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测试条件对棉涤针织物拼接互染色牢度的影响

2022-06-01 07:47查浼涔朱兰芳
纺织报告 2022年5期
关键词:浅色涤纶染料

查浼涔,朱兰芳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江苏 苏州 215500)

近年来,服装设计越来越新颖,款式不断更新,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撞色拼接服装。拼接服装就是具有不同织物结构或染色工艺的面料拼接组合而成的服装,但这些服装面料拼接后,各自的染色色牢度存在差异,比如棉纺织面料一般采用活性染料、涤纶或锦纶等纺织面料采用分散染料等,不同染料的特性导致染色色牢度存在差异。这些拼接服装在洗涤后容易出现浅色面料被沾色或者深色面料互染现象,由于染料通常由深色面料向浅色面料迁移,浅色面料易产生沾色现象;同时,当深色与深色相互拼接时,如果两种深色面料的色牢度不过关,也会出现染料互染现象,影响服装外观质量。

由于拼接服装上易出现拼接互染现象,国家标准采用拼接互染色牢度这一指标来考核深浅色拼接服装的质量。目前,产品标准GB/T 32614—2016《户外运动服装 冲锋衣》、GB/T 22700—2016《水洗整理服装》、GB/T 15551—2016《桑蚕丝织物》、GB/T 22849—2014《针织T恤衫》、GB/T 22853—2019《针织运动服》对拼接互染色牢度均提出了测试要求。GB/T 31127—201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拼接互染色牢度》[1]标准介绍了两种方法—洗涤法与浸泡法。洗涤法有利于生产者在进行品质内部控制时,较好地反映出色牢度的变化,及时列出有针对性的方案;浸泡法受温度和湿度影响,织物在储存、运输、堆放过程中,更贴近实际生产销售过程,这一色牢度测试方法与染料由一处向另一处迁移现象相似。采用GB/T 8629—2017《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2]常规洗涤程序对色牢度进行评价,更有助于把控最终成品的色牢度。本试验从常用洗涤法入手,分析洗涤时间、洗涤温度、洗涤剂与试样的浴比等条件对拼接互染色牢度的影响,并结合浸泡法及常规成衣4N洗涤程序方法,分别探讨不同面料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差异,为纺织品拼接互染色牢度的深入测试提供参考。

1 试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ECE标准洗涤剂98(配比为77%洗涤剂基粉、20%四水过硼酸钠、3%漂白活性剂),蓝白红色纯棉针织拼接运动服,蓝白红色涤纶针织拼接运动服,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变色用灰色样卡。

1.2 测试方法

1.2.1 样品制备

取(40±2)mm×(100±2)mm大小的深、浅色试样,将两块试样的正面贴合,并沿一条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制备蓝白色、红白色的纯棉、涤纶组合试样,分别用于洗涤法和浸泡法试验。另取一件运动服用于常规4N洗涤程序。

1.2.2 仪器条件

耐洗色牢度试验机(SW24A-ⅡA,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耐汗渍色牢度仪、国际标准洗衣机(FOM71 CLS,瑞典伊莱克斯公司)。

1.2.3 测试过程

(1)洗涤法:用天平称取4 g ECE标准洗涤剂98,溶于三级水中,配制成1 L洗涤液,并预热至适当温度备用。将组合样和预热的洗涤液按相应浴比放入洗杯中,装入耐洗色牢度试验机中洗涤一定时间。取出试样,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手挤去多余水分,最后用一张滤纸吸取多余水分。夹住深色部分未缝合的一端,悬挂于空气中干燥。用沾色灰卡分别评定试样的沾色情况。

(2)浸泡法:取洗涤液冷却至室温,按1∶100的浴比放入平底容器中充分润湿,浸泡30 min,取出试样,去除过量洗涤液,将组合试样放置于两块丙烯酸树脂夹板之间,保持11块板,使试样受力12.5 kPa,将组合装置放于恒温烘箱中4 h,取出后洗涤晾干。

(3)常规4N程序洗涤法:将试样与陪洗物放入洗衣机,使总洗涤载荷为2.0 kg,直接加入20 g ECE标准洗涤剂98,洗后取出悬挂晾干。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洗涤时间的影响

选择不同的洗涤时间,在洗涤温度为40 ℃、浴比为1∶100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时间对拼接互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洗涤时间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当时间从30 min增加到60 min时,浅色面料沾色程度及溶剂沾色程度均明显下降。当洗涤时间为30 min时,棉织物蓝白、棉织物红白、涤纶织物蓝白、涤纶织物红白的浅色面料沾色等级均为4级,没有明显差异;棉织物的深色变色等级为4级,涤纶织物为4~5级。这是由于在较低温度下,织物内部的染料未完全从纤维内部剥离出来。当洗涤时间延长到60 min时,棉织物蓝白、红白的浅色面料沾色等级为3级,这是由于棉织物一般采用活性染料染色,而活性染料的固色率不高;在洗涤过程中,随着洗涤时间的延长,棉纤维会发生剧烈溶胀,纤维间隙会增大[3],染料分子会通过这些间隙从纤维内部水解出来,造成浮色,浮色沾到浅色面料上,同时使溶剂沾色现象加重。涤纶织物的拼接互染色牢度稍优于棉织物,这是因为涤纶染色后会经过还原清洗,将附着在纤维表面的染料除掉[4],此时面料的色牢度测试结果较好。

