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开及其《骏骨图》形式意味初探

2022-05-31 10:41苗钰婷
收藏与投资 2022年5期
关键词:瘦马遗民精神内涵

摘要:龚开生于南宋晚期特殊时代,其绘画风格承唐及北宋,但又有不一样的表现方式,与他的遗民身份有很大关系。这样的身份境遇对其绘画创作必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骏马图》作为现存作品中最早的瘦马画,是唐宋一反擅画肥马习惯的开端,其深层含义也耐人寻味。

关键词:瘦马;遗民;表现性;精神内涵

龚开,字圣予,号翠岩,淮阴人,南宋末诗人、画家。因其家离黾山较近,又号龟城叟。龚开出生的时候,也是南宋政权极其暴乱的时代,统治者软弱以致于南宋政权对金称臣。山阳濒临淮河,当时正处在宋金对峙的分界线边上。龚开年岁稍长,亲眼见证了中原易主之后江山的惨状,曾抱满腔热血的心胸,一心扑在抗金大业之中,力求为南宋最后的政权出谋划策。此后,他担任制置司监,掌管茶、盐、酒税和场务征输以及冶铸之事,其将一生都投入了复兴宋朝的事业中。在元军伐灭南宋王朝之时,龚开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是仍旧身体力行,在闽、浙一带继续活动,积极参加抗元活动。

所谓“遗民”就是在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他们多为前朝大臣、官宦级别阶层,经过历史更替,到了新的朝代不仕新朝,由于自身没有办法适应新的历史变迁,隐匿于山林之中。一部分人以消极避世的态度就此度过一生,另一部分人则在思想上愤然抗争,竭尽所能反抗,试图对可悲现实有所改变。在蒙古族统治下的元朝社会,这种遗民现象及群体表现更多更明显。历史上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史诗多出自元清,这类遗民画家是对元朝持有坚决抵抗、反抗态度的重要群体。他们不愿意接受原来的国家政权被外族人统治、侵略和占领的现实,对蒙古族的统治并不认可,内心依然葆有对于南宋的忠诚与怀念。从龚开出生开始,南宋时刻面临着入侵和灭亡的挑战。元朝建立以后,龚开以前朝遗民的身份卖画为生,他利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内心对于现世的不满与对前朝的痛定思痛表现得淋漓尽致,曾作有瘦马、钟馗、宋江等三十六人画像,并在画作中题诗以明志。他的诗、书、画修养都很好,作隶书极古,画山水师“二米”,画人马师曹霸,一反宋朝细腻的画风。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绘画在宋以前多工致,宋代更以精细艳丽的画法居多。其实从唐代开始,就有张璪手摸绢素、王墨头项绢素作画,五代有徐熙作“落墨花”。到了宋代,很多画家们在前代画家实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尝试一些不一样的、粗犷豪迈、奔放淋漓的画法,开创了写意马画风格的先河。

除了画风与前辈有所不同,龚开画的马在主题的深入程度、意境的营造方面都有别于他的前辈们,在中国画史上独树一帜。也是从他之后,瘦马慢慢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并成为特殊的表达符号。从画法上来看,古代画马最具代表性的有唐代曹霸、韩幹、韦偃,再到宋代李公麟、宋元赵孟頫。他们作品中的马,大都被主人圈养得膘肥体壮,意在表现马丰满肥硕的体格,这一点在唐宋尤为突出。在赵孟頫元初所绘的马画中,也偶尔出现瘦马形象,同为遗民身份的赵孟頫,到了新的统治朝代,其身份及地位也有所不同。在异族统治者身边的赵孟頫,其作品同样也是两个民族文化融合的标志及象征。在他的画作中,瘦马也许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唐宋时的画法笔法精细,着色渲染不露痕迹。龚开却不甘流于世俗,继承和创造了“描法甚粗”的写意画法。在遗民画作中,有很多山水画代表,运用祖国大好河山作为依托,简单、明了且直抒心意。龚开则用极为粗犷的线条、简单直接的画面风格,描绘出马的精神、气势,表达自己想要收复河山的梦想,高度统一了画面的表现力及作者内心所愿所想。在他的画中,瘦骨铮铮的骏马隐喻怀才不遇的文人。他以画马抒发情感,寄托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通过画马、题诗,表达自己的心绪。借助瘦马坚硬的骨骼和虽瘦却仍然坚定站立的姿态,来表达其个人的伟大追求以及对宋王朝统治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现有《骏骨图》传世如图1所示。

