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入中考形势下的美术课堂探究

2022-06-02 14:24吉晨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互动教学初中美术

【摘要】江苏扬州美术学科已于2019年正式加入中考,新形势下的美术课堂在复习阶段由于每节课时长的关系,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总复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需要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要有针对性的根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去复习。

【关键词】初中美术;互动教学;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5-068-03

【本文著录格式】吉晨.基于加入中考形势下的美术课堂探究——以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下册复习课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5):68-70.

以下笔者就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美术书为例,进行一系列关于复习课堂的研究。传统美术复习课堂是以章节板块的形式进行复习的,每一章都有一个主讲的板块内容。笔者在这里进行主观优化总结,将一些知识点进行优化归纳。比如书中有很多涉及到扬州本土地方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各个章节中渗透的。在复习课时,笔者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在课堂讲授时有意识的将扬州美术地方文化提炼出来,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课中可以找到归属感,有一种熟悉感,寓教于乐,建立课堂氛围的默契感。因为课时的限制原因,一个班一周只有一节美术课,有的时候学生不能很清楚的牢记每一个琐碎的知识点,就需要老师采取启发式互动教学模式进行复习课的讲授。以下便是笔者基于新形势下美术加入中考的复习课堂教学的实时情况反馈以及一些探究。笔者将从以下三点进行展开。

一、扬州地方文化知识点的探究

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扬州美术加入中考的前提下,突出扬州本土地方历史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扬州自古以来就以玉器、漆器最为著名,所以笔者在向学生讲授玉器、漆器相关知识点时,结合地方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扬州地方文化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并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关于在扬州出土的《错银青铜牛形灯》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笔者在上课时是这样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首先《错银青铜牛形灯》是我们八年级下册美术书的封面,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能当教科书封面的作品肯定是有其不一样的地方,《错银青铜牛形灯》到底在哪方面显示出它的特别之处呢?”因为是复习课,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学生可以回忆出《错银青铜牛形灯》在造型上的别致。首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头牛造型的灯,这种样式是具有极强的装饰性美感的,牛的身体作为灯的底座就会给人以一种是非常稳健的感觉。当人们点燃灯盏里的蜡烛,就会产生大量的烟体,这些烟体再通过烟管传递到金牛的腹部,牛的腹部再存放一定量的水,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定过滤烟垢的作用。在那样一个经济生活条件都不发达的年代,先贤们可以设计出这种集造型艺术与环保功能与一体的青铜灯,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这真是一件集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作品。笔者继续总结:“以上就是《错银青铜牛形灯》可以作为八年级下册封面的理由,当然它还有一个更加为我们扬州人为之骄傲的理由,这件可以被称为工艺美术雕塑典范的作品正是出土于我们美丽的扬州甘泉,作为才加入扬州市中考的学科,学科检测时肯定会较多比重地渗透我们本土文化的精髓的,所以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通过笔者和学生关于《错银青铜牛形灯》相关知识点的互动,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地记住《错银青铜牛形灯》的相关知识点。

(二)关于瓷器

想要快速地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去当地的博物。笔者很自然地进行了下面话题的引导:“同学们去过扬州博物馆嘛?大家知道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吗?虽然我们的书本上没有提及,但是大家作为扬州人一定知道,它就是《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笔者认为即便书上没有提到,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内容,对于接下来讲解瓷器的内容相当有必要。笔者紧接着开始阐述宋代的瓷器,宋代瓷器在中国整个陶瓷史上处于一个高度繁荣和发展的阶段,此阶段占有相当特殊的地位。除了会有专门替皇宫贵族烧制的瓷器外,民间对陶瓷的需求量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陶瓷的生产遍及全国,在海内外也享有超高人气,有哥、汝、官、定、钧五大名窑。我们所熟知的青花瓷就是汝窑的代表作品,汝窑的开片样式多为细碎型,瓷器外包裹的淡淡的青绿色让人观之心情舒畅,犹如雨后的蓝天般美好。笔者在授课的时候,播放了周杰伦的《青花瓷》,寓情于景让学生感受青花瓷的魅力。正如周杰伦唱的《青花瓷》那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般的诗意。值得同学们注意的是,早期汝窑外观具有装饰性的图案并不多,但却存在独具特点的气质之美。后期汝窑开始慢慢加入图形以及花纹图案,就有了一定的装饰性,具有了一定的形式美感。整个胎体呈现出白色的釉质瓷器是定窑的代表作品,设计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样式也非常繁多,《孩儿枕》就是其代表作之一,笔者在讲授时将图片直接展示出来,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点的认同感,学生会觉得《孩儿枕》里的小孩形象刻画的极为生动,造型也非常具有特色。官窑的出现主要是为宫廷服务的,烧制的瓷器大多数都流入到皇宫贵族,胚胎纹样多为冰裂纹样式开片,釉色以粉青色为主。哥窑主要属于民窑,开片样式较小,裂片独具特点。钧窑在宋代的名气很大,但是在书本上的文献记载比较少。颜色非常丰富,是极富装饰性美感的名窑。

