头交界。因为过于空旷,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什么车辆,偶尔会遇到公园的观光车。一般情况下,当观光车突然打双闪停下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在可视范围内有野生动物出现了,大多数是棕熊,也有麋鹿、狼、驯鹿、山羊。如果你在公交车上,这时候可以拿起你的照相机、手机、望远镜拍照观察了;如果自己开车的话,可以在不阻碍交通的情况下,把车停在马路边打上双闪,与身边的小伙伴一起欣赏阿拉斯加的野生动物。不过千万不要接近它们,也不要随便给动物喂食。

“经典海岸”号的透明拱形车厢,带给旅途最完美的视觉体验。

德纳里国家公园。由于地形环境的强烈反差,这里也成为形色各异的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夏季的阿拉斯加有湛蓝的冰川,作响的清泉,清澈湍急的小溪里挤满了银光闪闪的鲑鱼……

除了向内陆行驶的“极光”号,从安克雷奇出发沿海岸行驶的列车也是旅行者的热门之选,尤其是在夏日,海岸对人们的吸引力比起高山来说更胜一筹。“经典海岸”号就是这样一辆沿海行驶的列车,它也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北美十大最美列车之一。“经典海岸”号从安克雷奇出发一路向南向坦纳根海岸行驶,不久后就会深入楚加奇山脉,进入格德伍德国家公园。当列车驶出格德伍德公园之后,两侧的自然荒野是整段旅程的精华。列车沿着轨道在陡峭的山野中行进,原生态的山体和树林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数万年前古老的故事。这时候,一等座就发挥了优势:一等座的车厢中玻璃一直延展到列车的天花板上,人们就像坐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中,周围的美景360°无死角地映入眼中。尤其是临近西沃德的时候,铁路分割了山与海,在车厢中欣赏,一侧是崇山峻岭的原始森林,一侧是平静广阔的极地海洋,蓝与绿被细长的铁轨分割,在这条分界线上,人类与大自然进行着不断的适应与融合。100年前,人们在阿拉斯加这片不毛之地开疆拓土,在寒冷的冻土层上铺设铁轨,在冰冷的水面上搭建桥梁……192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将一个仪式性的金钉子钉到这里,标志着这条铁路的建设完成,这颗钉子被收藏到博物馆中,象征着修建这条铁路的不易,也象征着人们勇于开拓的精神。

“鱼与熊”也可兼得

不久之前,根据外媒报道,美国内政部发布了一条令人兴奋的消息——“棕熊频道”(Bear Cam)又一次上线了。这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与直播网站合作建立的频道,全天候直播阿拉斯加卡特迈国家公园的棕熊画面,与我国的“大熊猫直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报道中说道,目前卡特迈国家公园的棕熊已经结束了冬眠期,开始在溪流和瀑布中捕食鲑鱼来填饱饿了一冬天的肚子。直播中不光有棕熊的画面,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水下摄像头拍摄鲑鱼,让鱼类爱好者也能找到可看的内容——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鱼类有些残忍。而这些熊中还有一些“网红熊”,比如一头名叫欧迪斯(OTIS)的棕熊就是其中最具“流量”的一头,它是2021年“胖熊周”线上票选活动的冠军,人气之高难以想象,甚至还有自己的“粉丝团”。中国有句古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在阿拉斯加的卡特迈国家公园,鱼与熊是可以兼得的。

1912年6月,20世纪最大的一场火山爆发拉开了序幕,这场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岩浆量是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爆发的30倍之多,火山灰被喷射到3万多米的高空,落地之后在一个偏远的山谷形成了深达200多米的火山灰沉积原。这次火山爆发让卡特迈山形成一个约2公里宽、600米深、3至4公里长的漏斗状火山口,并且在火山口的上方形成了高90米、宽160米的圆形丘体,也就是后来的诺瓦鲁普塔火山。这场火山爆发还形成了一个终日被火山灰与蒸汽笼罩的山谷,山谷中有上万个火山喷气孔,植物学家罗伯特·格里格斯在考察時将这里命名为万烟谷。最初的时候,人们在这里树立起一座纪念碑,以纪念这次火山爆发。后来,大自然展示了它的强大与坚韧,火山爆发之后数十年,卡特迈地区的植被开始复苏,动物又回到这个地方繁衍生息。为了保护这种荒野的景观,美国在这里建立了卡特迈国家公园,如今,尽管时光已经“吸干”了万烟谷的烟雾,但每年仍有数万名游客慕名来此。在这里,吸引游客的不仅有15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还有广阔的太平洋海岸、巨大的纳克内克湖、各种交错横流的小溪。当然,还有这里的当家项目——棕熊捕鱼。

