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德高技强”创新创业渔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2-06-03 12:07陈小江宋霖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陈小江 宋霖

【摘要】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为例,论述高职院校培养“德高技强”创新创业渔业人才的路径,提出应改革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组建“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搭建“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丰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实施方式、完善“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等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渔业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现代渔业 产教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6-0064-04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力争培养出敢闯、敢创、能创、会创的优秀人才。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引领,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三者协同共进,才能实现育人目标,提升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以未来水产养殖人才需求为参照,多方协同推进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水产养殖类“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现代渔业“德高技强”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推动现代渔业职业教育“双高”发展,助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一、改革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水产养殖行业特性,结合学院在区域和资源上的优势,我们对区域内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以企业对学生的素养要求和专业需求为依据,以岗位规范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明确专业与创业融合的岗位群,在此基础上对高职现代渔业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

根据渔业生产季节性、周期性强的特点,我们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安排,创新了“渔教同步、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5学期教学+1学期实践”模式调整为“工学轮动”模式,同时择优遴选一定数量的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前三个学期,学生在校学习基础理论,由合作企业的优秀企业家、创业者及一线骨干人员给学生授课,介绍水产发展的前景与形势、水产养殖的前沿技术、职场素养等,辅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指点学生明确就业去向;第四个学期,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水产养殖生产实习,了解养殖企业的生产技术、风险、财务、管理、成本、销售、服务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客户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目标管理能力;第五个学期,即水产养殖休闲期,学生返校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案例,并进行理论再学习,深化理论指导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第六个学期,学生再次到養殖一线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增强业务本领,并提高组织协调及管理能力。

二、优化“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对融合后的水产养殖岗位群进行典型任务分析,逐步构建分层分类、协同递进、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思政育人理念融入专业教学目标,并分解至各门课程中,精细校准课程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三者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机整合、深度融合。

先将专业课程内容重组为具体的创新创业项目,再将水产养殖生产中具体的工作任务嵌入其中,以团结协作、组织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等职业素养为主题,同时引入行业热点和社会时事,激发学生投身水产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并探索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驱动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掌握职业共通能力,在创新创业情境中获得水产养殖专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依据水产养殖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确定课程,包括《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饵料生物培养》《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池塘养鱼》等,积极融入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等元素,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行业精神,引导学生领会企业文化,辩证地看待专业发展史和行业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贴近市场前沿及专业岗位群的核心技术和管理技能。实时更新与开发契合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实战化课程,如《水产技术服务》《鱼类繁育实习实训指导》《河蟹养殖技术》《小龙虾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淡水虾养殖技术》等课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职业素质,使学生找到自身发展的基点。立足生产实践,将德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生产活动、宣传活动、培训活动和企业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完成企业项目,培育学生实事求是、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专注、踏实、严谨、团结等的优秀品质,实现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的升华。

学校优化“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从宽口径的就业领域进入水产养殖这一专门的就业岗位群,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水产养殖专业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全过程渗透,让学生能正确看待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进而把握机遇积极投身水产养殖行业,服务“三农”。

三、组建“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结合现代渔业专业群服务面向的岗位群,要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囊括专业导师、思政导师、企业导师、行业专家的多元育人教学团队,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选派12名教师轮流深入企业一线锻炼,充分了解企业岗位设置、养殖生产工作内容、实际操作流程、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以及用人标准等,提炼优秀企业文化,深入挖掘共性元素,将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学院还成立了“双师”工作站,聘请60名行业企业管理者、一线生产技术骨干人员担任创业导师并定期驻校,鼓励他们参与教师培训,学习教法和教学经验,拓宽教育知识面,共享思政教育资源。创业导师与学生深度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学习热情,学生在感悟优秀企业家的精神品质中,汲取精神养分,实现自我提升。校企承接科研、技术咨询、培训、设计等方面的项目,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专业实践项目,在促进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的同时,从生产到市场再到技术服务等各环节助推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1856727C-9B2A-4D8B-8173-E3726AD88D35

