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剂你真的了解吗,90%的人都不知道的详情

2022-05-30 10:48朱坤福
健康之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贴剂口服中药

朱坤福

大家对中医有一定的了解,如按摩、中药、针灸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接触到的中医治疗病症技术,然而对中药贴剂大家知之甚少。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中药贴剂的有关知识。

中药贴剂

中药贴剂治疗方法以传统针灸知识为指导,将中药敷贴在腧穴上,利用人体经络来充分调节机体,从而实现治疗病症与预防疾病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有将近2000年历史,长期以来受到大众的认可。中药贴剂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疗法范畴,可在药物治病过程中,不断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人的机体,在二者的互相刺激、作用下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与单一使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将少量药物固定敷贴在腧穴,通过气血、经络将药性传递到病源处,不仅治疗效果非常强,并且还能防止由于肌肉、肠胃等器官受到大量药物刺激而产生抗药性等副作用。中药贴剂因自身具有方便、简单、灵活、安全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上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

中药贴剂治疗的优点

(1)增加用药时间,使药物保持固定的浓度,增强疗效,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

(2)药物不途经消化道,防止因胃酸而损坏药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肠胃。

(3)利用皮肤来吸收药性,避免途经肝脏,尽可能不伤害肾肝,消除对肾肝产生危害的风险。

(4)简便易于实操,治疗时间较短,不妨碍患者正常上班。

(5)基本上没有疼痛、没有伤害,尽可能减少使用抗生素,避免输液、打针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6)中医贴剂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症下药,灵活方便。比如,某个经常感冒咳嗽的患儿在使用中医贴剂后,不仅可以对症治疗感冒咳嗽,还能在药剂内加入提高抵抗力的药物。采用这种治疗方法,既能够治好感冒咳嗽又能大大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降低儿童的患病可能性。

为什么使用中药贴剂进行治疗

中药贴剂被直接放在人体表面指定的穴位上,通过皮肤毛孔吸收药物从而渗透到身体内部,再传递到内脏器官,利用皮肤来吸收药性,实现外敷治疗的目的。中药贴剂使用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被许多治疗者认可,易于向大范围人群推广,现已应用于外伤、皮肤、骨伤、妇科、儿科、内科等疾病治疗上。针对幼儿、老人等比较虚弱的体质人群,或攻补兼施无效者,或不愿服药者,或本身不能用药者,采用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

此外,儿科用药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不管是口服用药或静脉输药都具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通过静脉进行输液时,假如针头连续扎不进去或扎不准的话,一些患儿会疼得哭喊,甚至部分心疼孩子的家长也会焦急得掉眼泪,情况严重的会产生医患关系紧张等方面的问题。中药贴剂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口服用药或静脉输药引起的一系列麻烦。

中药贴剂治疗的常见类型

(1)散剂:这种治疗方法简单。药物的剂量能够灵活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的添减剂量,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保存非常方便。因药物被磨碎成粉状之后,导致其接触面积增加,刺激性也进一步提高,这样容易充分发挥药效,见效迅速。

(2)糊剂:这种方法能够使药性缓慢发挥,提高药效的作用时长,有效减少药物释放出的毒性。

(3)膏剂:其中硬膏非常容易储存,同时药效时间较长,操作方法简单。

(4)丸剂:容易保存、操作。

(5)饼剂:某些药物比较黏腻,能制成饼状,按照病症的实际状况与敷贴穴位来确定剂量。

(6)锭剂:经常被用来治疗慢性病,能有效缩减配制产生的多种问题,可随时使用。

上述几种方法被大范围运用在儿童疾病的治疗上,因为儿童大多会害怕打针、吃药,而中药贴剂治疗方法不仅能够完美地规避这些弊端,其中最突出的优点则是这类方法能够提高儿童体质,降低患病率,一举多得。

中药贴剂治疗实例

当医生遇到患儿不肯口服中药,或服下中药后呕吐,难以有效治疗病症的情况下,医生要采取哪种应对措施?而遇到成人患者讲述时间不充裕不能煎药,或不具备煎药环境时,医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对策?中医工作者在诊治过程中经常会碰见这种问题。而中医工作者治病的有力武器就是中药,当患者不肯口服或不能口服时,那么这种武器还能发挥特长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医的诊治方法是多元化,不仅包括内治的丸、膏、丹等方法,还包括外治的贴敷、灌肠、外洗等方法。下面列举2个中药贴剂治疗幼儿疾病的真实案例,便于大家进一步了解中药贴剂。

案例1——發烧

赵姓男幼儿,7个月大,妈妈讲述其凌晨发烧,整个白天焦躁异常,哭啼不止,也不进食。用温度计测量体温为38.7℃,身体发烫,没有汗液,体表干燥,喉咙处显示有少量充血,舌苔发白,被确诊是“发烧,感冒”。麻黄散1.0 g与一定量的姜汁调配,敷在幼儿肚脐处8 h摘掉。隔日复诊,妈妈反复抚摸幼儿额头,有明显退烧的现象。凌晨再测体温下降至37.6℃,幼儿精神明显好转,也不啼哭,排便吃饭正常。复诊时体温又下降至36.8℃,没有咳嗽、涕嚔的症状,喉咙处还是少量充血,舌苔发白。开具中药细辛0.1 g、小柴胡散0.6 g与姜汁调配,再次敷贴后幼儿愈痊。接受中医治疗期间,幼儿没有使用其他西药。

案例2——腹泻

刘姓男幼儿,2岁,妈妈讲述因发烧并腹泻5 d。发烧当天就到县医院儿科进行诊治,就诊医生询问症状后开药,拿药后回家,到晚上病情加重,又到县医院输液。然而输液4天依旧发烧腹泻,通过他人介绍到这里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幼儿的精神状态还可以,体温为38.4℃,喉咙处明显充血,经查心肺正常,但身体发烧,腹部较软,肛门四周发红,最终确定是“发烧,协热利”。开具中药甘草0.1 g、葛根0.4 g、黄连0.2 g、黄芩0.2 g,将水蔓青捣碎成液状,一起调配,敷在肚脐处;开具小柴胡散1.0 g,配合姜汁,制成药剂敷在中脘处。隔日复诊,经查幼儿体温下降,从就诊至隔日复诊,排便3次,少量的糊状,掺杂一些未消化的食物碎渣,再次开具葛根芩连散调配少量干姜敷在肚脐处痊愈。

以上就是对中医贴剂的介绍,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对中医贴剂形成一定的认知。

猜你喜欢
贴剂口服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小茴香挥发油贴剂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的研究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贴剂”贴走哪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