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ACK框架的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2022-06-03 20:39陶艳玲张淑芝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

陶艳玲 张淑芝

【摘要】本文基于TPACK量表,对广西某高职院校在职教师TPACK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找出造成高职院校教师TPACK各维度能力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实施信息化教学培训工程、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打造信息化教学工作坊、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练兵、完善信息化教学考评等对策,以期促进高职院校教师TPACK能力提升。

【关键词】高职教师 TPACK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6-0142-04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发展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为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多年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高职院校仍未形成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体系。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教学由线下转为线上,教学环境的改变与重构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显示,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等是影响高职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下,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顺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TPACK理论的内涵

1986年美国教学研究专家舒尔曼提出由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学科教学知识(PCK)三部分组成教师知识结构体系。2005年科勒和米什拉在舒尔曼PCK框架基础上加入“技术”要素,正式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知识深度融合的整合技术学科教学知识框架(TPACK),将教师知识结构体系由三种知识扩展到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七种知识(见图1)。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基于TPACK框架下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TPACK框架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围绕教师专业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等内容,对广西某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进行调查,摸清该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现状,探讨提升高职教师TPACK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问卷分为四个部分:基本信息、应用意识、应用态度及TPACK量表。问卷使用最广泛的TPACK测量工具——施密特设计的TPACK量表。研究使用了该量表涵盖7个维度且最有代表性的23个问题。TPACK量表根据李克特量表设计,选项有“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分别记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能力越强。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调研时间为2021年4月至6月,调查对象为广西某高职院校在职教师,通过问卷星、学校教职工交流群及微信朋友圈等途径进行调查问卷发放。本研究总共回收问卷25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合格样本249份,有效率为99.6%。调查数据使用WPS2020版、SPSSAU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本研究用SPSSAU工具对回收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见表1)和效度分析。信度分析用于研究定量数据(尤其是态度量表题)的回答可靠准确性,本研究问卷的信度系数值为0.924,大于0.9,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效度研究用于分析研究项是否合理及有意义,效度分析使用因子分析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结果见表2),KMO值为0.907,KMO值大于0.8,p值为0(p<0.05),说明研究数据效度好。

三、研究结果

(一)样本信息

本次研究调查对象为广西某高职院校的在职教师。从性别、学历、教龄、职称等方面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具体结果见表3。

数据显示,性别上,超过五成样本为男性,女性样本的比例是48.19%;学历上,超过五成的样本为“大学本科”,接下来是“硕士研究生”样本,比例为48.19%;教龄上,“10年以上”的比例占42.97%;职称上,有超过四成的样本为“中级职称”。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教龄、职称等结构比例与该校总体情况基本一致。

(二)信息化應用意识

主要是了解调查对象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认识程度。调查统计显示,调查对象中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学有帮助的占98.8%。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习目标实现”“改变教学方式”“对学生实习实训的帮助大”的认同率分别为91.97%、93.58%、86.74%。该数据表明,高职院校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信息化应用意识比较强,但有13.26%的人认为信息技术工具对学生实习实训的帮助一般或比较小。作为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重要途径,应重点关注和推进实习实训与信息化融合。

(三)信息化应用的态度

教师乐意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比率为93.57%,由于“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为65.06%,因“学校统一要求、为参加公开课或精品课程建设等”应用的教师为30.12%,出于“个人意愿”应用的教师仅为4.82%。数据表明,大多数高职教师出于教学需要和学校要求等因素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加上自身缺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易出现为了完成任务或应付考核,而采用“PPT+投影+讲授”为主的信息化教学课堂“粗加工”模式,而未能将慕课、微课、网络公开课等优质数字资源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课堂效果欠佳,这反过来又影响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四)TPACK应用现状

1.高职院校TPACK现状

本研究问卷所采用的李克特五级量表调查数据(见图2)显示,该校教师TPACK各维度的得分平均值处于1.75~2.10之间,总体偏向“不同意”和“不确定”,该校教师的TPACK水平较低,致使该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全国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数量少、等次低、国家级精品在线资源获得认定率不高等。根据统计结果,该校教师TPACK能力七个维度的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为:TK>TPK>TPACK>TCK>PCK>CK>PK。技术知识得分最高,教学法知识得分最低,这表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能力亟须提升。

2.TPACK各要素在人口学变量方面的差异分析

(1)性别在TPACK能力的差异分析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去研究性别在CK、PK、TK、PCK、TCK、TPK、TPACK这7项能力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男女教师对CK、PK、PCK、TCK这4项均表现出一致性(p>0.05),对TK、TPK、TPACK这3项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女教师的TK、TPK、TPACK均值高于男教师。这是因为女教师的应用态度更积极、参加信息化培训和比赛的频次均高于男教师,所以技术知识比男教师更扎实。

(2)教龄在TPACK能力的差异分析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去研究教龄在CK、PK、TK、PCK、TCK、TPK、TPACK这7项能力的差异性,统计显示,教龄对CK、PK、PCK、TCK、TPK、TPACK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教龄对TK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F=6.743,p=0.000),有着较为明显差异的组别平均值得分对比结果为“6~10年&gt;10年以上>3~5年>1~2年”。由于81.12%的调查对象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新入校的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融合上,技术知识较为薄弱;教龄10年以上的资深教师侧重对学科教学知识的融合与运用,对新技术学习兴趣有所下降,参加培训和比赛的频次较少,技术知识更新较慢,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有所欠缺;教龄6~10年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知识,同时处于职称职务晋升、个人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积极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培训及较高级别的信息化教学大赛,及时更新技术知识,故技术知识最丰富,TPACK综合能力最强。

