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中的实施

2022-05-30 07:49张娟妮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4期
关键词:德育情感家长

张娟妮

幼儿德育要密切关注与情感教育的结合,根据幼儿的学习个性化特点正确引导幼儿。情感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必须提高重视。在启蒙教育时期,德育是带领幼儿完善品德、健康成长的起点,在德育过程中,应始终关注情感教育的落实,做好教育与情感的结合。在现代社会中,知识越来越重要,也就使更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幼儿德育,并且通过实践验证,德育对幼儿思想观念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有效落实德育,变成幼儿教师的核心研究课题。在作者看来,在德育中结合情感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对德育有促进作用。

一、情感教育与幼儿德育相结合的作用

为了在学校教学中顺利进行德育,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都应用了情感教育的方式,同时这一方式被大多数人所接纳和认可。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愈发激烈,所以部分学生家长为了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而出现“忽略德育,注重智育”的情况,这就使幼儿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欠缺良好的德育,以至于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难以与他人构成良好的交往关系。但是情感教育的形式有助于教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独立的人格、完善的品质、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最后完成理想的德育效果。

二、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中实施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指具有良好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指心理健康和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的年纪尚小,无法协调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幼儿的道德情感需要通过引导和教育,而不是自然形成。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幼儿情感、道德教育要注意幼儿发展的特殊性,要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如进行互助提问。(2)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要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教育不在于硬性地传递和学习,而是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诉求和情感表达方式,对每个学生采取适合心理情感表达的教育方式。(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在玩中学习。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绪表达。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引导和教育时要以肢体语言、图文并茂、角色扮演等方式,将幼儿带入情境中,启发幼儿思考:早上来到幼儿园,应该和老师说什么?放学后,又和老师说什么?将需要幼儿学习的内容融合进日常生活中。

三、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一)家长忽略幼儿德育,过于注重幼儿艺术培育

幼儿处于不同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家长必须要在不同的阶段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并且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特点引导其接触大自然。幼儿与大自然接触,可以整体提高自身的行为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但是从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为他们报不同的兴趣班以及补习班。幼儿长期穿梭在补习班当中,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使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不能接触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就会有极大的负担,也会导致他们的身心发展方向逐渐走偏,丧失原有的个性。同时忽略对幼儿的德育,会导致幼儿在与人沟通时欠缺良好的品质,不懂得帮助和关爱他人,对幼儿带来不良的影响,阻碍幼儿健康成长。

(二)幼儿主体地位被忽视

幼儿教师拥有良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并且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并且了解该如何进行幼儿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但是实践教学时,大多数教师没有关注幼儿的主动地位,忽视了幼儿自身的发展,以学生的表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实际上从幼儿心理发展角度可知,幼儿想要达到习惯认知里的“好孩子”,就必须机械性听从家长、教师的指令,这让幼儿逐渐丧失了自主性,欠缺自主意识,习惯于听从指令,会对幼儿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在幼儿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就会马上打乱幼儿的思维节奏,无法及时应对,对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幼儿良好关系的建立是孩子一生交际的启蒙。有一份调查表明,约10%的儿童在幼儿园出现过“被孤立”现象,从而患上了“上学焦虑症”。巧巧,四岁的幼儿园小班学生,性格胆小,不爱与同学、老师互动,教师却完全没有了解孩子性格养成的原因,一味地要求巧巧更加主动,导致巧巧恐惧心理更加严重。

(三)社会与学校、父母缺乏互动

谈起幼儿教育,家长习惯于依赖早教机构以及幼儿园等,但是却没有关注到学校、社会和家长三者的关联。对于幼儿的情感教育和德育来说,家长、社会和学校三者缺一不可,并且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家长作为最亲密的相处者,应当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并进行正确引导,若缺乏重视,幼儿教育同样有所缺失,限制了幼儿品德的发展。现如今,很多家长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工作中,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导致幼儿欠缺家庭教育,欠缺源自家长、社会的德育指引。

(四)教师缺乏对幼儿的了解

大多数教师教学水平都非常高,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在讲授文化知识方面都非常出色,但是却缺乏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能力,无法落实幼儿情感教育,这不利于幼儿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也阻碍了幼儿今后的发展。幼儿家访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教师在走访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掌握幼儿的性格形成,通过家园互动来达成教育的目的。

四、情感教育在幼兒德育过程中的实施策略

(一)家长应增强对幼儿德育的认识

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来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与其接触时间相对较长,会对幼儿有很多影响。因此父母应教导幼儿做人的道理,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不要随口说脏话,为人和善大方,特别要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多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爱。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要给予他们理解和正确的引导,并给予适当的肯定,这种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二)在生活及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教师对幼儿开展德育时应有效实施情感教育,并将其渗透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使幼儿参与其中,实现亲身体验,并通过自我意识来了解并掌握教学活动的内涵,以此来实现德育。主要做法有,在幼儿园,教师应该对幼儿言语以及行为活动进行仔细观察,在生活细微之处展现出德育的具体内容,教师应该教育幼儿遵循生活规矩及礼仪,遵守并维护社会公众秩序,礼貌对待他人,并且要讲究个人卫生,并养成排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幼儿理解,不当的言语和行为会使他人出现不愉快的情绪,以此来及时纠正幼儿的不当行为。将德育内容落实在实际中,列举生活实例或是让幼儿亲身实践,可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什么是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此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让幼儿充分接触自然环境,使其喜欢亲近自然,以此萌发其关爱自然的情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幼儿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和塑造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德育使幼儿实现生活自理,并且感受到劳动的光荣,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以及自理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如“二人三足”,重视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更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从游戏中学到怎样和同学相处,如何互帮互助,互帮互助的意义在哪。

(三)用爱国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情感熏陶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活动主题,比如从情感教育方面入手,通过选择歌舞表演、讲故事或者做游戏这一类幼儿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的主题教育,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从小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在欢快有趣的气氛中,让幼儿感受到家乡的变化,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操。如通过歌曲《万疆》,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感受到祖国疆域的辽阔和优美壮丽,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又如,通过“让我来说一说我眼中的家乡”这样的口才课,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点点滴滴以及风土人情,激起幼儿对家乡的热爱情怀。其次,在幼儿活动课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描绘中国地图,画一画旅游过的地方,让他们动手描绘出他们自己眼中的祖国,让幼儿在活动中认识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他们对祖国越来越浓厚的感情。

(四)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渗透情感教育

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幼儿的情感启发带来了一定的帮助,教师要尊重并引导幼儿的兴趣爱好,适时地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多种互动教学中,孩子会大胆表达想法,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日常互动中,教师应当站在幼儿的角度倾听、理解幼儿,支持、激励幼儿的各种行为和情绪,帮助幼儿获取情感。另外,教师个人情感的迸发和人格魅力的输出,也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重要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交流互动中,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情绪输出,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幼儿多赞赏,积极地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回馈。事实证明,经常受到教师积极鼓励的孩子,也会在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保持积极的态度。比如,教师与幼儿一起睡午觉、上课,或者转换身份,由幼儿扮演老师,进行课堂展示。

情感教育和德育要保持统一性,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教师要落实好德育中的情感教育要求,结合具体的融合方法,选择适合幼儿学习和接受的方法,同时也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建立联系,以做出具体的德育引导,为幼儿启蒙教育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德育情感家长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