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2-05-30 06:08张玉孝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理念

张玉孝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满足和尊重不同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持发展思维,为学生终身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教学活动,而“新课改”改变的就是这种传统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更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转变的第一步就是摒弃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居高临下”的教学状态,建立更加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中,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讨论与争辩,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和引导。教师要始终把自己看成是讨论探究学习的一分子,参与到学生的辩论中,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由最初的低层次逐渐上升,直到最后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的想法,眼神上予以肯定,语言上给予赞扬,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情感及个性都得以发展。随着课堂气氛逐渐活跃,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容易产生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实现教学相长。

二、强化人本思想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发挥主体作用不应只停留在课堂的40分钟上,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及教辅资料,并引导学生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与信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将学生优秀的自学成果在全班学生面前予以展示、表扬和点评,不断鼓励和激发他们自学的热情。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细心观察,鼓励和帮助不善于发言和交流的学生,引导他们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与质疑。此外,教师要善于引导,使学习小组内部形成合作为主、兼顾竞争的良好课堂生态。在课外指导上,教师鼓励学生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提升思想高度,站在化学视角更深层次地理解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教科书只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是使用者又是塑造者

新课标认为,教学过程不应只是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简单实施,课堂的创造者和主体不但是老师,更是学生。教师要勇于追求课程的创新和发展,与学生一起不断研究与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以实现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和转化。在教学资源的收集和筛选阶段,要准备充分,寻找教学突破口,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精选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的充满趣味性的案例,力求给学生营造更加动态、开放、多元、主动的学习氛围,不断探究充实教科书,逐渐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理念的灵魂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在传授通用知识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杨振宁教授曾发表过对中西方教育差异的看法,他提到中国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与西方教育相比,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应试能力很强,但动手能力弱。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更需要的是全方位发展、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探究性实验内容丰富、生动直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一次变革,大力发展创新教育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挑战。化学教师应强化人本思想,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注重化学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要我们不断进取,锐意创新,全面领会和落实新课程理念,一定可以在化学教育战线上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周惠天,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10):11—13.

[3]吉士怀,化学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5):6-7.

猜你喜欢
新课程化学理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