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就是写回忆

2022-05-30 19:19袁恒雷
百花园 2022年1期
关键词:老赵人物形象医生

汪曾祺先生说过:“写小说就是写回忆。回忆是经过沉淀的岁月。是明晰宛若秋空般澄明,或删繁就简如冬树般简洁。”近日,秋月写出三篇带有强烈自传性质的小小说,依次为《锅炉工老王与老高太太》《去痛片加土霉素》《中医老赵》。三篇小小说从时间点来说,可以看作是“我”从少年到长大工作的成长历程。虽說不过是个人经历的几个横断面,却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背影。

秋月这三篇小小说的视角都是平视的,所描写的对象都是她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人。这些人都非达官贵人,而是亲切得犹如我们的左右邻居——即便多年以后,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依然清晰如初。日推月移,这些记忆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沉淀,反而生发出更具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在这三篇小小说中,秋月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很见功力,不过是几句白描,这些人物便活脱脱地跃然纸上。且看她如何写锅炉工老王的形象:“老王那个时候也就五十来岁,短粗身材,有点儿罗圈腿。他的眼睛大大的,略显空洞,颧骨有点儿高,平时不苟言笑。”而老高太太的形象也同样让人过目难忘:“六十来岁的小脚老太太,胖胖的身子,胸部高耸,圆锥体形。她经常穿灰色的斜襟大褂、黑裤子,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乳房直颤悠。”我们很有理由相信,秋月在创作文学作品之余,应该在绘画上也有涉猎,至少她是认真研习过不少工笔画的,因为她不过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画面感十足。同时,这种人物形象设定后,随后人物之间展开的故事也便水到渠成,而且使得人物愈加立得住。

通读几篇小小说可以看出,秋月写的也无非是一些家长里短、街巷旧闻,但我们在这些凡俗的市井故事中能够感受到暖意与亲切。锅炉工老王与老高太太是老邻居和老朋友——老王在农村有自己的老婆孩子,他不过是冬季才来到城里烧锅炉——如此说来,一年得有半年生活在城里。他和老高太太对脾气,说话喝酒完全在一个频道,这种不是两口子却非常谈得来的感情,在两位老人那里显得很是珍贵。他们仿佛是另一种的留守老人,在抱团取暖。他们可以说是最平常的小人物,却非常珍惜在一起相谈甚欢的时光。于是,当冬天过去,锅炉房停工时,“也许他们比我们更盼着下一个冬天快点儿来吧”。

《去痛片加土霉素》和《中医老赵》塑造了两位医生的形象。阅读这两篇小小说的时候,我瞬间想起了汪曾祺的名篇《故里三陈》,特别是其中同样是写医生的那篇《陈小手》。秋月应该是得到过汪老该篇的启发,因为他们虽然塑造的医生形象与故事完全不同,可展现的内在肌理很有些共性——他们书写的都是基层的医生,医生身上都闪现出微微的传奇性——比如秋月笔下的周大夫善于治疗发烧、老赵擅调秘方。这些特点也表现了人物身上的美与诗意、爱与善意,使小说呈现出温馨和谐、救死扶伤的主调。可是这些善良的人物又不可避免地要与不幸的命运博弈。——周大夫的老儿子犯了强奸罪,要被判刑。周大夫四处奔波求助,以至于再也没有了以前的意气风发,甚至无奈到搬家离开此地,“调到另一个卫生院工作了”。而中医老赵即便把自己修炼得如同活神仙一般,看人观事火眼金睛,可是命运不济,身上仅剩有一个肾,这仅有的肾后来功能衰竭,最终不治身亡。两篇小小说的悲剧调子都是隐含着的,甚至秋月在讲述他们故事的时候还融入了不少幽默的笔调,可是这种手法又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它会使读者在笑中泛出泪花,对如此可亲可爱的人物的离去愈加不舍。

而正是这种伴随着轻松幽默却又与命运抗争无果的生活,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上三篇小小说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而且现在也依然在各处上演。作者如同情景再现一般将它们一一写出。生活虽残忍,她于心有不忍,但又不吐不快,唯有伴随着叹息与悲悯。

[责任编辑 王彦艳]

袁恒雷,哲学硕士,吉林省桦甸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在 《文艺报》《中国艺术报》 《中国校园文学》 《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出版 《住在乡下的海德格尔》等文集四部。

猜你喜欢
老赵人物形象医生
最美医生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老赵印象
随身带着救命钱
老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