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022-06-02 22:47申红芹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6期
关键词:研学志愿思政

申红芹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就是传承红色基因、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近年来,许多学校深度挖掘爱国主义精神内核、历史表达和时代镜像,进行鲜活实践的多维度教学,探寻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坚持开门办思政,让思政教育走进生活,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队会让思政“火”起来

“开学第一课”是思政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把新学期第一节思政课与开学典礼融合,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规律,结合实际开展“云升旗”“讲百年党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使思政教育悄然渗入学生心灵。

利用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活动。比如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学生翻阅雷锋日记,传唱雷锋歌曲,追寻雷锋事迹,让雷锋精神成为新时代的一束光,让校园处处盛开雷锋精神之花。

二、研学使思政“活”起来

为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可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科教学内容需求,开展一系列研学旅行活动。在研学中探寻古今之变、人物之灵、景观之美,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自然景观是学生喜欢的研学内容。学子漫步淇河诗苑,润泽诗经文化,进行沉浸式游学。在“研文化淇河,享学旅之乐”研学活动中,他们欣赏了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景观,体验到了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学生能在活动中行有所感、研有所思、学有所获。

研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从问题源头寻找教育契机,增强学生体验感。比如从“一棵樱花树的探究”,开启一场有温度的教育——利用鹤壁樱花节展开“寻根”活动,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燃点”。

三、红色基因“生根发芽”

红色研学是思政教育的热点。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清明祭英烈、追寻红色足迹等活动,让学生深刻了解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提升思政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鶴壁市山城区石林镇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途中召开“石林军事会议”的所在地。在这里,学生零距离了解刘邓大军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生动的画面,感人至深的先辈故事,让研学活动有了温度和深度。

四、思政教育走上“云端”

“直播带学”是一种创新教育形式。直播活动将互联网与思政教学相结合,教师在“云端”带领学生走访实践基地,讲解抗日故事、风土人情、茶山经历等,师生共同体验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底蕴,爱上“云端学”。

五、思政热点与志愿服务融合

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很重要的思政学习方式。依托学校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学生做红色讲解员、樱花节大使或者“小农夫”,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让思政资源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

例如,帮助革命老兵整理房间、清洗厨具、管理花草,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重温党史故事,教会学生感恩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厚植家国情怀。

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紧扣时代主题,促使融合过程灵活生动、教育无痕,使小学思政教育更富生活气息、更具感染力。

猜你喜欢
研学志愿思政
以志愿,致青春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被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