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诗歌阅读中的审美体验

2022-06-02 05:27黄晓燕毛少彬
天津教育·上 2022年5期
关键词:意象想象诗人

黄晓燕 毛少彬

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习越来越多地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狭义上的学习知识,也要熏陶人的性格、人格,培养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诗歌鉴赏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达到高度的审美愉悦,使诗歌鉴赏发挥美化精神、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育人作用,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依托语文学科特点,找准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能够发挥出诗歌教学的美育作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活动中得到审美感受,提升审美品位,形成健全美好的人格。

语文课堂是一个生命律动的有机体,是一种健康、快乐、轻松的生命体验过程。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整体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对学生生命个体的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的浸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语文教学的外延被无限放大,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整合各种资源,把文学欣赏渗透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融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

新教材中所精选的文章,更注重审美性和人文性,也更多体现出语文作为“文学”的特性。在众多的阅读文本中,诗歌无疑是一种最精粹的文学样式,也是一种最切近心灵和最能透视人类灵魂的文学体裁。当代著名诗人邵燕祥这样说过:“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生命的花朵。”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则强调“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不但对其他种类的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诗歌鉴赏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达到高度的审美愉悦,使诗歌鉴赏发挥美化精神、净化心灵、激发其审美情感的作用,是值得中学语文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从主旨的探究,意象的解读,语言的品位,形象的剖析四个角度寻找突破,可以完成对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五首诗歌的审美阅读。

一、紧扣题目,知人论世,探究主旨之美

新教材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设置的人文主题核心词是青春激扬,学习这几首诗歌就是品赏青春诗意,探究作家诗心的过程。解读一首诗,首先必须关注诗的题目,理解题目意蕴,再进一步细心研读,披文入情,才能准确理解诗意。例如,北岛名作《生活》,整首诗就一个字—“网”,但这一个字与诗歌题目巧妙配合,给我们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对生活各种复杂多元的认知与思考。而高一必修第一单元郭沫若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题目就给人昂扬大气、纵情高歌的雄健有力之感,为驰骋想象感受诗意阔大之美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新诗的鉴赏中,还应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优秀的诗作都是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开出的艺术之花,是对真切的人生经验的艺术再现。解读相关诗作时,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明确诗人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什么样的人生状态中创作的,为学生切实、准确地感知诗歌的内涵做足准备。例如《沁园春·长沙》,故地重游的青年毛泽东伫立在橘子洲头,发出了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叩问,激荡起无数爱国学子的家国情怀。这首诗列在单元第一课,就是要让我们深刻感知伟人的胸襟与抱负,领悟壮志凌云之美;就是要给高一乃至整个高中的语文学习定下一个昂扬壮美的审美基调。

再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阅读时一定要了解年轻的诗人满怀被五四运动的时代大潮激荡着的爱国豪情,从日本渡海回国,面对恢宏壮阔的海洋,听着大海激越的涛声,谱写出一曲力与美的赞歌,让我们领略到大自然的自由宏阔、雄奇壮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读闻一多先生的名作《红烛》,则不仅要关注20世纪20年代黑暗的社会现实,还要了解闻一多留学美国的人生经历,他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在面对历史抉择的关口,这位出身名门望族的青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迸發出喷涌的激情。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诗句中洋溢着的炽烈的爱国热情,才能激发出对人生价值、使命担当的深入思考。

在品读完这几首诗后教师还可组织语文活动,请学生选出最能点燃自己青春激情的诗作,在班上诵读,展示“青春的力量”,实现语文教学与立德树人的完美契合。

二、解读意象,置身诗境,品味意境之美

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载体,是诗歌表情达意的基本因素。一首诗从字面看是一字一句写成,其实是通过各种意象的巧妙组合来反映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本单元几首诗歌中选用的意象基本都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内涵丰富。诗人在诗歌中经常选择的意象,大都是春花秋月、水波云影,草木山川等相对美好的事物。这些事物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诗人写入诗中,是再现,更是重构。诗是富于暗示性的,尤其是中国诗,往往用具有强烈暗示意义的物象传达诗人内心对世界与生命的独特感受。而诗中用来传情达意的“象”—具体的材料,往往具有唤起多种意义的功能。这些意象在不同诗歌中反复出现,逐渐成为能引发特定联想,代表特定情感的语言材料。它们在不同的语境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意义。当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往往会迷惑于如何确定这些材料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情感内蕴。这就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纵观全诗,通过对诗意的整体把握来判定某个意象的代表意义,逐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2.情感丰盈。“诗言志”,诗歌创作的终极目标一定是表达某种情感。不同意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往往会触发不同的情绪波动。如明月勾起人的相思,流水使人伤逝,落叶引人悲秋,一条乡间小道令人浮想联翩……好的诗歌作品一定是诗人因某种生命历程情动于中,从笔端流泻而出时又恰巧拨动了读者内心某一处敏感的弦。读者觉得诗人恰好说出的正是自己一直都有,却始终模糊、零碎,无法确切表达的感受,仿佛故友重逢,旧梦重现,产生出一种惊讶、愉悦、向往的情绪。同时,要产生这种同频共振的阅读效果,读者也要调动起自己的内心积淀,从诗中所描述的一个个场面、事物、情态中去体会其中的意蕴,使自己的心和诗人的心一起律动,在这种共同的跳荡中,主客体情感融为一体。