夏季的阿拉斯加是熊的王国,山间、树林中、河边、小路上,处处能看到它们忙着捕猎的身影,徒步时一不小心就容易“转角遇到熊”。

前往卡特迈国家公园的路途可以说是异常曲折,这里没有公路,想要到达这里,要从安克雷奇出发坐飞机到卡特迈国家公园附近的一个小机场,这个机场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帝王鲑”,似乎也在说明这里是帝王鲑每年洄游的地方。到达这里后还要换成小型的水上飞机才能飞进国家公园的核心区,而前往棕熊的最佳观测点布鲁克斯瀑布,则需要下飞机之后再经过3个小时才能到达,可谓路途艰险。但是这还不算完,想要进入公园,还要在公园管理处上半个小时的课,主要内容就是“怎样才能不被棕熊吃掉”。听起来有些吓人,但是实际课程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人与熊最小的安全距离是50米左右,看到熊千万不能逃跑,也不能看它的眼睛,不然它会认为你在挑战它,只能慢慢地留出空间让开路,然后钻到草丛里。当然还有一些听起来不是很靠谱的建议,比如:如果看到熊,一定要用平静的语言和它对话,既让自己平静下来也让熊平静下来。且不说那个时候怎么才能平静,就说和熊对话,到底是用中文还是英文它才能听懂呢?课程结束后,就可以进入公园了,游客不能带任何食物进入公园,以免熊闻到食物的味道会攻击人类,同样也不建议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最好是绿色、褐色、灰色等森林中的保护颜色。导游开玩笑地说:“很多穿着红色冲锋衣来的客人远远看去就像新鲜的鲑鱼肉。”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布鲁克斯瀑布,很多纪录片中棕熊捕鱼的画面都是在这里拍摄的。这个瀑布是鲑鱼洄游的必经之路,鲑鱼数量很多。虽然水流湍急,但棕熊在这里一展捕魚能手的本色,抓起鲑鱼来动作非常灵敏,经常看到一个影子从瀑布下方跃起,人的眼睛还没反应过来,棕熊已经张开血盆大口闪电一样地咬了过去,很难想象有着庞大身躯的棕熊如此灵活。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棕熊,会觉得十分震撼——健硕的棕熊有着锃亮的皮毛和漂亮的脊背曲线,跑动起来每一块运动着的肌肉都展现出力量之美。在食物充足的时候,它们慵懒地如电动玩具一般憨态可掬;在需要出击的时候它们凶残可怖,充满了攻击性。

布鲁克斯瀑布的棕熊数量很多,经常可以看到棕熊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有的棕熊因为抢占地盘而大打出手,有的棕熊吃饱喝足后在旁边互相蹭来蹭去秀恩爱,有的棕熊妈妈耐心地教宝宝各种捕鱼技巧,而最让人喜闻乐见的还是一群“熊孩子”在河滩上摔跤、打闹,释放着爱玩的天性。其实观看棕熊捕鱼总是抱着一种纠结的心情:一方面为鲑鱼不远万里回到出生地,逆流而上翻越瀑布的精神所感动,希望它们能够成功逃脱棕熊的魔爪;另一方面又希望刚刚结束冬眠饿了一冬天的棕熊能够填饱肚子,让小熊再吃得胖一点……猎手与猎物在大自然中相互依存,生生不息,这也许就是大自然善良、残忍却又公平的法则。而在这里,人类也试图努力融入大自然,至少只是作为一个旁观着欣赏大自然。多年以来,在这个熊与人没有明确分界线的国家公园里,其实很少发生熊伤人的事故,人们都严格遵循着大自然的访客法则,遵守生存的秩序,这使得卡特迈国家公园诞生多年后依然可以如此近距离地观察棕熊。

如果说阿拉斯加的冬天是大自然美丽而严酷的一面,那么夏天的阿拉斯加则是大自然蓬勃又和谐的一面。在阿拉斯加清凉的夏日,人类亲近自然是一种向往美好的本能。就像环保领袖约翰·缪尔在书中写到的:“今天,到大自然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这正是我们所乐见的。成千上万心力交瘁地生活在过度文明之中的人们开始发现:走进大山就是走进家园,大自然是一种必需品,是生命的源泉。”

(责编:昭阳)

猜你喜欢
阿拉斯加棕熊冰川
2023年4月3日。在阿拉斯加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举行的阿拉斯加23-02演习期间,美军士兵正扮演敌方调查周围地区
2021年6月18日,一架F-16战隼在联合太平洋阿拉斯加靶场上空
为什么冰川会到处走?
冰川会发出声音吗?
小棕熊捡漏
小心棕熊
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棕熊
长途跋涉到冰川
冰川的蓝,极光的灿——阿拉斯加梦飞行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dipose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fat transpln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