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学霸筑梦乡野: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2022-05-30 10:48北方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嘉华学妹夫妻俩

北方

柯嘉华、周小溪正在直播

美丽邂逅:

“土”小伙与学妹情定校园

柯嘉华出生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的一个山村,父母是种植香蕉的果农。2009年,他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从小在山村长大的柯嘉华与几名来自农村的校友,组建了一个叫“筑梦农庄”的社团,他们经常到地里劳动,体验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并把种出来的有机蔬果挨家派送或卖给老师们,收获耕种与培育的快乐和成就感。

2013年3月12日,读大三的柯嘉华在校园里邂逅了学妹周小溪。

当时,经管系中法班大二女生周小溪正在做农业方面的调研。她了解到“筑梦农庄”创办人是柯嘉华,就约了采访时间。周小溪见到柯嘉华时,他骑着一辆三轮车,车上整齐地摆放着一筐筐刚采摘来的有机蔬菜。她微笑着迎上去,“柯嘉华,现在可以采访吗?”柯嘉华转过头去,只见阳光穿过树枝的罅隙,洒在她的身上,穿着一件米黄色外套的周小溪看上去特别温婉动人。

“土气”腼腆的柯嘉华不知怎么和眼前这位气质学妹去交流,简短寒暄一阵后,便邀请周小溪去草莓园参观。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周小溪大大方方地接受了邀约。

来到大棚下的草莓园,红彤彤的草莓齐刷刷地展现着诱人的姿态。周小溪拿起篮子,采摘着这无任何生长激素的草莓,不一会儿,便收获满满地走出果园。周小溪顺手拿起一颗,用清水一冲,便放进嘴里,“哇,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草莓。”学妹的夸赞,让柯嘉华心里乐开了花。

走出草莓园后,周小溪说:“柯嘉华,我想和你一起去送菜。”说完,也不等他点头,她便从三轮车上取下篮子,而后按他笔记本上记载的房号,和他一起挨家挨户地去送。春日的朝阳,将他们并肩送菜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之后那些天,柯嘉华与周小溪常常邂逅于同济农场。两个月后,两人自然而然地谈起了恋爱。

2014年春节,柯嘉华邀请周小溪去他南靖老家做客。周小溪征得爸妈的同意后,和柯嘉华一起踏上了去福建的列车。久居大都市的周小溪初到南靖,感觉这里空气清新,温暖如春。放眼望去,山清水秀,犹如世外桃源。周小溪尽情地吮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欣喜地说:“这里的兰花好香哟,我从來没有闻过这么好闻的兰花!”此时,柯嘉华幸福的情状写满脸颊。

周小溪是同济大学工商管理中法班5年制本硕连读生,最后2年要去法国完成学业。在女友登机检票前,柯嘉华将亲笔写的一封信塞给了她,说:“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便能感受彼此的温暖……”

柯嘉华本科毕业后,在上海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公司“济农嘉园”,继续践行农业创业梦想。当时,很多人对大学生做农业这件事情不看好,加上缺乏经验与资金,柯嘉华的创业甚是艰难。

那段时间,柯嘉华独自住在农场湖边的一间小平房里,常常为公司的亏损、合伙人相继离开而坐卧不安。那天,当最后一个股东撤退后,沮丧至极的柯嘉华终于忍不住给远在法国的周小溪打了一个电话,诉说自己的困境与落寞……电话那头,周小溪温柔而坚定地回复:“我从来不担心你失败,我只是害怕你失败以后,不能再重新站起来。”

这句充满信任与鼓励的话,让柯嘉华的眼眶当时就湿了……

放弃500强,

回乡务农追逐田园生活

那时,周小溪即将硕士毕业,为了缓解柯嘉华巨大的心理压力,她邀请他去法国,陪他一起去看看普罗旺斯那美丽的薰衣草花海。

到了法国,久别重逢的周小溪与柯嘉华牵手走在薰衣草花海中,甭提有多幸福。当时,整个花园里氤氲着浓郁的花香。“这薰衣草的香味,还没有你老家的那个兰花香!”周小溪意味深长地说,柯嘉华一愣,旋即领会到了女友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他对周小溪说:“你愿意跟着我去种地吗?那里不仅有零添加、无污染的瓜果粮蔬,更有鸟雀欢鸣、山泉叮咚的田园美景。”周小溪认真地点点头:“最重要的是,我们会始终相依相守在一起……”

柯嘉华不知道,那时的周小溪早已拿到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offer,可她只想全力以赴协助男友做农业创业。

周小溪的父母得知女儿要放弃世界500强企业提供的高薪岗位,强烈反对。妈妈说:“你们两个一起干农业,风险多大呀?你们今后的生活,柴米油盐的事情非常多,这些你都想过吗?”