《骏骨图》单画一匹瘦马,马的整体形态低沉,俯首漫步在风中,画面虽然未表现任何场景,但从马身上毛发的走向就会发现毛发是被风吹起的。马的四肢依旧坚挺,无辔头、缰绳,鬓尾在风中微动,腹间十五条肋骨历历可数,铜骨铁臀,精神矍铄,仍有千里之志。作者写染结合,描绘了马的骨骼、肌肉、鬣尾、蹄腕,颇具写生之意。后又自题一诗:“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一匹矫健壮美的战马从天而降,令前朝的皇家御马黯淡失色,但是时至今日,这匹骏马已经变成了一匹瘦弱的风骨,只有在河滩上吃草时夕阳照出的倒影像山一样伟岸。并跋云:“经言马肋贵细而多,凡马仅十许肋,过此即骏足,惟千里马多至十有五肋,假令肉中画骨,渠能使十五肋现于外,现于外非瘦不可,因成此相,以表千里之异,尪劣非所讳也。”由此可见,龚开是有意画瘦马,而在当时审美下,瘦马不可能符合大众所接受的审美标准,他意在以瘦骨丰肋来显现骏马的精神,而此骏马也是成千上万个像他一样怀才不遇者的写照。画面不作过多的装饰,将主体放在画面中间,让观赏者第一眼就能看到画面主体。其画作一反唐宋细腻的画风,用浓厚的墨色渲染马匹的颜色,以达到凹凸分明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体积感。马匹的特质在画面中表现得淋漓极致,瘦马的形态表明其处于一种饥饿状态,消瘦嶙峋的骨架却不失马的风骨,暗含龚开内心不屈不挠的精神。然而,唐代绘画中轮廓的勾画、井然有序的排列、浓厚的体积感、强调画作内涵精神等典型特征,都为龚开所继承。这幅瘦马图,据推测也同样是他受杜甫所作诗词《瘦马行》的启发而创作的。诗中的瘦马曾经是一匹驰骋在战场上的汗血宝马,由于偶然的失误而遭到摒弃,以至于无家可归,变得瘦骨嶙峋,流落于城郊野外。这同样隐喻着南宋战败后,流落到元朝社会在夹缝中生存的前朝遗民。对比史料,我们可以发现,龚开作品中对光和影的掌控,对马的身形及体格各部位线条勾画的重视,都是对杜甫诗的照映,二者相互呼应。将形象及意象完美融合,表达了画家心中所想,虽然在技法和思想上都有继承唐宋之古意,但无疑加入了更多画家本身的思考和表达。从他遗留至今的作品看,画家用笔粗放而不作过分修饰,自由潇洒且皆有题诗,完全是文人画的特色。元代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具有和其他时代不同的意义,蒙古族统治下的社会在文化及风气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元代很多画家都不是以写实手法表现画面,而是运用隐喻的手法表现个人境遇,从而开启了元人尚意的新画风。

马文化发展到宋代,由于宋代人盛行坐轿的社会风气,马的作用日益减弱,再加上宋王朝对于思想的控制不严,对文人在思想上的禁锢不严,因此马在宋词中的审美意象蕴含着更深层的含义,同时也带有特殊时代的文化气息,成为文人隐逸思想的代表之一。由此,在龚开此幅作品中,瘦马形象的隐含寓意,也就有迹可循了。贯穿中国历代绘画及各类文化中的马,也体现了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追求。随着中国马文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中国画中关于马的题材越来越多,以马的形象探析不同时期的形象特点,如“唐马肥壮、宋马雅致、元马昂扬、清马毕肖”。

毋庸置疑的是,龚开是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及典范。在历代作为遗民画家的代表出现。在后来的绘画中,人们希望通過不屈不挠的精神内涵来表达心中之志,渲染忠于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龚开所创造的瘦马图像,无论是推测还是事实,它都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象征含义的符号特征,无论是对于后世画马的思路启发,还是对于现代人理解、学习瘦马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苗钰婷,1998年8月生,女,汉族,山东威海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2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

参考文献

[1]李姗.元代绘画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刘祯.华夏审美风尚史—勾栏人生[M].第7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3]王立.病马、老马、慢马意象与佛教故事—文学意象家族与文人心态史探佚[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7-149.

[4]王玉芳.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马”的象征内涵[J].美术,2014(4):114-118.

[5]陈希文.千里马常有—论中国艺术中“马”形象的文化内涵及艺术成就[J].美术大观,2006(6):57.

猜你喜欢
瘦马遗民精神内涵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远眺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
品朱耷《安晚帖》诗画,悟“真”情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
遗民傅山的书法艺术探析
试论清初边塞词中的遗民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