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2-05-30 06:48米凤义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背影散步个性化

米凤义

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虽然教师提前做了一些精心的准备,但是套路式的教学思路,如教师主讲主说、问题回答的统一标准等,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的个性阅读得不到体现。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相关策略尤为重要,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质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人文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以及学生从阅读中所产生的各种想法以及一些创新性的思维。对于阅读这一个性化行为,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这样一种个性化的阅读中,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品读、解读,不断与文本进行交流,最终触摸到文本的内核,体验文本所要阐释的内涵和主旨。

一、找准切口,感知文本

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教师要做好引导者,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形成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同时还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成为阅读文本获取知识、感受体验、解读文本的主人。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及时与学生交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准文本内容的切入口,从而让学生形成提纲挈领的阅读思路。如在教学《散步》时,教师以“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作为引导问题,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感到很温馨,也有的说可以达成相互的沟通和理解,而文中一家三代人去田园散步,看似一次平常的散步,却有它的特别之处,教师让学生进入默读状态,然后让学生回答这次散步为什么独特以及独特在哪里。学生表示,从文本阅读中真切感受到独特的是亲情、人性和生命。教師又提出问题:“你觉得这篇文章带给你的启示有哪些?”有学生认为初春秀色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蓬勃生机,同时也暗示了熬过严冬的母亲即将获得新活力、新开始;也有学生认为“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很有哲理;有的学生认为“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这句话的语言体现了一种对称美,互相映衬,一大一小,一胖一瘦,一重一轻,极富有情趣。教师的循循善诱,使学生的个性解读逐步推进。

二、边读边思,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引领,意在将学生深入地引到文本的内涵解读中,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个性阅读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感悟,注重阅读的质量,边读边思考,使学生的思路连成一条线,提高个性阅读能力。如在教学《背影》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对这一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再去阅读这篇文本时,自然会带着这一问题边读边思考。课堂上,引导学生一步步靠近“背影”,以“背影”为主线设计教学路线,同时也以这一思路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就是“背影”的感人之处在哪里,感人的力量又是从何而来,学生在已有的阅读经验上,先解读了“直面背影”,这是第一个环节,然后再到“买橘背影”,在阅读中思考和赏析这一背影下的父爱情深。而由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则是:既然“买橘背影”最能体现父爱,但为什么后续还要再写“背影”,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细读文章时,思考后续的这一“背影”,前后段落的表现手法,对前面的这一买橘“背影”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带着新问题进行个性化阅读,从中找到了父爱的铺垫和照应,更为深刻地感受到背影的感人力量。教师提出问题:“背影如此感人,父爱这么深沉,为什么时隔八年作者才写这一篇文章呢?”通过教师设计的不同问题,学生在个性阅读中围绕问题边读边思考,学生的情感体验越丰富,对文本的解读也越深入,凸显了学生的个体阅读。

三、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放飞学生个性

为了让阅读成为学生真正的精神所需,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课堂上所掌握的阅读方法,继续在课下进行拓展阅读,从而实现自我教育,也能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教师为学生推荐了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本,或者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阅读文本,但是必须对这一文本的质量高低、优秀程度有所了解,从而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我个性,进入阅读世界中,不断地与文本情感相融合,也与作者的写作经验进行一种交融交汇。从文本中吸收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的语言或者思想等,将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积累。

总之,教师通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找到更多的闪光点和创新点,也使阅读生长出新的生命力,促使学生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周凯.试论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与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

猜你喜欢
背影散步个性化
两个背影
散步的收获
散步
背影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