只有唤醒了读者心底这种相似的情感体验,才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活动持续下去,就会影响审美感受的强烈程度,使人身心无比愉悦。只有在这个时候,学生才能真正沉浸诗中,如饮甘茗,齿颊留香,回味无穷,达到鉴赏的最佳境界。所以学习本单元必须抓住每首诗中的主要意象,置身诗境,反复品味,感受诗境之美。可尝试举办诗歌知识讲座、名家相关诗歌比较阅读、诗歌赏析讲解视频观看等灵活多变的方式,力争通过本单元学习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另外,在本单元教学中穿插课前每日一诗活动,由学生课外搜集整理读到的好诗,与课内诗歌相联系拓宽视野,简单赏析,感知意象,找到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三、品味语言,吟咏诗韵,感受音韵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是对诗人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能够自由抒发强烈感情而又精炼准确、音调和谐、节奏感强、富有表现力。品读诗歌不仅要揣摩诸多言外之意,读懂诗歌深层意蕴,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而且要反复吟咏,把握节奏,在内在旋律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赏读《沁园春·长沙》,鉴赏语言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万”“层”“漫”“遍”“尽”“透”“染”“击”“翔”……用词准确、表意丰富、形象地渲染出一派绚烂秋景,何其壮美!而整首词韵律和谐、音韵铿锵、一气呵成,亦使人读之心潮澎湃!《红烛》先低吟、再提问,时而沉重,时而高昂,每一节结束以“红烛啊”的感叹句反复出现,既拉动情绪,又一咏三叹,回环往复,是诗人实践诗歌“三美”主张的典范。《致云雀》则以清新明快的浪漫主义表达,让人感受到欢乐与光明的自由律动。

诗歌难于解读,还在于语言表达的含蓄和跳跃。诗歌的语言如果太过浅显,就成了寡淡无味的白開水;诗歌的语言如果缺乏个性,过于写实,就会味同嚼蜡。好的诗句是跳跃的,留有空白的,蕴含着诗人闪转腾挪,剪裁取舍的智慧。诗人很少把要说的话和盘托出,通常会借助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用典、象征、虚实等方式来表情达意。如闻一多的《红烛》中,红烛就是诗人的化身,是诗人灼热而又复杂的爱国精神的象征。诗人反复吟唱,表达苦闷中的求索,彷徨中的坚守,字里行间充满着铺垫和暗示。阅读时需要宁心静气,抽丝剥茧,反复吟诵,深入理解那些含蓄而又美妙的意蕴。

诗句之间不仅留有空白,而且也往往突破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以取得一种出其不意的表达效果。如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就很不符合思维逻辑,但却最恰当地表现出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的跳跃组合,好像无章法,却让人感知到凝重和壮美。再如,流沙河名篇《就是那一只蟋蟀》中写蟋蟀“一跳跳过了海峡”,貌似荒诞,却正是对浓浓乡情的大胆夸张。所以读诗就一定要有一双慧眼,补出空白,猜出冰山一角背后的全景,善于寻找“那些明亮的珍珠”,扣住诗眼,带动全篇,完成对诗作的美感体验。

四、剖析形象,拓展空间,领悟情感之美

在阅读鉴赏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动,形成审美过程,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诗歌是想象的艺术。诗歌中的形象丰富多彩,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诗人笔下的世间万物,在诗歌创作时都少不了联想与想象这一心理过程。想象搭建了诗歌写作与诗人现实生活的桥梁,也是诗歌鉴赏的必由之路。读诗其实就是对诗人想象活动的再经历。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面对诗中色彩斑斓的秋景,我们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去再现画面,才能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一代伟人的革命理想和豪迈激情。而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青年才俊身上,就要联想到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读雪莱《致云雀》,当看到诗人运用通感把云雀嘹亮的歌声想象为划破夜空的星光,我们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那一抹星光是如何刺破了黑暗,冲向了自由。

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借助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扩充作品的内容,来再现形象,从而准确把握负载于这些形象的深沉情感。对诗中情感的体味,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读者内心情感积淀的影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潜意识中种种曾经的愉悦、快乐、伤感、悲哀等经历,既会被诗中的情感触发而苏醒,又会反过来加深对诗中情感的理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生命意识已经觉醒,自主性不断增强。此时,教师应致力于启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走进诗人所创设的艺术境界,以自己的心灵去贴近诗人的心灵,以自己的情感去拥抱诗人的情感。主客体情感强烈共鸣之后,鉴赏者自己的情感与诗中表达的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情感协同一律,就会产生巨大的审美愉悦。在鉴赏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绝不应以自身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觉,越俎代庖,替他们直接解说诗的内蕴,而应循循诱导,使学生思维在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调动起自身的生活常识、情感体验,通过大胆的联想与想象,去选择和判定诗中的情感,实现重构。

诗中的情感结构是诗人以艺术的形式所表现的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在阅读中读者融入自身的情感而建构起意境,并从中得到精神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一种实际的生活的满足,它是人在艺术中找到了自我,认识了自我的结果,使人对自身生命的领悟更进一步,从而得到巨大的愉悦。这种愉悦超越了尘世凡俗的快乐,是经过了艺术纯化的情感,因而是美的。教师要激发学生自身的机制完全投入诗中去运转,从中得到自我的发现和认识,才能使他们最终得到这种审美的快乐,这就是诗歌审美体验的达成。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诗歌鉴赏可以快速促进我们阅读品质的提高,引导我们辨识美丑善恶,进而提升自身素质修养。诗歌就像一粒灵丹妙药,它是链接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逻辑纽扣,以其独特的想象与联想丰富我们的阅读视野,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意志力,使我们能够逾越一座又一座艰难险阻,达到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高度。

总之,鉴赏诗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阅读实践活动,也是一条锻炼思维、美化情操,使学生获得审美满足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手段,创设阅读氛围,触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使学生在鉴赏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提升审美品位,净化心灵,形成健全美好的人格,真正发挥出诗歌教学的美育作用。

(吴淑媛)

猜你喜欢
意象想象诗人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来自林间的风
“诗人”老爸
愤怒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