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昕”向荣,行稳致远

2022-05-30 10:48方郁芝秦银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李昕展览会科技

方郁芝 秦银银

初次见面,李昕芮展现出一种内敛沉稳的“书生”气质。交谈中得知,他酷爱运动、钟情阅读,篮球场、排球场、各大书店里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这位阳光大男孩将动、静结合得恰到好处。

年幼时,能辨认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名称;长大后,成绩优异还能兼顾爱好,各种运动都很“在行”;……翩翩少年李昕芮解锁的技能不少,专业程度还不低。

从最初被科技创新名师张才友招揽门下,初尝创新灵感被激发的乐趣,到第32届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览会上的一鸣惊人,再到发明专利的申请,李昕芮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节奏。

尝试,发现另一种可能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李昕芮就对拼图积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故宫、天坛到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从飞机到各种军舰等,这些少则几百多则数千个零件组成的模型,他基本上都能按说明书独立拼建完成。小小年纪就具备超强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为他即将踏上的创新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李昕芮开始尝试机器人的学习,并在张才友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016年,受“远程看家系统”和“智能猫眼”等新鲜事物的启发,李昕芮与好友许晨宇设计制作了一套基于pcDuino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系统智能终端控制家中的门窗、灯、燃气、电视机等。该作品获得了首届泛湘西北(常德)青少年创客大赛(小学组)一等奖。这不仅激发了李昕芮的创新原动力,也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

生活中的李昕芮是一位善于观察的“有心人”。一次,他在冲泡牛奶时发现奶粉不易散开,尝试先放奶粉再放热水后奶粉又易结块,于是他产生了设计搅拌水杯的想法。“起初,我们选用发电设备给杯子供电,但制作出来的杯子体积较大,使用不便。”之后,李昕芮改用温差发电的原理,解决了杯子的供电问题。

温差发电原理简单,实际制作的调试过程却充满了艰辛。“我希望将温差发电的感应温度与最佳饮水水温结合,还想让它满足人们应急充电的需求。”李昕芮在向自己不断发起挑战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加完美的作品。

2017年6月,李昕芮带上他的作品——热能搅拌应急充电水杯,参加了第32届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览会。此次展览会吸引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近2000名选手同台竞技。在参展过程中,李昕芮把来作品前驻足的观众误认作“专家”,毫不含糊地向每一位“专家”解答了他们的问题:作品的原理是什么?是否需要电池?是否可以售卖?……

进入答辩环节,前来参赛的选手们因为特派翻译的缺席而不知所措,李昕芮毫不畏惧,第一个上台,用英文向专家进行了解说与答疑。他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认可,作品也获得了展览会金奖和科技创意金奖。

评委的点评中,“真正的科技创新应胜在创意,而不应该是技术的堆砌”这句话让李昕芮记忆深刻,这也正是在他的认知中,创新该有的“模样”。

坚持,让人终有所获

从小学到高中,李昕芮所在的科技创新社团里的成员来来往往,他却一直坚持着对科技创新的热爱。午休和周末,他喜欢与科技创新社团的同学一起寻找创新的点子,探讨创新的方向。2021年,李昕芮又在张才友的指导下,开展了关于余热利用双循环免安装节能环保空调的研究,试图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缓解由于热量排放过度造成的环境问题。

“这是我遇到过的困难最多的一个项目,”李昕芮向记者透露,“很多问题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被解决。”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查阅了几十篇理论验证的论文。用李昕芮自己的话形容,“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先将熟悉又复杂的资料保存下来,再对其进行归类、整理、筛选,……尽管这些工作繁冗又耗精力,但这让他意识到,将平时所学的知识成功运用在项目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做这件事的价值所在。

该作品虽然获得了第25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但李昕芮仍然觉得,以自己目前的知识储备,还不具备完全解决该项关键技术的能力。他为该項目申请了发明专利,试图进一步开展探究。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如果说科技创新发掘了李昕芮的另一种可能,大量的阅读则使他积累了学识,养成了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品质。李昕芮从小在母亲的引导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店成了一家人每周必去“打卡”的地方。进入高三,李昕芮坚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他都能乐在其中。

除了阅读,李昕芮也写得一手好字。上初中时,他就开始临帖、练字,这一练就是三年。因为书写规范,他的语文试卷答题卡还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本”,印发给全年级的同学参照学习。

扎实的知识储备外加天生“乐天派”的性格,让李昕芮以较轻松的状态投入高三的学习。他最擅长的科目是数学,有时,老师还会让他充当“出题人”,为同学出数学试卷。“出试卷的过程也是对数学学习的一种探究,出的题既要体现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要体现同学间的差异性,还要有创造性。”从形形色色的题目中抓住其本质,做到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也是李昕芮发现“数学之美”的过程。

一路走来,无论是对学习的自主、对业余爱好的拓展,还是对科技创新的执着、对生活细节的把控,李昕芮始终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栏目编辑  秦银银)

猜你喜欢
李昕展览会科技
Characteristics of a kHz helium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interacting with two kinds of targets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xplosive Network in the Shaped Charge War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