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电针齐刺环跳穴辅治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2022-06-01 03:25闫恩利唐春阳梅胜利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全血电针血液循环

闫恩利,唐春阳,梅胜利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53;2.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康复医疗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坐骨神经痛是因神经根受到压迫引起的一种沿着坐骨神经的通路传递,由腰骶部经臀部向下肢放射至小腿甚至足踝部的烧灼样、刀割样疼痛、麻木等临床症候群。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用针刺环跳穴治疗[1],本研究用温针与针刺环跳穴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并观察对疼痛程度、血流变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7例,均为我科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治疗患者,采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35~59岁,平均(42.65±8.20)岁;病程4~26个月,平均(14.72±3.89)个月;患侧:左侧坐骨神经痛30例,右侧坐骨神经痛19例。对照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34~60岁,平均(42.14±8.76)岁;病程5~27个月,平均(14.64±3.42)个月;左侧坐骨神经痛26例,右侧坐骨神经痛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2]及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3];②中医符合“寒湿瘀阻证”诊断标准[4];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前6个月未接受针刺及药物治疗;⑤临床资料完整。

筛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②难以耐受治疗;③妊娠期及哺乳期;④合并心、肺功能异常;⑤重度坐骨神经痛。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膀胱经下肢腧穴针刺治疗。取委中、阳陵泉、承山穴、环跳穴。对皮肤消毒后以0.35mm×75mm针灸针直刺患侧环跳穴,采用捻转、提插的手法使患者产生胀痛感。同时用0.30mm×50mm针灸针直刺委中、阳陵泉、承山穴,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致出现酸胀感,留针30min,1周3次。

观察组联合温电针齐刺环跳穴。在提插得气后用艾段(2cm)插入针柄并点燃,后将电子针疗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型号sdz-II)的正负极分别接上下两针。频率为5Hz/100Hz,波型为疏密波,根据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参数。留针30min,1周3次。

1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VAS评分共0~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高;PRI评分共0~45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高;PPI评分共1~6级,为方便统计分别量化为0~5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高。

血流变学指标:采集空腹患者静脉血5mL,以血液黏度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有限公司)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采集空腹患者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PRI评分 VAS评分 PP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9 11.08±2.59 4.72±1.16* 6.41±1.89 2.26±0.85* 3.58±1.21 2.07±0.82*对照组 48 10.96±2.70 6.79±1.84* 6.50±1.97 4.13±1.28* 3.54±1.17 2.73±1.06*t 0.2234 6.6423 0.2296 8.6845 0.1655 3.4341 P 0.8237 0.0000 0.8189 0.0000 0.8689 0.0009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血浆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 全血中切黏度 全血高切黏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9 1.57±0.18 1.09±0.17* 10.54±1.16 9.03±0.51* 5.92±0.57 4.73±0.35* 4.45±0.35 3.50±0.26*对照组 48 1.60±0.21 1.26±0.19* 10.59±1.17 9.87±0.73* 5.96±0.60 5.26±0.40* 4.42±0.33 3.86±0.41*t 0.7559 4.6462 0.2113 6.5572 0.3367 6.9489 0.4342 5.1525 P 0.4516 0.0000 0.9331 0.0000 0.7371 0.0000 0.6652 0.0000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pg/m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pg/m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TNF-α IL-6 IL-1β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9 69.37±9.42 36.70±5.24* 144.46±20.90 38.64±6.80* 35.06±5.34 11.14±3.79*对照组 48 70.35±9.31 51.45±6.29* 143.34±19.02 61.77±9.72* 35.61±5.81 20.62±4.45*t 0.5152 12.5587 0.2759 13.5545 0.4856 11.3037 P 0.6076 0.0000 0.7833 0.0000 0.6284 0.0000

5 讨 论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腰腿痛”“痹证”等范畴。风寒湿邪等侵入,寒气入体,损伤阳气,致肾气虚弱,气血瘀堵,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疗应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温电针齐刺环跳穴能够有效改善疼痛程度,提高局部血液循环。环跳为太阳经和足少阳经交会穴,能够疏通少阳、太阳之经气,为治疗首选,四针齐刺,起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之效。进而改善局部神经压迫,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程度[5]。电针能够加强对穴位的刺激,有效改善局部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促使代谢物的排出,使受损的神经组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减轻疼痛程度[6]。在电针基础上加以艾灸能够通过艾热刺激体表穴位能够温通经脉,驱邪散寒,协同电针治疗,能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改善疼痛程度及局部血液循环[7]。

齐刺环跳穴、委中、阳陵泉、承山穴,能够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程度,改善炎症反应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含量。但缺乏温热效应,对深层皮肤影响较小。电针齐刺联合艾灸,艾灸能使热力有效作用于深层神经和肌肉组织,进而有效改善局部水肿、减轻炎症反应[8]。电针能够将疏密波电流作用于穴位,使肌肉产生收缩,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及局部水肿,减轻炎症反应[9]。

温电针齐刺环跳穴能够通过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温通经脉、驱邪散寒等作用机制,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局部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全血电针血液循环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
献血的间隔期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