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2022-06-02 04:13邵娇娇
花卉 2022年10期
关键词:层次感灌木乔木

邵娇娇

[中海宏洋地产(银川)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200]

0 引言

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自身居住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导致居住区的园林绿化工程受到了高度重视,因此,完善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工作,不仅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更是为了促进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实际绿化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种植花草树木,需要对植物选择、配置进行仔细研究,并按照相应的原则标准进行绿化,只有科学合理选择、配置绿化植物,才能有效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环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1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的指导原则

1.1 生态原则

在居住区内设计绿化植物不仅能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还能促进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选择和配置绿化植物过程中,应遵循生态原则,利用绿化植物实现改善空气环境、排污降噪、杀菌防尘的绿化目的。为了使绿化植物在居住区充分发挥生态功能,需要采用有效措施保证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具有科学性和安全性。绿化植物选配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植物群落的层次感、植物材料的丰富多样性、植物配置的适宜性,这就要求选择绿化植物的品种应丰富多彩,绿化植物的配置应错落不一富有层次感,而且还应按照当地气候和环境选择适合生存的绿化植物;选配安全性要求绿化植物无毒无害、根茎没有针刺、飞絮和落果较少、对环境没有污染。一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味和粉末有可能对人体造成直接的伤害,比如毒麦、豚草有可能导致人体出现鼻炎、休克等情况;瑞香科植物有可能引发皮肤不适症状[1]。

1.2 人本原则

在对居住区绿化植物进行选配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此项原则不仅是植物选配的基础,也能体现出选配工作对居民的一种关爱之情,突显了人性化的特点。在绿化植物选配过程中,需要注重植物的艺术性,这样能够提高绿化植物搭配的美观性,同时还可在其中应用绘画艺术,增强绿化植物的多样性,注重绿化植物的形态、色彩、线条搭配变化,尽量选择形态优美、颜色丰富、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另外,还要按照冬透夏荫、春绿秋黄的规律选择,这样能够体现出绿化植物和季节的协调性。选配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实用性,将人体工程学、行为学和心理学作为选配依据,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选配,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居住活动需求,还能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2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具体选择

在选择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植物时,需要充分考虑居住区室内的采光条件和通风情况,并以此为根据,结合绿化植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是否满足绿化植物的生长要求,以上条件缺一不可。通常情况下在灌木、乔木、立体植物和花卉这几种类型中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居住区的绿化空间有限,这就需要根据植物的体积设置合理的间距,从而有效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环境应用率[2]。

2.1 树种选择

树木是居住区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植物,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了解各类树种的生长需求,还要结合居住区的环境条件进行考虑,并依据考虑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树种,这样能够使居住区的室内具备较好的采光条件,并保证室内的通风效果。另外,还需要考虑树种是否容易出现虫害等情况,尽最大程度延长树种的寿命,以此来保证居住区的绿化环境。根据相关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绿化占地和居民楼的间隔不能低于20m,对于在生长过程中有绿叶情况的树种,其和居民楼有窗户的一侧间隔距离不能低于5m。综合以上情况,在居住内种植较多的树种有桂花、银杏、香樟等,这些树种对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人们的居住水平。但是在选择主干大乔木的类型的树种时,尽量避免杨树、柳树、法桐等,这些树种极易产生飞絮,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

2.2 花卉选择

为了增强居住区园林绿化的丰富多彩性,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花卉,在选择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花卉的欣赏价值,还需要考虑其是否具有公益价值,另外,还需在绿化区域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种植。所选花卉一定无毒无害,否则容易带来安全隐患或者引起人体过敏,合适的花卉类型能够优化居住区的生活环境,使人们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提升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对营造和谐的社区居住环境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选择中层花卉植物时,可选择开花类植物,比如月季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它的花期较长,颜色艳丽且形态优美,将月季花种植在居住区极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不仅能调节人们的心情,还能有效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还需要选择生命力比较顽强的花卉,这种花卉养殖方法比较简单,适合粗放型的种植管理环境,有效节省劳动力,减少了日后的养护支出[3]。

2.3 灌木选择

在对居住区选择灌木类的绿化植物时,需要从整体效果进行考虑,保证灌木和整体园林绿化设计具备协调性。按照设计标准可知,灌木的种植需要和居民楼保持合适的距离,一般不能低于1.5m,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此区域的环境卫生,还能提高居民的活动安全性。在选择过程中,应确保灌木的生长条件符合居住区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同时还要依据园林设计标准进行选择,一定要选择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果木、无飞絮的灌木植物,比如瓜子黄杨的种植,它属于常绿灌木,喜光,较耐阴,萌生性强,较耐修剪。又比如卫矛的种植,它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酸性、石灰性和中性的土壤上都可以生长,具有较高园林观赏价值,可以营造出各种景观。另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警示牌、护栏等标识,减少安全隐患,为人们营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水平。