(三)关于扬州园林

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美术书主要是以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点展开的。扬州本身也是以园林著称的一个城市,所以有关扬州园林的相关知识点:个园的相关知识点也是需要同学们熟知的。

提到扬州园林,不得不提到个园,个园是以竹子和石头闻名的。笔者在讲授此知识点时,需要向学生重点强调个园中的“春、夏、秋、冬”四景,关于怎么具体去区分个园中 “春、夏、秋、冬”四季假山景观的主题园,需要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去理解。身在扬州,同学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个园中的景色,具体分析的时候也要注意区分。园林设计者在设计时,就结合了四景的特点去分析造林。笔者引导学生再次具体来看一下四景:夏景中,小亭子前面有一片荷花池,荷花池中点点荷叶,让我们想到了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场面,所以夏景的识别度在四景中还是非常高的。笔者引导学生看秋景,红枫与假山遥相辉映,浓浓的秋色遁入眼前。冬景,当同学们看到这张图片时,大家就能明显感觉到绿色的植被的变少,满眼尽是在寒风中毅力的假山石,顿时能感受到冬天的瑟瑟寒风,萧条寒冷的样子。剩下来的春景,满眼绿色,充满无限生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了解四景的特色,也便于学生轻松掌握关于个园的相关知识点。

(四)关于扬州八怪之郑板桥的画

笔者向同学们展示郑板桥的《兰竹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传统地方文化。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古扬州一直作为重要的交通文化枢纽,经济文化产业都十分发达。古扬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云集了各家各派。其中,“扬州八怪”的艺术更是极具特色。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代表画家,尤为著名。笔者在讲授郑板桥的《兰竹图》时,要着重联系郑板桥的生平来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画中所蕴藏的深刻要义。

郑板桥的一生可谓历经坎坷,早年仕途不顺利,政治抱负理想也无处施展,丢官后带着无比失意的心情来到扬州,以卖画为生。在此期间,郑板桥创作了《兰竹图》,《兰竹图》的画面几乎用大半的篇幅来描绘竹石、兰草,悬崖峭壁上的颗颗兰竹用淡墨的形式慢慢皴擦晕染,给人以清风傲骨之气。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特点,以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很轻松的描绘出挺拔俊秀的竹子,感受画家的绘画语言。郑板桥通过墨色的浓淡关系展现出竹子的前后关系,似乎竹子也赋予了人一样的气节。画面中左下角的位置,几行落款也是恰到好处,从布局上看,使得整个画面的空间关系达到完美的状态,从书法角度去欣赏,也让人赏心悦目,给人们以优美的书法感受。

郑板桥在扬州八怪中属于第一类画家:有相当高的学问,郑板桥也是很早就进入到官场生活中,但是由于官职不大的原因,使得他们在官场上并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非常的失意,所以迫不得已来到扬州以卖画为生。郑板桥深深体会这种不得志的感情,并将这种情绪全部投入到他的无限创作中去。不难发现,在郑板桥所作的“四君子”题材中,表现的并不是一种温文尔雅的形式,而是充满了一种非常霸气的画面氛围。

二、关于画作

(一)中国画之《出水芙蓉图》

中国花鸟画正式成为独立的画科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唐朝的迅速发展直至宋朝已经有了相当大的飞跃了。笔者在这时提醒同学们,初一美术课时就曾学过的知识点:在讲授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时就曾说过:“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感受过黄筌和徐熙不同画风的特点。到了宋代,花鸟画技法日趋成熟,人才辈出,呈现出的画风也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加之宋朝的统治者赵佶又是一位极为重视绘画发展的皇帝,大力鼓励绘画创新,宋代的花鸟画可谓是到了全方位发展的地步。

了解工笔画的发展过程,笔者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宋代小品代表作《出水芙蓉图》。为宋代吴炳的作品,作为南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工笔画,它的绘画风格延续了北宋时期的工笔花鸟画。画面展现的是一朵清新雅致的荷花,设色淡雅,但是整个画面却流露出一种饱满的感觉,突出展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也是画家高洁情操的体现。荷花的下方有几株荷梗,配以几片荷叶,有一种从画面流露出来的沁人心脾的感觉,这正是南宋画家技艺高超和笔墨合一的完美体现。

