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022-05-30 06:48张国丽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古诗词情感语文

张国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成为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工作重点。为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希望能成为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助推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爱上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一、营造激情的学习氛围

过了将近30年,我直到现在仍然记得我高中语文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说的一句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文心雕龙》里面的句子,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老师这点滴巧妙的用语,激起了我对语文学习的探讨和热爱。其实,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语文学习,情感和趣味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热情就是引起学生情趣、点亮学生心灵的明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浸润情感的过渡和描述,眼神中的赞许和鼓励,进入情景的讲解和范读,都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形成课堂上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我配上有点伤感的音乐给学生讲了我父亲曾在20多年前送我上学的真实故事,讲到动情处,我竟然也泪流满面。但这节课也收到了奇好的效果,学生仿佛一瞬间长大了,往日热闹的课堂变得安静了许多,他们明白了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甚至连课堂发言也极为精彩感人,他们都从父母关心自己的小事说起,表达了自己对父母亲的体谅感动之情。我本人认为,这样的语文课既捕捉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感,又将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洋溢在讲台之上,缓缓流入学生的心田,唤醒学生的情感,达到学习和育人相长,这也就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二、应将背诵中华古诗词放在首要位置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每年的古诗词大赛上,那些知识储备丰富、口吐莲花的参赛选手都让我这个语文老师感到汗颜。可他们的知识是从何获取的呢?我记得2019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场,百人团中有一对来自湖北十堰的母子搭档,他们是12岁的黄海亦和妈妈吕雅琴。这位妈妈做超市理货员时,天天收集被雇主遗弃的购物小票,在上面誊录诗词,每十张一本,在当时已经抄了84本。就是这样的背诵积累,启迪了黄海亦的人生,他对古诗文的积累让人赞叹不已。我们初学古诗词,有些句子并不理解意思,这不要担心,当你知识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理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例如,元稹有一首诗《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初次接触这首诗大概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当时我一点儿也不理解这首诗的大意,但在心里只是觉得它好就把它背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突然就明白了前两句诗的妙处,而且也会顺手运用了。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段,这个阶段背诵积累的一些知识会让人受用终生。中华古诗词简短,含义深刻,读来朗朗上口。让学生背诵中华古诗词,既可以节省时间,又不感到枯燥无味;既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正是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为此,语文课本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又可以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何乐而不为呢?

三、从小处着手,做好学习笔记

語文知识总在零零碎碎中体现,而且知识点烦杂。就初中每次考试的试题而言,基础知识积累这一块考查的知识有字形、字音方面的,有成语运用方面的,有标点符号方面的,有背诵默写方面的,有文学常识方面的。它们所占分值都不大,但形式多样,题型灵活。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处处留心,做好笔记。就拿积累字词方面来说,我要求学生在平时预习课文时,不仅要整理出文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还要把与此相关的形近字、近义词、多音字整理出来,以此拓宽学生对字词的学习范围。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掌握的字词量就会大大增加,为更好地阅读课外读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也让学生准备了易错题积累本,要求学生对知识一点一滴做到细处,切忌马马虎虎、主观臆断。不会的字词、成语,一定要查字典、问老师,结合句子意思来理解。比如,在“炎炎夏日,七月流火,人们热得汗流浃背”这个句子中,对成语“七月流火”的理解就出现了望文生义、主观臆断的问题。七月正是最热的时节,“七月流火”也应表示很热才对。但是事实相反,“七月流火”意思是火星西行,天气转凉。在这里运用正好和原句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匹配,这个成语在这里运用是错误的。其实,许多成语的意思和我们的主观想象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把一些常用的、易读错的知识用笔记本专门整理出来,适时地查看,举一反三,学会运用,从而提升我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培养阅读习惯,坚持学习写作

老师做示范和引领,带头读书,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倾听学生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并向学生推荐图书,这样有助于学生读到好书,也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在这样一对一的交流中得到提高。阅读是旅行,有着寻找的乐趣,阅读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无形的东西,使学生的心灵充盈、感悟饱满、言词芬芳有味。以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无论是写日记,还是随笔,只有适时地坚持写作才会使你的语文学习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写作,既能表达你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思想、感情,又可以使你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融会和贯通。写作是思想的凝聚和梳理,也是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更是深层次的语文学习。因此,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坚持写作是必不可少的。坚持写作,会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让学生对事物多一分理解和看法。在学习中,学生遇到阅读题,也就不会望而生畏了。阅读和写作,不但会拓宽人的知识面,而且会内敛人的性格,如果把阅读比作弓,写作就是要发出去的箭,阅读和写作是打开语文学习的最好方式。这两者长期坚持下来,语文素养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对初中生而言,又何愁语文能力不会提高呢?

五、谦虚好学的态度和规范的书写

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是遇到一群求知欲很强的学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语文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越是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老师上课就越有活力,课堂教学就会越精彩。在课堂上,每当老师看到那些渴求知识的眼神,恨不能将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些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曾经在学习《<诗经>二首》时,看到学生对诗歌的喜爱,我顺势向学生推荐了《诗经》中的名篇,引导他们去学习。当有学生问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大意时,我把岳飞的《满江红》全文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并配乐进行朗读,引导学生赏析全词。这样的学习,学生了解到的不仅仅是对现有时间的珍惜,更看到一个决心重整山河和对君王忠心耿耿的岳飞。学生被岳飞报效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所震撼!这些知识的拓展学习都源于学生好学的态度。学习语文,有了诚恳、严谨的求学态度,会得到很多意外的收获。

在每次语文测试中,很少听到学生说我语文成绩这次要考到100分以上。因为语文的分数总在我们不曾留意的细小之处溜走,它有可能是因为一个错别字,也有可能是因为一个不规范的标点符号,而更严重的则是不规范、欠工整的书写。书写就像人的穿着打扮,它是试卷的面子。语文试卷多是文字性的叙述,因此,书写一定要清清楚楚、工工整整,阅卷人才会爱“卷”没商量,给出好的分数,当然答案正确是必然的。因此,高分数总会青睐那些书写工整、回答问题正确、仔细、全面的学生。

六、要真诚地对待学生

教育应是一扇窗,打开它,便会有阳光和鲜花迎面而来,它能给孩子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自信和快乐。语文教学更应肩负如此使命,只有在课堂上师生真诚地交流,才能随性自然地进入专注的教和学的良好状态,感悟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力量和情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真诚也体现在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方面。这就要求教师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语文学习涉猎面广,课文的背景介绍更离不开对一些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和介绍。有学生写作文说他爱上语文学习是在他上了初中以后,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他们穿插的一些文史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增加了他的知识储备。这也是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值得骄傲的地方。真诚还体现在对学生无声的关注上,语文老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试着去触摸学生的柔软之处,尤其在乡村教育的工作者,一方面乡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是隔代教育,在家的老人只负责孩子吃饱穿暖,并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心灵,语文老师一定要尝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交流,帮他们答疑解惑,做学生学习和心灵上的良师益友。另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快慢之分,学生的智商也有高低之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生的成绩都一样好,但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享受学习过程和老师关爱所带来的乐趣。

综上所述,以上几点是我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点细微的经验总结,我的这些做法也深受我的学生的喜爱,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摸索,寻求好的方法,不懈努力,尽自己最大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希望这些学习的小策略能对其他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古诗词情感语文
踏青古诗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