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可行性调查

2022-05-30 05:59顾晓洁
求知导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合作学习模式

摘 要:文章针对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学科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实践的创意度与优秀率作为侧重点,通过联系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知识与引导方法,结合美术教学实践经验,剖析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教学问题的成因,对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理念与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究。探索“小集体”教育教学模式,使美术教育充分结合地域特征,弥补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短板,使教育教学活动规范进行,并符合新课标中教育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的要求;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互动中激发其兴趣,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健全其人格;充分结合此年龄段学生的美术学习需要,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审美能力和高尚品味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中小学美术;学生的需要

作者简介:顾晓洁(1993—),女,安徽师范大学。

在当前新课标的要求下,发展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至关重要。从微观上看,美术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及艺术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宏观视角下的美术教育还包含培养学生品位与鉴赏能力的审美教育。文化是影响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从文化因素入手,普及发展美术教育,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师资条件与硬件设施方面逐渐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需要人们重视的问题。地域特性、思想观念、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很多偏远地区的美术教育未能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于偏远地区的初中生而言,他们无法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进行自主选择,部分学生认为美术课堂不够“自由”,导致其对美术课堂认识不到位,上课的积极性与专注度都偏低;对于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而言,师资配比不协调、对艺术课程认识不到位等因素,都会制约其美术课程的发展。美术教育教学首先要向学生普及美术的内涵、美术的要求,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培养新课标要求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一、偏远地区的美术课堂中被忽视的“度”

(一)美术教育观念在偏远地区普及不到位

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西方教学理念传入中国,当时的国民教育者受到很大的启发,经过百年探索总结出一条特殊的中国化教育之路[1]。在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观点下,我国教育学家研究如何使个体获得全面发展,将美术教学落实到当代素质教育中。但是美术教育教学观点的普及却有很多障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思想很难在一朝一夕间转变,对艺术教育认识不到位、应试教育重文理成绩等观念都会拖慢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在偏远地区的中小学中,很多教育实施者对艺术教育认识不到位,教师奖励制度根据文理成绩决定[2],艺术学科由文理教师兼职,艺术学科不参加考核,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素质教育无法在偏远地区中小学有效落实。教学思想落后使得偏远地区中小学的美术教师不够专业,同时在偏远地区引进优秀美术教师相对困难。

(二)美术教师教学方法的精度不足

教师是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知识的传递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偏远地区的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资源的应用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独特性,导致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偏远地区美术教育教学中缺乏与地域本土的联系[3]。一方面,要开展有效的教育,首先要研究学生。地域差异导致偏远地区的美术教育不能照搬大城市的教育方式,需要根据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另一方面,美术具有直观的特性,审美思想的形成需要物质载体,通过实物引导能使美术教育更高效。部分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教学在其内容中未能体现地域本土化内容,周边环境中的教学资源未能穿插到教学中,使课堂与真实生活脱节。

第二,教学方式选择不恰当。新课改实施后,由于多方面原因,乃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过分追求课堂任务而忽略了学生体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引导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要,有效的教学引导应紧紧抓住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在课程安排中没有突出美术的多元化特点,美术课的内容往往局限于绘画,而缺少雕刻、手工等课程的安排。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偏远地区中小学的美术教师加速转变自身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刻不容缓。

(三)學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态度不端正

学生消极应对美术课程也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教育者的美术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存在弊端,学生认为美术课程带有强制性的意味,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因而产生抗拒逆反的心理。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导致其上课的积极性与专注度都偏低。

第二,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缺乏转变学习方式的动力,导致美术教育成效不明显。新课标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人们接受新观点有一定难度,课改理念的影响仍然不足。由于美术教学思想的滞后,学生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课,学美术就是玩游戏,从而不够重视美术课堂。

二、素质教育下的美术创新课堂探索

针对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美术实践的创意度与参与度作为侧重点,本文通过联系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引导方法,结合美术教学实践经验,剖析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对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理念与策略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究。相关教学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小集体”“小先生”教育教学模式,使美术教育充分结合地域特征,弥补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短板[4],使教育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充分结合此年龄段学生的美术学习需要,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文以安徽省阜胡市太和县肖口镇中学的美术教学为例,探索合作学习在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可行性。

(一)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学采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模式。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为例,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将前后桌每四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来进行学习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讲一讲

老师带领小组成员理解课题,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联想,并提出要求:

(1)请每个同学至少列举出三项与春天相关的事物,包括能代表春天到来的动植物、景物、人物等。

(2)请根据“春天”这一主题构想一个唯美的故事,并且向小伙伴口头描述这一故事(如图1所示)。

2.画一画

老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故事画下来,并提出要求:

(1)根据自己构想的故事设计出图稿。

(2)根据设计草图,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第二次探讨,看看能否在造型、色彩、创意内涵等方面给小伙伴提出修改意见(如图2所示)。

3.评一评

老师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最具创意的一幅作品,并在讲台上展示,让小作者根据自己的作品发言。流程包括:①小作者讲述创作灵感來源;②小作者分享在创作过程中,小伙伴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帮助;③教师给予优秀作品印章鼓励(如图3所示)。

老师带领学生从《春天的畅想》这个课题开始,运用“小先生”“小集体”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讲一讲、画一画、评一评三个步骤带领学生完成课题。在“讲一讲”环节,老师不应让学生千篇一律地临摹他人作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个人特性,所以他们想象的故事和创作的作品丰富多彩。在“评一评”环节中,老师应将集体智慧与个人智慧结合起来。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同学既是“小先生”,又是“小学生”,这种角色的变换有助于学生体会美术课程的魅力。学生作品的造型、色彩各不相同,描绘的对象也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同时,轻松的课堂气氛与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堂学习就像是朋友之间轻松愉快的游戏,其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从而变得乐学、好学。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生在帮助同学的同时又能大大提升个人荣誉感,在合作探索中实现了自我价值。这种合作学习模式拓展了美术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二)关于美术教学方式的问卷调查

结合教学实际状况,笔者针对传统与合作学习两种美术教学方式,采取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所带班级的问卷调查情况,总结分析调查结果。调查问卷如表1。

笔者此次共调查了300名学生,回收调查问卷294份,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后所得结果如图4所示。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绝大部分学生都支持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更易让学生接受,对于美术教学更加实用。

弗里德里希·席勒认为,完整的人的天性是既要有和谐一致的一体性,又要保证个体的自由与多样性。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是有趣的,给予他们心灵足够的自由,使美术教学更易被学生接受。

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在独立自主讲故事、设计草图时,实际上就脱离了听老师讲、跟老师画的被动学习局面。在以上三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需要动脑组织语言,动手设计草图,以此表达自己的创意。这些课堂环节能发挥学生个性,使学生作为知识学习的主体。合作学习模式能使学生之间形成学习互助共同体,学生在以自己为学习主体的情境下与同学互帮互助,其共情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得以留守儿童居多的偏远地区中小学的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补偿与回应,在完善他们人格的同时,使其树立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构建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多方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合作学习模式的日渐完善,极大地补充了偏远地区中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方式,使美术课堂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给我国现代审美教育的普及带来理论与实践支撑,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完善与探讨。

[参考文献]

陶行知.信条[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

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政策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赵颖霞.近代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嬗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张翠娥.建构美术协作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12):61.

郝边远. 基础美术教育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长春:长春师范学院,2012.

猜你喜欢
中小学美术合作学习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MOOC与当代中小学美术教学变革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农村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初探
开展美术课外活动,提升学生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