妈妈说的这些,周小溪都想过。为了让父母安心,她先就职于离家近的一家小公司,业余时间,她不遗余力地帮助柯嘉华做些农业创业方面的策划。

2016年,柯嘉华与周小溪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个可爱的宝宝相继出生。家庭的幸福给了柯嘉华夫妇继续做农业的动力。他们决定从上海回到福建南靖老家,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的家庭吃上无公害农产品。

夫妻俩的这一决定遭到家人们的极力反对!但柯嘉华和周小溪主意已定。2018年,柯嘉华夫妇回到南靖大山,当起了新农人。创业初期,妻子拿出20万元积蓄倾囊支持柯嘉华。

在福建老家,村民之间的交流,用的都是当地的闽南方言。一次,做珍珠奶茶,闽南语“唱歌粉”就是原料中的“木薯粉”,周小溪听后一头雾水。之后,她用心学习每一句闽南方言。现在她不仅能听懂闽南语,而且还会流利地讲闽南话了,柯嘉华夸妻子的闽南语“已经过了六级”。

筑梦乡村,

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柯嘉华夫妻俩坚持践行有机种植的理念,让农产品保持原生态。他们时常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不用农药化肥,种不出来客户喜欢的蔬菜。”“果蔬不长得光鲜亮丽,是没有人收购的……”

面对乡亲与网友的善意提醒,这对小夫妻坦诚回应:“我们知道大家的好意,也深感做农民的苦。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从自己做起,做出来给大家看,看看我们所倡导和践行的生态农业,在现实生活中能否行得通。”

夫妻倆觉得身上肩负着一种使命,就是让所有人都吃上放心的食物。为了把农场经营好,夫妻俩各自发挥所长,紧密合作,利用在大学所学的科学知识,改善种植技术。

在茶山,柯嘉华用黄色粘虫板代替化学农药,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用留草代替除草,让虫子吃虫子,形成完整的生物链条。而周小溪则利用自己的专业,全力对农场进行宣传和推广。两人的感情也恰似他们的事业,在“同声若鼓瑟,合韵似琴鸣”中更加深厚。

2022年,阳春三月,在南靖县南坑镇的大山里,戴着遮阳箬帽的柯嘉华和妻子漫步在碧水青山中,吮吸着山花和着泥土的芬芳,尽享此刻的美好。走着走着,周小溪忽然诗兴大发,蹦出一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柯嘉华,什么时候你给我做件绿蓑衣呀?”柯嘉华笑着说:“回家就去做,只要你喜欢,我做什么都愿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刻,大山与“济农嘉园”仿佛沉醉在充满诗意的空气中。

为了将生态农场的产品卖出去,也将自己的乡野生活分享给大众,柯嘉华和周小溪在几家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定期录制或者直播。他们会将自己种瓜、摘菜等劳动的过程,详细地分享给广大网友。同时,他们会把蔬菜连同土壤挖出来、包装好邮寄到大学的实验室,让老师、学弟学妹们给予指导意见。网友们对柯嘉华和周小溪的很多做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他们尽量不用农药喷洒作物,而改用辣椒油兑水的辣椒水喷洒;他们不用化肥作肥料,而是用牛粪、鸡粪施肥……这些都深深震撼了粉丝,大家纷纷称赞:“这才是真正的生态农业!”

柯嘉华夫妇的“济农嘉园”农场规模日益扩大,慢慢地,他们拥有了自己的茶园和菜地、生态养殖场,夫妻俩成了众人眼里琴瑟和鸣的新农人。看着孩子们在这片美丽的田园里一天天幸福快乐地长大,柯嘉华夫妇也想让更多城市里的孩子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快乐。于是,夫妻俩专门为小朋友开设了项目,让城里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这田园风光,在趣味中玩乐。

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生态种植的行列中来,占地面积200余亩的南靖大山愈发充满生机和活力。夫妻俩还整合了山西、山东、新疆等地共约500亩的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柯嘉华夫妇”抖音号现有粉丝26万余人,抖音直播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土”小伙与气质学妹把乡野生活过成了令人羡慕的诗与远方。

猜你喜欢
嘉华学妹夫妻俩
第四代嘉华
审视自我,溯心而行——写给高一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Research on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n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只属于我
只属于我
尴尬
认错
猜猜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