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022-05-30 06:48高东升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初中生环节微课

高东升

数学的严谨性使部分学生望而生畏,形成极强的抗拒情绪。在教学改革的深化中,教师需升级教学方法,注重初中生的个人兴致。但实际的数学教学课堂依旧面临低效的问题,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一、低效课堂形成的原因

首先是课上氛围不佳,初中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数学属于传统科目,虽然“三教”已经落实,但还是会发生教师单向输出的情况,学生反馈不多,整个教室的气氛过于压抑。再加上师生互动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致。其次是学习方式的问题,被应试教育模式所影响,教师“填鸭式”讲解已经形成惯例,强调题海战术,对数学内在规律不了解。而且部分教师未能根据新课标设计教学环节,自身依旧处在课堂主体的位置,导致初中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教学方式固定,缺乏新意。新时期的教育,需要一线教师更新教学方法,融入新的内容。但现有教师团队中青年教师数量不多,中年教师居多,此年龄段的群体在新技术及设备应用上熟练度有限,制约其更新课堂形式。

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思考

(一)巧用导入方式

导入环节为一堂课的起始点,也是教师营造课堂氛围的关键,虽然仅有短短几分钟,但其发挥的作用却是之后的教学环节不能比拟的。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已经初步形成,但好奇心依旧是他们的普遍特征,所以课堂导入要添加生动趣味的元素,吸引学生的目光,继而对本堂课产生兴趣。现实中,会因为教师个人的认知缺失,导致此环节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利用“单刀直入”的方法,开启新的课程,这显然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对教学效率有较大影响。比较常用的导入处理,如设疑,结合讲解的知识,发起问题竞答,以收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短暂的讨论,引出主要讲解的内容,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此外,也可借助音视频播放导入动画,鼓励学生说出个人从视频中发现的规律,借此刺激初中生的兴趣,增强其求知欲,迅速将思绪投入课堂中,保持高昂的兴致,继续参与到后面的教学环节中。

(二)巧设提问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其主动性。通过提问与回答,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状况有简单的了解,利于师生互动。该环节的设置,根本意图是检测初中生的知识吸收状态,巩固已有知识结构,促进其主动思考。在设计问题中,教师应明确两个关键点,一是控制好课上的整体节奏,把握时机,适时插入问题,确保学生思路的连贯性,对相关问题能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二是问题内容应当采取分层式的方法。学生个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差别,而且学习方法与思考角度也会不同,所以要求提问内容因人而异,适当调整问题的难度,以免打击部分初中生的学习信心,消磨其兴致。

(三)灵活运用微课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阶段,需灵活改变微课教学方式。首先,在定义概念类知识的教学中,和语文比较,比较难理解。而且大部分数学概念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维水平。所以,在概念类的讲解中,要思考如何让其对原理规律形成较深的认知。比如,九年级学习二次函数,已学过的一次函数比较简单,在面对二次函数时,学生往往无法清楚地理解其图象特征。此时,便可借助微课动画与课件讲解等内容展现二次函数的图象。而且讲解关于几何图形的定义概念中,也能插入微课,使图形“动起来”。其次,典型题目中的运用。在数学教学时,会通过典型题讲解某些规律,而借助分析例题,可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假设完全凭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对此选择适当的微课,可帮助学生了解题意,找到分析思路,使解答效率得以提升。比如,一元一次方程,需要学生能通過线段图确定“行程”问题里存在的数量关系。对于该类应用题,教师可选择微课里的工具,运用图画演示题目中所述的过程,促使学生能提炼出关键信息与等量关系。最后,复习阶段,通过微课中的图片与动画等,演示整个单元或者某条知识线路,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完成整体性的梳理,提高学生看待问题的高度,并且归纳容易形成误区的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

三、结语

初中教师为提升数学教学效率,要主动提高个人能力,运用比较先进的工具与方法。课上和学生互动中,以认可与激励为主,巧妙设计各教学步骤,活跃“学与教”的氛围,以逐渐弱化初中生对该科目的抗拒,增强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王志青.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用心打造高效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52—53.

猜你喜欢
初中生环节微课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