(二)西方绘画之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文艺复兴主要是指十四至十六世纪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然后遍及到整个欧洲的一次文化变革,在此期间,出现了三位卓有成就伟大的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达芬奇堪称是艺术史上的一个全才,他不仅在绘画上卓有才能,在军事、水利方面都有卓著的才干。可以说,达芬奇的艺术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鼎盛时期的代表,他的才能是多方多面的。达芬奇早年在佛罗伦萨时就学习了很多有关于绘画的技巧,甚至还做了很多与科学相关的研究,可谓是一个全才。多媒体现在展示的就是他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在创作这幅画时并没有直接采用《圣经》里展现的场景样式,而是把这个场景直接放到当时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中去。这样的构思在当时还是很少见的,更体现出达芬奇惊人的创新能力。

这幅图将窗户的边线一直延长,最终都相交于耶稣的额头上,采用的是典型的焦点透视。《最后的晚餐》整幅画面展现的是耶稣和他的十二位门徒在一张长桌上一起共进晚餐的场景。在此过程中,耶稣对着众门徒说了一句“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 。此画就是反映这句话,话刚落音,十二个门徒的表情,或紧张、或激动、或吃惊、或平静,门徒们表情各异,达芬奇仔细分析各门徒的表情,并将神情加以刻画,精彩再现了当时的场景,也使得这幅画至今都在被后世们所推崇。

米开朗基罗早年在著名的“美第奇花园”接受艺术熏陶时,就已经展现出不凡的艺术修为。他不仅在雕塑方面有着丰富的艺术实践且卓有成就,在绘画方面也展示出极为强烈的个性特点。或许是受到他在雕塑方面的影响,米开朗基罗在表现人体时喜欢表达富有肌肉感的体魄,而且不管是在表现男人体或是女人体,透过他的画面都可以感受到肌肉的碰撞,强烈的肌肉紧张感充斥着整个画面,给人以震撼的艺术效果。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时,就特意展现出《最后的审判》两张放大截图,一张男人体和一张女人体图片,笔者是这样问学生的:“请大家来看看米开朗基罗在塑造人体时有什么特点?”学生很自然的就会发现:米开朗基罗塑造的人体特点:“女人体表现的像男人体一样结实有力。”不管是男人体还是女人体,都肌肉感十足,展示具体的两幅画也加深的学生的印象。

如果说米开朗基罗表现人体时是采用充满碰撞的肌肉感来展现,那么拉斐尔则是如优美地诗一般来刻画人物。拉斐尔在描绘女性柔美形象方面卓有建树。他的代表作品《西斯庭圣母》,拉斐尔在表现圣女形象时并不是描绘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而是塑造了一位平凡妇女的形象,充满了温柔的气质,整幅画面充满了平静和庄重的氛围。

三、关于陶器知识点的探究

到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出现了三大陶器类型的代表作。笔者开始逐一介绍。彩陶旋纹双耳瓶:这件器物是马家窑类型文化的经典代表作品,双耳以及尖底的造型正是先人们劳作时智慧的充分体现,其中,纹路的表现也是极为富有运动感和装饰性的。黑桃高脚杯:虽然这件器物没有采用彩绘的形式来表现,但整个器型的颜色却显得极为古朴单纯。上课时笔者向学生抛出问题:“为什么这件陶器的颜色会这么深呢?”学生们会开玩笑地说:“熏的!”“对,很好!陶器在烧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体,烟里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碳,本身碳分子又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周而复始,反复烧灼就使得胎体的颜色非常的深,黑的像碳一樣。”在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交流中,同学们也会加深对黑桃高脚杯的理解。温酒陶盉,笔者首先开始总结:“它的设计本身就是非常的有特点,陶器下方像是有三只脚一样牢牢的站在地面上,大家猜猜它的用途?”学生:“看它的名称就知道它的用途了,温酒的。”同学们总结的很到位。通过以上笔者和学生的共同总结,让学生又一次的加深对新石器时代三件陶器代表作的认识与理解。

四、结语

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将美术知识教授于学生,并且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在轻松的氛围下记住有关的知识点是每一位美术老师所追求的。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去营造。

参考文献:

[1]陈通顺.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吉晨(1988-),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学美术教学。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互动教学初中美术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