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如何提高“课程思政”能力

2022-05-30 12:13宁肯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减课程思政

宁肯

摘要:新形势下,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其“课程思政”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中学地理“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初中地理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需要提高,主要是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意识不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能力欠缺、“双减”背景下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引发疑虑等。只有厚植教育理念、提升思政意识、挖掘地理“课程思政”内容,才能提高地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从而更好服务改革大局,发挥学科育德、学科育人功能。

关键词:“课程思政”;“双减”;初中地理教师

2021年7月,“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全新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课程思政”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如何提升初中地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方向。”这明确揭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既反映出课程的育人价值,又反映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因素。

(一)教师是为党育人的主力军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每一堂课都要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宗旨,要以“课程思政”能力的提高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切实做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更要用“课程思政”引领地理教学,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师是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更是立德树人的践行者。一堂好的“课程思政”课堂离不开教师出色的个人能力。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课程目标的达成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程度。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地理课程中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新角度和新理念,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三)教师是提高课堂思政质量的排头兵

“双减”背景下,各学科“减负增效”已势在必行。初中地理学科在每个班级每周仅有两个课时,占总课时比例不足10%,教学任务量大。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成了地理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地理是一门兼具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的学科,其特有的育人价值和核心素养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等具有重要价值,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对教师来说,需要把握“课程思政”的理论延展和实践经验,不断探索高质量地理“课程思政”课堂研究,让地理课程发挥其特有的学科价值。

二、初中地理教师在“课程思政”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初中地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淡薄

目前,部分一线教师简单地认为“课程思政”应该是由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来承担,和其他学科关系不大。甚至很多针对一线教师“课程思政”的培训下发到各个基层单位之后,直接成了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培训。其他非专职思政的学科教师很少自觉主动地加入“课程思政”建设队伍中来。由此可见,一线教师对“课程思政”没有进行深入理解,对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不够清晰。这些错误的观点限制了基层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发展,也限制了不同学科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对地理学科来说,一节地理课不仅是知识的输出、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传递和引领。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地理教学能力欠缺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阐释了地理学科的价值导向,这对一线地理教师来说是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为一线地理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然而,教师面对“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去,再加上现在使用的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还没有及时更新,教材跟不上“新课标”内出现的内容。很多地理教师被教材内容束缚住,缺少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以利于“课程思政”的实施,更不会将生活中的地理巧妙融入到教学中,在教学中时常会出现教学与评价体系相脱节,课后作业成为“走形式”等情况。很多地理教师没有找到“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对地理“课程思政”的研究不够深入,还没有摸清门路,尚未形成具体教学案例。

(三)“双减”背景下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引发疑虑

部分一线地理教师认为,落实新课程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是一个冲击。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看不见、摸不着,“学习对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也无法精准检测,更无法直接服务于中考。在“双减”背景下,作业量减少,教师的课时又是有限的,课堂效率和作业质量都无法保证,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部分一线教师在一节课中想要做到全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需要耗费大量课时,学生因此无法做到全面掌握课本知识。再加上“新课标”对教學内容又有了新的要求,课程内容的10%要进行跨学科教学等等。接踵而来的难题让一线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这对没有尝试过新教学理念的教师来说压力很大,但同时也是一个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契机。

三、“双减”下初中地理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实现途径

如上所述,“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决定了“课程思政”实践的成效。不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就无法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而不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目前初中地理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存在的问题,必须思路清晰,拓宽渠道,探索出适合初中地理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途径。

(一)增强人文关怀,厚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育人者先受教育是大家的共识。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工作中的第一责任人,教师观念的转变对“课程思政”的能力提高极为重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自身要适应客观形式的新变化,求变适新谋发展,不断提高学习本领,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必须要加强思政理论学习,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学校教学课程实际结合起来,建设课程引领“主阵地”,打通课堂教学“主渠道”,不断筑牢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根基。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才会对课程思政的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实践到教学中去。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教师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理论,结合相关课题申报积极加强课程思政应用研究,不断提高“用思政统课程、用知识讲政治”的能力和水平,杜绝“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张皮的问题。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积极融入红色精神、革命先辈英勇事迹、改革开放重大成果等,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建立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的思想。此外,教师应积极把握学习机会,如专家讲座、课例研讨、教学观摩等,多种渠道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延伸,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三)结合地理学科特色,挖掘地理“课程思政”的内容

地理课堂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初中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研读课程标准,在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注重地理学科德育价值,打造多元优质地理课程内容。教师只有保证课堂时效,提高课堂质量,才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可结合学科特色,挖掘“课程思政”内容,积极寻求向课外的拓展延伸,让教学内容变得丰满有趣,形成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背景资料,探索出与时俱进、具有育人价值的教学内容。

比如,有关“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知识点对于刚接触地理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十分“头疼”。因此,在知识层面,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动画、地球运动模型,结合教学内容研发教学工具等方式进行教学;在价值观层面,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纪录片等影视资料、数字技术等手段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实现了核心素养的落地。学生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也了解了人类空间探索的进展和意义,进而认识到中国的宇宙探索发展和成就,增强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加强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多环节提升教学能力

在“双减”背景下,地理教师只有在科研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展现出一节高质量地理“课程思政”的课堂。

首先,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二者不能脱离。良好的教学评价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反馈。因此,教师要在“新课标”指导下,深入研究地理教学目标,制订科学评价量表,用地理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作为评价标准,让评价进一步指导教学。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敢于将当前热点作为主题创设情境,寻求并探索能够突出地理教育独特性的情境,设计的情境要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在探讨中产生知识的碰撞,在实践中促进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始终将“课程思政”内化于地理课堂的每个环节中去,从打造一堂精品课到打造一个精品学科,最终形成一系列精品课程,让“课程思政”与地理课堂更加切合。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对于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来说,要紧跟时代变化的脚步,深切体会地理“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通过今后的进一步探索,提升自身的思政知识储备和自身政治素养,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去,提高“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的耦合度,实现为党育人的教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义务教育高質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 2017(7).

[2]黄晓蕾,邓钧,江涌芝,顾珊珊,罗玉婷.中学地理教师“课程思政”素养调查及提升策略[J].地理教育,2021(10).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双减课程思政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