(3)培训在TPACK能力的差异分析

本次调查中,“参加过技术培训”的教师占比为80.72%,但是“近两年参加过的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的培训次数”为0次、1次、2次、3次以上的分别为43.78%、38.15%、12.05%、6.02%。统计数据显示,培训对TPACK、TPK、TCK、PCK、TK、PK、CK均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参加信息化培训的频次低、人数少,对TPACK能力提升效果不大。

四、对策建议

(一)“分层进阶”实施信息化教学培训工程

本次调查数据表明,不同教龄教师的TPACK水平各不相同,而参与频次低、针对性不强的培训项目对高职教师TPACK能力提升效果并不大,因此要开展分层次、针对性进阶培训。调查数据显示,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关键因素是“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73.09%)、“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71.89%)、“新教学理念”(68.67%)及“信息化教学设计”(65.46%),因此,高职教师应从上述方面开展培训。针对1~2年教龄的教师,可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工具应用、课件制作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等内容培训,人均30学时以上,着重提高技术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水平;3~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信息化实训教学培训,人均30学时以上,逐步提高其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水平;6~10年教龄的骨干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學资源开发与应用、信息化教学比赛能力提升等培训,人均24学时以上,提高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教龄10年以上的资深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工具软件技术等培训,人均18学时以上,及时更新技术知识。通过开展层次分明、内容精准的高频次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强化教师创新意识,逐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

(二)“外引内培”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第一,研究制订《高职教学数字化课程资源认证实施方案》,实施“一人一优课”打造计划,鼓励高职院校设立优课建设专项资金,按A、B、C三个等级打造信息化教学优课,分别对应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在线课程标准开展建设。根据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等课程属性先后开展优课建设,优先实现专业课数字资源全覆盖,分批次对全校的数字化课程资源进行认证和分类资助。第二,通过“校企联合、共建共享”实训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生创设虚拟逼真的工作场景,打造校企合作线上教学模式,推进实习实训与信息化融合,提高教师信息化实训教学能力。第三,引进国内外高职院校优质在线教育资源,采购超星尔雅、爱课程网(中国大学慕课)等优质课程,通过“外引内培”方式集聚优质在线资源,提升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并探索和研发云端教学平台,实现所有课程在校内开放共享,利用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多措并举”打造信息化教学工作坊

鼓励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坊系列活动。第一,成立信息化教学名师工作坊,遴选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精品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领域有突出成果的校内外专家,牵头成立信息化教学名师工作坊,创建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主要承担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培养信息化教学技术能手、打造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等建设任务,为学校信息化人才培养和信息化教学成果培育提供孵化平台。第二,开展“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研修活动,围绕信息化教学技术及教学改革相关主题,如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移动学习手机App、微课与慕课制作、混合式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热点等,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沙龙、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信息化教学节、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工作,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和现代教学技术运用技能,推动课堂“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施。第三,举办“信息化教学大师讲堂”活动,定期邀请国内外信息化教学领域知名专家担任讲座嘉宾,开展信息化教学主题讲座、实践操作、作品制作、经验交流等活动,让教师掌握先进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方法和技术。

(四)“赛节并重”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练兵

学校可定期举办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节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技能练兵的平台。技能大赛方面,高职院校应建立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信息化教学竞赛机制,制订信息化教学大赛实施方案,出台信息化教学大赛奖励办法,将教学竞赛融入教师培养体系。通过各级各类竞赛,为高职院校教师搭建教学技术交流和技艺切磋的平台,借助教育技术领域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有益展示,从信息化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微课制作等方面促进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创新学校的技能节,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教师技能节活动,通过开展教学示范课、教学创新评比、教学专业发展沙龙等活动及举办教育教学改革专家论坛等一系列措施,同时以设立信息化教学创新奖、选拔信息化教学技术能手等方式选树典型,创建“教学节”品牌,在校内营造“重教、乐教、善教”的教学文化氛围,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热情。“分层进阶”的教学竞赛机制、“多元创新”的教学技能节活动不仅能为教师提供技能练兵、专业成长的平台,而且能与其他院校进行比较,也能让校内教师相互比较,从两个方面了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进而聚焦“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效果,着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五)“综合评价”完善信息化教学能力考评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围绕“评价什么→谁来评价→怎么评价”这条主线,实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考评。第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指南结构图,结合院校特点,从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4个维度制订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TPACK知识框架细分出TPACK、TPK、TCK、PCK、TK、PK、CK 7个二级指标,据此将《指南》中与高职院校教师特点相吻合的三级指标纳入体系,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确定参与评价主体。教师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学管理人员转变为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同行、督导和社会共同评价,既能客观反映被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整体情况,又能全面评价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水平。第三,完善评价方法与手段。教师通过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进行自评,学生依托青果系统、职教云平台对教師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化教学材料检查进行评价,同行和督导通过听课进行评价,以及通过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形成社会评价结果。“六位一体”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将教师教学评价由期末定期进行的结果性考核评价,转变为过程性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使评价更全面、有效。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将不断变革与重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在这场变革中起着关键作用。高职院校教师要根据教育信息化目标的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及时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技术和知识素养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互联网+教育”良性循环发展。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广西教育基本建设研究专项课题立项一般课题“‘教育新基建’视域下广西高职院校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研究”(2021ZJY1941)、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双高计划’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开发”(2022KY1411)、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校级立项项目“基于TPACK框架的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20-JGB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陶艳玲(1988— ),广西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张淑芝(1983— ),广西柳州人,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浅谈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效率的措施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