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

2022-05-30 06:48马小丽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意象

马小丽

学习古诗词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以及情感体验。为了让文化得到传承,一直以来,古诗词都被囊括在語文课程中,并且作为重点内容。不过,以往语文课程多注重古诗词的背诵,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初中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的原因往往是古诗词基础薄弱,觉得学习古诗词十分吃力。再加上古诗词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本身的背景与我们现代不符,因此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主题时难免比较艰难。再者,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教师太过注重考试分数,反而在某种程度上禁锢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禁锢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即便用尽方式依旧无法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诗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诗歌是语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之一。诗歌本身具备很强的艺术性,因此学生需要理解其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才能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含义。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上的古诗词内容,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之后可以采用各种现代教育方式,让古诗教学课堂迅速丰富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诗歌配画,让学生感受何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接着,在师生朗读时配送古乐激情,从而让学生更懂得创设情境的作用。比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比较符合古诗词意境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跟着背景音乐一起朗诵。这样便可以让学生走进诗歌内容,感受秋日季节的美好,进而联想马致远当年“秋思”的心境。再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引用现代根据《水调歌头》编的流行歌曲,让学生一起跟唱。这样学生便以为自己在听歌、唱歌,并在唱歌过程中回味诗歌的内容和所描述的情境,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当运用这样的方式学习完古诗词后,学生便可以将这首古诗词完全理解,从而做到将这首古诗词活学活用。

二、剖析诗歌背景,把握诗歌主题

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情感,在学习古诗词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性格以及写这首诗歌的背景等。这同样也是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作者的写作背景,还应领会作者所表达的知识线索,体会诗歌的丰富情感。学生同样也会懂得如何将古诗词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自己说话的素养。如在教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作者穷困潦倒的大半生以及那个时代百姓的艰难生活。只有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风雨飘摇,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才能拉近作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如,教学《清平乐》一词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作者的生平事迹,这样一来也能在某种意义上让学生明白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表达向往农村生活的淳朴和安静的生活,同样也有热爱和平、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三、分析诗词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意象指的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同样也是古诗词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意境才能理解该诗词。如教学陶渊明的《饮酒》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重点分析一下诗歌中的意象,让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田居的心境。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意象,又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让学生可以深刻领悟古诗词的内涵。学生只要掌握了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就能独自领悟诗歌意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绝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该更多地根植于现实生活,面向更加广阔的未来。语文课堂采用相对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当中,如此也能构建更加具有活力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段晓昱,宁希贤.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

[2]刘小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初中),2018(11).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意象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