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2-05-31 20:09任洁
旅游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碳旅游业景区

任洁

碳达峰与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我国力争于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旅游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从自然环境层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环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双碳”战略的实施可以推动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等旅游形式发展,丰富旅游产业的生产形式与营收类型,助力旅游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已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阶段,强调通过高质量发展使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转型升级。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上具有较强影响,是我国进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优质转型的主力产业之一。与其他产业不同,旅游业是一个产业集群,具有多样性和依托性,在产业发展上的可塑性较强。因此,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探寻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重塑和高质量发展,合理的实施路径尤为重要。

一、“双碳”目标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价值重塑

1. 绿色发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维度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较短,这意味着我国碳减排任务重、责任大。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有限,长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旅游规划方式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严重不符。挖掘旅游业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不仅有助于提升旅游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加旅游业整体收益,还有助于提升旅游整体发展效率,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是解决旅游产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效手段。在“双碳”目标下,应大力开发绿色相关的旅游产业,在排放量较大的相关产业上进行合理改进,构建合理的旅游业绿色发展体系,充分发挥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协调旅游企业、政府部门、生态环境、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空气质量得到合理保护,推进旅游业实现“双碳”目标,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 低碳文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赋值,无论是传统旅游景观所呈现的传统文化符号、文化形象,还是新兴旅游景观展现的数字文化、科技文化。低碳优能不仅是概念性、发展性的议题,同样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文化体现。在“双碳”战略的部署下,低碳文化正逐渐渗入经济发展的各大产业。低碳文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全面性、阶段性和认同性,其所倡导的低碳生活、低碳能源、低碳生产等人类活动是应对目前温室效应加剧及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价值的重要方式。低碳文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在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融入低碳文化价值理念,加深人们对“双碳”目标的认知,促使人们进行低碳消费行为,从消费端减少旅游业整体碳排放总量,提升低碳旅游者的生态文明程度,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3. 碳汇补偿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降碳减排是实现旅游业碳达峰的主要途径。而要实现旅游业碳中和目标,更重要的是增加旅游业的碳汇储备。相较于其他产业,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尤其在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中,良好的林木、水体资源本身就是碳补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旅游整体规划建设中,应大力开展碳汇保护、碳源整合的举措,凸显旅游业碳汇补偿的外延价值。旅游景区的规划中,在注重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增强企业负责任环境认知,合理规整碳源,协调开发土壤中生产、吸收碳源的能力,增加褐色碳汇;在森林景区规划中,保护存在较好的林木种植环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维护旅游地物种多样性,增加绿色碳汇;在海滨旅游规划中,积极进行浅海海底再造、海岸生态修复,增加蓝色碳汇。在增强旅游业碳补偿能力的同时,丰富旅游资源种类,增强人们旅游体验价值。

二、“双碳”目标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1. 政策引领:推进旅游业零碳战略转型

“双碳”目标下旅游业实现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政策引导,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产业带动性优势明显。在我国推进“双碳”目标实施过程中,旅游产业相关政策应紧密围绕“双碳”目标政策做出调整与优化,以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旅游业作为碳节点行业代表性产业,在能源供给、资源输出和服务配给上与供电发热、农耕纺织、水泥加工等碳排放较重行业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长期温室气体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也有所区别。

“双碳”目标是约束性条件,在旅游业“双碳”政策制定中,首先,应制定旅游企业与旅游消费者相关的碳排放政策标准,完善旅游业“双碳”法律相关条例,从环境规制的角度约束旅游产业相关企业年均碳排放量,从而使旅游业整体碳排放量达到国家标准。其次,完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制度,目前国家自然资源部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的3条控制线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及城镇开发边界,并称为旅游规划的3条红线。而在“双碳”目标下,还应制定以区域为边界、与碳排放相关的约束红线,促使旅游企业保质保量、合理开发。第三,制定旅游产业碳达标的奖励政策,鼓励旅游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充分肯定产业相关企业的降碳减排运行举措,实现旅游业零碳发展、绿色发展。

2. 产业升级:促进旅游业绿色经济增长

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是紧密围绕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进行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情境化手法可以将旅游的要素拓展到10个,除了传统的六要素外,还包含体、疗、学、悟。随着“双碳”战略的部署及推进,现在的旅游要素可以增加一个“责”,不仅意味着旅游企业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还凸显旅游企业需重视环境责任。因此,旅游产业的产业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在“双碳”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的双战略推动下,旅游业实现产业升级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是推进地铁、高铁等低碳交通的网络构建,拉近城乡与景区、景区与景区、城乡与城乡之间的时空维度,推进旅游交通一体化建设,实现旅游交通业整体提升。其次是推进数智化旅游的发展进程,营造无门票、无车票、无纸质发票的低碳消费模式,减少林木砍伐数量,从而实现低碳减排。最后是完善旅游碳足迹统计,测算旅游碳排放总量。旅游碳足迹的计算一直是旅游业碳排放统计的难点,而在旅游生产过程中通过旅游产品碳标签制定,从所销售的旅游产品得出景区内碳排放总量,进而对旅游者碳足迹进行统计汇总。产业升级是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旅游业产业升级离不开其他产业支持,只有充分发挥产业融合功效,提升旅游产业效能,旅游业才可长久、持续、高质量发展。

3. 科技创新:推动旅游业低碳绿色发展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尤其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绿色发展和生态技术将融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据统计,旅游业碳排放中旅游交通占總体排放的60%,是主要影响因素;旅游活动占15%,是影响旅游业碳排放的次要因素,而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分别占10%;旅游用电仅占旅游业碳排放的5%1。因而从碳源生产角度来看,将低碳科技应用于旅游业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能源技术突破、旅游住宿及餐饮低碳材料突破、旅游景区固碳技术突破。

有鉴于此,旅游业低碳科技创新首先要实现旅游交通的能源替代创新。随着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多国开始公布禁售燃油车的具体时间,其中,美国、印度、以色列等定为2030年,加拿大和日本定为2035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2019年开始统筹制定燃油车退出时间表。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登上历史舞台,并在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因此,首先,在旅游交通工具选择上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利用氢能、电能等代替传统化石能源燃烧,不仅可以降低旅游交通业碳排放总量,还对乘坐舒适度、运行速度有一定提升,提升游客的旅游效益。其次,要进行旅游住宿的建造技术创新。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低碳材料、零碳材料进行搭建,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进行采光与发电,运用雨水回收循环系统,增加能源利用率,有效减少建筑物碳排放量。最后,则需要旅游景区的固碳技术创新。旅游景区应积极应用新能源技术,减少化石能源燃烧。部分有条件景区可以利用碳捕集技术收集景区运营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固碳封存的方式将二氧化碳存入地表再逐步进行吸收。通过创新低碳科技,为旅游业增能降碳、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系该院讲师,博士;收稿日期:2022-02-28)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

猜你喜欢
双碳旅游业景区
“双碳”目标下清远建筑陶瓷低碳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