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短视频版权的保护困境与突破方向

2022-05-30 10:48姜晓斌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2年3期
关键词:侵权著作权版权保护

姜晓斌

摘要:科技赋能下的短视频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多元,涉及领域宽广、传播效能放大,然而短视频的发展在市场自主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的调控下衍生出了内容低俗、质量不佳、版权受损等诸多问题,其中短视频版权问题尤为突出,版权保护面临多方困境。而这些问题并非单个领域凭一己之力就能够妥善解决,还应当从政策立法、平台监管、大众版权意识培育等各个方面发力,形成长足有效的短视频版权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短视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短视频 著作权 版权保护 二次创作 侵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的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亿,占网民整体的88.3%。短视频传播背后的利益链条千横万纵,同时也牵引出短视频发展背后名与利下的困境与危机。随着短视频盗版侵权事件频发,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巨大且难以精准估量。短视频版权问题突出不仅使经济层面蒙受损失,同时在法律法规、文化道德层面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全社会对于短视频版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

2021年5月由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主办的“短视频版权集体管理研讨会”上,12426版权监测中心在会上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短视频版权保护白皮书》,阐明了当前短视频版权维护的现状,旨在进一步加大短视频版权保护的力度。但由于短视频本就是复杂多变的媒介系统,而知识产权的保护又存在一定的难度,二者相结合所产生的短视频版权保护问题更是棘手。

一、短视频版权保护面临的困境

相较于传统媒体领域的侵权问题,短视频侵权范围扩大且定义模糊,短视频版权从维权依据到维权途径都存在断层,法律法规细化不明、企业平台责任丧失、创作主体维权意识低下、大众知识产权观念落后等都成为快餐式短视频时代下短视频版权保护的阻碍。通过困境现象深挖出现这些困境背后的实质,是进一步明确短视频版权在新媒体时代下举步维艰原因的关键。

(一)短视频侵权情况复杂

短视频平台众多,用户基数庞大,想要在海量的短视频作品中识别短视频侵权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大到内容的直接搬运、二次创作,小到音乐引用、字体运用都可能存在侵权。当前短视频侵权最明显的是直接搬运,通过将原有视频下载剔除水印之后,重新上传于各大短视频平台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当前出现了许多短视频APP破解版,通过破解版APP下载的短视频高清无水印,可以直接上传于各大短视频平台,侵权的技术成本大大降低,助长了短视频的盗版之风。二次创作中侵权现象严重,但判定难度却进一步增大,二次创作通过将原视频以“长拆短”“画中画”“混合剪辑”等方式制作成为形式上的新作品,侵权群体众多且侵权内容广泛,逐渐形成“法不责众”的侵权之风。除此之外字体侵权、音乐侵权、直播带货侵权等形式更加复杂,一个原创内容反复被使用,短视频版权保护陷入死循环。

(二)相关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當前短视频侵权主要涉及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和署名权,知识产权涵盖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而署名权属于著作权中的一个分权能,当涉及到短视频时,有关于短视频是否应当笼统的归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之内的争议从未停止,同时也并没有特定条例表明短视频署名权的保护界限在哪里,究竟何种程度的使用会涉及到侵犯署名权的界定同样模糊。有关于短视频内容是否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仍存在巨大争议,而这些争议的背后实质上是法律法规空白的表现。尽管《电子商务法》针对短视频平台规定了针对侵权视频的“通知――删除”义务,但仍旧未能够从根源上解决短视频侵权问题,侵权发生后侵权人和平台的责任界定尚不明确,可以说大部分短视频侵权几乎不用承担任何的侵权风险。

(三)平台责任的缺失

在利益驱动下,平台针对短视频内容的搬运和二次创作几乎是默认发展的,甚至某些平台为了节省成本的同时增加收益,会利用第三方机构或招募工作人员注册大量平台账户,伪装成用户盗用其他平台内容填补本平台原创内容不足的局面,平台形成侵权的利益链条的同时也能够逃避侵权责任。随着国家层面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加大,一些主流的短视频平台也增加了短视频版权的保护机制,例如通过邮箱投诉、建立电脑端线上投诉系统以及APP手机端投诉系统等,但是投诉的程序复杂且没有统一的侵权认定标准,投诉之后判定侵权的少之又少,投诉的有效性降低。

(四)原创作者维权艰难

根据《2021中国短视频版权保护白皮书》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原创作者投诉维权的过程中60%认为平台对于举报需要提供的资料太多,48.8%认为平台回复周期长,面对投诉程序太过复杂等问题,原创作者维权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从接受海量视频内容的受众角度出发,他们面对不同平台或者是同一平台相同的短视频内容会默认为这是算法推荐,并未深究背后的盗版的问题,此外还有绝大多数受众明知短视频为盗版,但是对于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造成了群体性麻木,放任短视频肆意侵权。

二、短视频版权保护的应对之策

不论是从互联网内部还是从外部的现实环境,都应该从思想到制度上形成一个牢固的监管体系,从短视频的内容、传播模式以及传播途径上多管齐下协助短视频版权维护,以版权保护助推内容原创,以内容原创带动行业创新。

(一)健全短视频版权保护法规

1.细化现有的规定条例

当前涉及短视频版权保护相关规定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电子商务法》以及如《2121中国短视频保护白皮书》等调查性、指导性文件中应当将短视频版权保护中笼统的内容做进一步细化和分解。例如在涉及到“平台限时删除侵权短视频”的内容当中,应当明确平台删除的时间,并规定平台将删除的证据以及删除时侵权短视频传播的范围上报给相应的管理部门,对于通知后限期未做出删除整改的平台,应追究其对扩大传播范围的连带责任,并根据严重程度做出相应的惩罚,以便规范平台的短视频版权保护责任。针对“视频内容的合理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现有的条例也应当做出明确规定,针对使用的时长、使用的画面、音乐的使用范围以及字体的使用边界等做出严格划分,为判定二次创作以及平台侵权与否提供遵循依据。