表1 不同洗涤时间下织物的拼接互染色牢度评定

2.2 洗涤温度的影响

选择不同的洗涤温度,在洗涤时间为30 min、浴比为1∶100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洗涤温度对拼接互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直观地看出洗涤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随着洗涤温度的升高,浅色面料沾色程度、深色变色程度及溶剂沾色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当洗涤温度为30 ℃,棉织物蓝白试样、红白试样测试结果为4~5级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棉织物与涤纶织物蓝白、红白试样的测试结果呈现下降趋势,当温度升高到60 ℃时,蓝白、红白试样的测试结果接近3级,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由于测试温度太高,涤纶织物测试样出现变色现象,进而影响试样拼接互染的效果。对涤纶类织物一般采用分散染料[5],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纤维分子链剧烈运动,纤维分子间的空隙瞬间扩大,染料分子能够渗透进来。完成染色后,染液会逐步降温至涤纶的玻璃化温度以下,此时染料分子会凝固在纤维固体中,一般在常规洗涤过程中,染料分子不会脱离纤维,但还原清洗后会再经过热定型,一些染料就会从纤维内部迁移到表面,形成浮色,此时测试拼接互染色牢度非常差。

表2 不同洗涤温度下织物的拼接互染色牢度评定

在染色时,随着染料颜色要求不断加深,染液浓度也逐步增加,会造成染料水解,也会使染料向纤维内部的渗透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面料表面会出现大量浮色,在洗涤过程中,这些浮色容易脱落,沾到浅色面料上,造成拼接互染[6-7]。

2.3 洗涤浴比的影响

选择不同的洗涤浴比,在洗涤时间为30 min、洗涤温度为40 ℃的条件下,考察不同洗涤浴比对拼接互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洗涤浴比下织物的拼接互染色牢度评定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洗涤剂含量的增加,棉织物拼接互染色牢度的测试结果稍有差异,在浴比为1∶150时,棉织物蓝白、红白的浅色面料沾色等级比1∶100和1∶50差半级,深色面料变色等级和溶剂沾色等级比1∶50差半级、与1∶100相同,而涤纶织物蓝白、红白在不同的浴比下测试结果没有明显变化。综上,洗涤浴比对棉织物的拼接互染色牢度稍有影响,对涤纶织物的影响不显著。

2.4 不同洗涤测试方式的影响

测试条件:洗涤温度为40 ℃,洗涤时间为30 min,洗涤浴比为1∶100。洗涤法、浸泡法与洗衣机4N洗涤程序的拼接互染色牢度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棉织物采用4N程序洗涤法时的浅色面料沾色等级比洗涤法差半级,由于4N程序洗涤水分次排出,溶剂沾色不作考虑。涤纶织物采用洗涤法时的深色面料变色等级比4N程序洗涤法高半级。采用浸泡法测试发现,棉织物的浅色面料沾色等级比4N程序洗涤法差一级,深色面料变色等级比4N程序洗涤法高半级,这是因为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压力条件下染料水解加速,这些染料靠氢键、范德华力与纤维吸引在一起,与纤维的亲和力较小,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从织物上脱离。

表4 不同测试方式下织物的拼接互染色牢度评定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洗涤浮色,通过固色处理能有效降低染料迁移的可能性,但涤纶织物浸泡法的效果比洗涤法差半级。此外,浸泡法由于浸泡时间不长,未发生剧烈运动,溶剂的沾色情况基本无变化。

3 结论

(1)随着洗涤时间的延长,棉织物的浅色面料沾色等级有明显变化,最多相差一级,深色面料色牢度轻微变化不明显,溶剂沾色现象严重,最差的在2~3级。随洗涤时间的延长,涤纶织物的浅色面料有沾色现象,溶剂沾色不明显。

(2)随着洗涤温度的提升,当洗涤温度为60 ℃时,棉织物、涤纶织物的浅色面料沾色现象显著;当洗涤温度为30 ℃时,深色面料基本不变色,溶剂沾色后随温度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严重。

(3)随着洗涤液体积的增加,棉织物的浴比越小,浅色面料越容易沾色,溶剂沾色越严重;涤纶织物浴比的变化时浅色面料沾色、深色面料变色无明显影响。

(4)分别采用洗涤法、浸泡法、4N程序洗涤法测试发现,棉织物与涤纶织物采用浸泡法时的浅色面料沾色现象比较严重,采用4N洗涤程序法时的深色面料变色现象明显,采用洗涤法时的溶剂沾色现象比浸泡法严重。

猜你喜欢
浅色涤纶染料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前处理工艺对涤纶织物润湿性能的影响
从前
为什么夏天穿深色衣服要比穿浅色衣服热?
舒适首选,青岛新维纺织迭代涤纶受追捧
欢度佳节,芝加哥河又“绿”啦!
春“色”撩人
染料、油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