2.4 立体植物选择

在居住区的园林绿化区域,立体植物经常出现在居民楼的阳台、屋顶或者平台等位置,种植立体植物能够提升居住区的绿化率,极大的改善了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利用立体植物的生长特性,可在居住区的山墙和围墙等位置进行种植,比如爬山虎、蔷薇和五叶地锦等。爬山虎易打理,喜阴湿环境,但是不畏阳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蔷薇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较为悠久,色泽鲜艳,气味芳香,是香色并具的观赏花,可依附其他物体攀附成各种形态;五叶地锦可作为垂直绿化、草坪的材料,也作为地被植物进行装饰。另外,还可在居住区的小道和凉亭中搭建或者摆放小盆花木等,或者将种植方法简单、易打理的植物和花卉摆放在阳台上,使居住区的绿化富有美感,有效提高居住区景观绿化率。

3 住宅小区常见的植物配置形式

3.1 植物大小的配置

按照绿化植物的体积大小进行配置时,需要先确定较大乔木的种植位置,这是因为较大乔木会影响居住区的整体结构,而且配置是否合理也能直接决定绿化区的欣赏价值。在较大乔木种植完成后,则需要确定小乔木和灌木的种植位置,这类植物的种植能够完善较大乔木形成的结构,还能填补其中空缺的空间。从上述配置过程可以看出,在体积较大的植物配置完成后,需要用体积较小的植物进行完善,不仅能起到装饰点缀作用,还能突显出人性化的配置特点[4]。

3.2 组团式配置

在居住区的绿化植物中应用组团式配置手法,能够为居民呈现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景观环境,从而赋予绿化区层次感。在组团过程中,需要先对植物有充分的了解,比如植物的高度、形态、色彩、季相等,为后续的组团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国比较青睐层次感的组团配置方式(图1),此种配置方式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同时也能体现出组团概念,而国外更偏向于单一或者序列式的配置方式。组团式配置手法比较注重层次感,由高到低可分为5 个层次,即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多年生草本花卉层。其中,乔木层的树群能够呈现天际轮廓线,在绿化区中起到营造空间感的作用;亚乔木层则能将人们的视线聚集,从而形成绿化焦点;灌木层则能体现出整体绿化搭配的风格。在制定组团式搭配置方案时,需要考虑人们的体验感和植物的应用率,再考虑品种,不能由于配置过程中出现缝隙便随便选用一种植物种植,应协调好各类绿化植物的关系。另外,还需要考虑所选植物的常绿和落叶的比例,在配置过程中一定要包含常绿植物,如果乔木层选择常绿植物,那么亚乔木层可则选择落叶类或者开花类;如果亚乔木层选择常绿植物,大乔木则需选择落叶类,以此来保证冬天也能有绿化植物。

图1 层次感的组团配置方式

3.3 阵列式配置

阵列式配置也可称为带植,一般对绿化植物以多行多列或者一行列一列的方式进行种植,此种配置方式多出现在居住区的大道两侧或者规则式的广场周围,可用作园林景观的背景或者隔离措施。阵列式配置适合高密度的种植方式,从而形成绿化屏障。在种植过程中,可选择树冠形状比较整齐的树种,种植间隔需要根据树种和形成树荫的大小来决定。大乔木类绿化植物的间距一般为5~8m,中、小乔木需间隔3~5m,大灌木可间隔2~3m,小灌木可间隔为1~2m。

3.4 建筑与植物的配置

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可以保证居住住宅的建筑质量,但是也会让人产生生硬的感觉。因此,可将绿化植物和建筑物进行合理搭配,利用绿化植物的丰富多彩性和灵活多变性掩饰人工建筑的生硬感。比如,在居住区出入口区域,可将门的造型结构和绿化植物相互融合,以门作为植物配置框架,发挥绿化植物的装饰作用,从而打破门框线条的生硬感,赋予其生机。对于住宅之间的区域,需要根据住宅之间的面积、通风、采光等条件选择高度、大小、种类合适的植物,可将低矮落叶灌木、常绿球形植物和色叶小乔木组合到一起进行配置。比如可在丛植的贴梗海棠、紫薇或者大叶黄杨球中之中种植叶李、紫叶桃等,这样能够使色彩配置更丰富,富有多彩的层次感。为了使居住区的墙体不再单调,可以将绿化植物种植在墙角下,不但能弱化墙体的生硬线条,还能使墙面充满自然气氛。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建筑物和绿化植物的颜色搭配,如果墙面是黑色,则可选用白色的丁香花,这样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同时也能起到扩大空间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居住区的园林绿化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选择和配置绿化植物过程中,应根据居住区的气候、环境、采光、通风、面积等各种条件合理规划绿化植物的选配,从而为人们营造出和谐自然的居住环境。

猜你喜欢
层次感灌木乔木
低调下的奢华
妙手生画
深析乔木移植栽培技术
灌木丛
做最好的自己
找出犯罪嫌疑人
与世隔绝的人世
超级隐身术
简单的层次感
印花新鲜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