2.积极引导短视频版权维权

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发挥司法的作用全力解决短视频版权诉讼案件,通过司法判决进一步带动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在短视频领域的适用性,让短视频版权保护问题不再是无法之地。通过司法程序调动平台、原创作者的短视频版权维权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一些专挑法律漏洞的侵权人适当的警示和教育,让侵权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以此来降低侵权发生的频率。同时通过司法对短视频版权个案的积累,最终推动短视频领域专门法的设立,协助调整《著作权法》对于短视频版权的适用性,从法律层面限制短视频侵权行为的发生。

(二)强化短视频平台主体责任

1.健全平台内监管机制

各大短视频平台应当充分保护本平台优质的原创内容不受盗版的困扰,健全平台的投诉系统,设立专门的侵权投诉处理部门,在能够充分证明侵权的前提下简化投诉的程序,撤除侵权投诉不必要的文件,为有效投诉建立一条高效高速高反馈的保护屏障。网络平台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推进版权过滤审核机制,实行原创作者和二创作者分类管理,与各版权方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平台对于短视频版权的保护,既是提升平台原创作者创作积极性的有效渠道,也是加深用户黏性、提升受众好感度必不可少的环节,会带动平台向着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长远发展。

2.建立跨平台维权体系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应当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涉及到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的短视频平台,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传播的内容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力。短视频平台不能唯利益论,平台之间不能唯竞争论,各大短视频平台之间在创新方面要竞争,但是在版权保护问题上应当合作。由于短视频侵权问题所涉及到的不是一个平台侵权,也不是一次侵权,而是一个连环且密不可分的整体,考虑到跨平台投诉侵权的困难性,企业之间应当建立跨平台维权体系,既是利于各自平台原创内容的维护,同时也利于整个短视频版权的保护。建立基于集体管理组织集体授权的短视频授权机制,以及共享综合视听版权查询数据库,实现各个权利人、多个平台的共同成长。

(三)运用科技反制短视频侵权

1.严厉打击破解版APP

破解版的短视频APP为了能够逃避正版APP中的行业规则,为用户下载无水印的视频内容提供便利,同时获取用户的私人数据,以此来获得不法收益,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助长了短视频侵权的行为。为了防止此类APP进入市场,企业应该立足于技术层面,不断提升正版APP在技术层面的升级,防止技术泄露滋生盗版APP,通过技术反制和司法程序保护自身的研发成果。国家应当严格控制短视频平台行业进入市场的标准,对于一些非正规渠道下载的短视频盗版APP及时利用技术检测,一旦发现要及时下架,确保短视频市场正常运转。

2.利用大数据监测盗版

短视频平台丰富多样,每一个用户既可能是纯受众,但也可能是短视频内容的创作者,利用人工去监督检测侵权行为无异于大海捞针,很难保证短视频版权维护的有效性。因此还需要通过大数据去监测短视频的盗版行为,例如《2021中国短视频版权保护白皮书》中的数据全部来自于12426版权监测中心,通过监测2019年1月到2021年5月的1300万原创作品,成功删除上千万条侵权短视频,挽回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1亿元。但是仅仅一个监测中心的力量有限,面对庞大的群体和日益壮大的短视频行业,还需要建立更多的版权监测中心,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筛查作用,尽可能从源头阻断盗版短视频流入市场。

(四)提升全民的版权保护意识

1.宣传普及短视频版权保护知识

大众的版权保护意识偏低,因此还需要从思想层面进行普及教育,短视频已然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国家和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普及短视频的版权保护知识。国家层面可以给予一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由短视频平台组建团队制作一些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知识产权知识,扩充受众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大众树立短视频版权保护的意识。短视频创作者也应积极主动维权,注意规避侵权风险,在保护自身短视频不受版权侵害的同时,也应保证不侵害他人短视频版权。

2.开通用户举报渠道

短视频用户众多,他们是短视频内容最好的侦查员,在短视频内容是否低俗、是否存在盗版嫌疑等问题方面用户最有权利发声。短视频平台应当充分利用好大众监督机制助力短视频版权保护。平台可以开通用户一键举报一键投诉渠道,针对投诉最多的短视频内容,平台可以主动查控,一经核实,对于举报有功的用户,平台可以适当奖励,鼓励用户积极创作优质内容的同时,也充分调动用户版权维护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全民打击短视频侵权行为,提升短视频侵权治理效能。

三、结语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源头活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短视频作为传播系统中的主力军,在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塑造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短视频版权,对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从短视频创作者本身到兼容短视频的各大平台,再到法律制度和社会大众,应当勠力同心抵制盗版内容,共同为短视频版权保护加防线,最终营造一个保护知识、崇尚创新的网络生态。

參考文献:

[1]尤浩.论版权平台化背景下短视频创作者权益保护[J].中国出版,2021(10):60-64.

[2]寇琪琦.5G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失范现象及优化规制——以抖音美妆类短视频为例[J].传媒论坛,2021,4(06):25-27.

[3]倪朱亮.自媒体短视频的著作权法治理路径研究——以公众参与文化为视角[J].知识产权,2020(06):70-80.

[4]尤浩.版权平台化对短视频创作的影响[J].中国出版,2020(11):60-64.

[5]孙山.短视频的独创性与著作权法保护的路径[J].知识产权,2019(04):44-49.

[6].国家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自媒体”和短视频领域侵权行为[J].新闻论坛,2018(04):37.

(作者单位: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猜你喜欢
侵权著作权版权保护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论手机游戏的著作权保护
数字出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台北故宫要告北京故宫“侵权”
美味也有“著作权”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