四、丰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实施方式

學院作为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员单位,组织完成了《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技术》《鱼病诊查防治馆素材制作》《观赏动物养殖创新实务》3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并开发了《水产微生物》《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业导论》《鱼类识别与资源调查》《养殖水化学》6门融入课程思政的在线开放课程,形成了移动课堂。学院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和集聚效应,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师课前发布任务,学生完成预习,教师根据反馈信息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为顺利开展教学做准备。为解决授课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根据学情运用案例式、项目式、研讨探究式、设计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还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现场解读指导实践项目,设立创新实践小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通过合作完成计划的讨论、制订、修订、实施,以及作出总结评价,让学生全面掌握水产养殖相关岗位的关键技能,并训练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育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对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课后,教师登录教学平台查看每位学生的详细数据,采取“一对一”模式给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料,同时布置相关作业,设计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调研,提高学生对水产养殖业的认知水平,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此外,通过团队合作研讨的方式强化学生复习效果,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同步提高。

五、搭建“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一)构建“前店”“后场”创新创业平台

学院创设了校内大学生创业示范店(启航水族馆),吸引合作企业直营店作为“前店”,江苏省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水产实训中心及校外企业生产基地等作为“后场”,形成了以教师科研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核心,骨干教师和学生专业社团为主体,“第一课堂项目化、第二课堂社团化”专业与双创教育融合的运行机制。学生在“后场”接受创新训练,继而进入“前店”开展创业实践,“前店”“后场”实现无缝对接。而定期举行的创业沙龙座谈又能使学生得到创业导师的指导,获得风险投资、技术、孵化等后盾支持,切实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素质。

(二)搭建校企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学院先后与北京生泰尔集团、大北农集团、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大集团开设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依托江苏省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江苏省渔业培训机构、泰州市农技协水产养殖专业委员会和水产科技服务团队等平台,学院全力打造水产疾病与水质调控团队、河蟹小龙虾生态养殖团队、现代渔业规划设计与咨询团队,并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关系,并签订了科技咨询服务合同。由教师带领学生对周边养殖户和企业门店开展水质分析、鱼病诊疗等技术服务,在科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增强了学生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大北农集团合作承办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万人计划“水产饲料与营养特训营”项目,学生进入企业接触最前沿最实用的生产技术,亲身感受工作氛围、了解企业发展愿景、接受企业优秀文化熏陶,极大提升了学生对水产行业的认知,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技能素质也得到了提升;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中国现代渔业职教集团主办的“我是新渔人”夏令营活动,参观渔企、走进渔村、体验渔市、挑战技能,真实的生产环境、市场环境给学生真实的职业感受,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组织管理以及营销决策能力,也增强了学生从事水产养殖创新创业的信心。

(三)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及创新创业比赛

学院每年都会组织鱼苗孵化大赛、水族造景大赛等技能比赛,以赛代训,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同时,学院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让学生熟悉创业方案,模拟实战,以赛促创,并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一定的创业经费和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学生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提高了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培养了投身水产服务“三农”的情怀。近三年,学院在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中牧杯”全国“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学生创意创业项目遍地开花。

六、完善“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在构建“德高技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方面,学院建立了专业与产业对接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与职业技能认证契合的专业课程标准、与企业各岗位管理规范融合的考核标准。同时,健全了与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学生发展质量学期报告制度》《学生课程单元学业评估实施办法》等多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由企业用人单位、学院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协同管理、实时指导、定期检查、及时反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了由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德高技强”创新创业型人才质量评价制度;以成果为导向,按分段培养、反向支撑、多元协同的原则修订了考核评价体系。学院深入分析课程所修订的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并进行分类分层,将细化分类分层的目标量化,分解到对应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中,从而确定教学各个阶段预期学习成果。基于确定的预期学习成果制订课程的目标,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督导检评、企业自评、校企互评等校企协同、多方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统计分析学生目标达成度、数据记录和评价结果,多维度、多元化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技术技能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学院紧跟我国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纵深融合的方法,通过校企合作,构建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德高技强”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学院将结合水产养殖新业态,不断改进和完善“德高技强”的“双创型”渔业人才培养路径,给水产养殖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为我国渔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徐杰.“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

[2]李斌,陶敏,徐丹丹,等.地方本科院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0(34).

[3]任苗苗.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7).

[4]滕跃民,许宇飞,方恩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系统化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20(7).

[5]李微,孙义明,张长江.协同育人视域下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20(11).

[6]王春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2).

注:本文由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苏教师〔2018〕12),系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2017Ⅲ-804)、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思政”专项课程建设项目(202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改研究项目(JYYB202104,JYYB20211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小江(1981— ),重庆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专业教育教学;宋霖(1988— ),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专业教育教学。

(责编 蒋海兰)1856727C-9B2A-4D8B-8173-E3726AD88D35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