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交融提升研究生科学写作能力

2022-06-03 14:04李佳斌许国强
关键词:教学创新高等教育

李佳斌 许国强

摘    要:为探索提高研究生科学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文章对苏州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的科学写作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就反馈的共性问题开展“高级科学写作”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创新,在课程实践基础上总结出几点建议,包括开设和优化科学写作课程、强化科学写作训练、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加强导师在科学写作中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教学和实战训练的融合,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写作;教学创新;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6-0059-03

科学写作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工作中,科研人员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各种类型的科学写作,如撰写研究计划、进展报告、学位论文、研究论文、项目申请书、会议论文、科普论文等。科学写作的核心目的是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同行间的沟通交流,既呈现研究成果的价值,也反映科技发展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不断创新并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个人而言,科学写作是对自身开展科研项目的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对研究思路的整理和及时纠错,往往具有指导性作用。

博士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和人才储备,其对科学写作的认识及能力在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良好的科学写作能力是博士研究生作为未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科学写作能体现其对本领域研究方向的宏观把握程度,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客观的务实作风。教育部于2019年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也要求将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尽管科学写作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相比,科学写作的培养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能力提升不显著等问题。因此,深入了解研究生的科学写作能力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研究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重要且现实的问题。

一、博士研究生科学写作能力与训练的现状

科学写作不仅是博士研究生所需培养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教学难题。主观上,相比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验技能的培养,科学写作缺乏成熟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教学难度高、所需时间长、短期效果不显著则导致教师和学生“畏难不前”,在意识和行动上均缺乏重视。客观上,大部分研究生就读期间研究成果有限,锻炼科学写作的机会少,实践机会的缺乏导致博士研究生的科学写作能力难以显著提高。

为了解博士研究生的科学写作能力及训练现状,笔者对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展了有关科学写作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9份。尽管本次问卷调查范围有限,但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是博士研究生科学写作能力培养的共性问题。问卷反馈的主要共性問题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七个方面:(1)开展完整科学写作的频次低。超过1/3的调查对象(38份)没有发表过科技论文,且部分在其研究生时(18.3%)参与的已发表或待发表论文由其导师撰写。在其他类型的科学写作方面,超过一半的博士研究生没有撰写过项目申请书或研究计划。(2)绝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对科学写作的感受并不愉悦,存在迷茫或畏难情绪,写作效率低且质量差。(3)在授课前,部分博士研究生不清楚科技论文的基本构成和发表流程,近1/3学生不清楚论文中心论点的要求。(4)对于构成论文的基本模块在整体写作中的重要性和写作顺序并未形成统一认识,且缺乏实战训练。(5)在文献阅读或写作上过于关注研究数据,缺乏对论文逻辑的思考,倾向于简单罗列数据,难以形成论文之“论”。(6)缺乏科学写作教学与指导。尽管几乎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博士研究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科学写作课程,但其中有超过2/3的博士研究生没有相关课程的学习经历。另外,在课题组组会上很少学习论文写作,超过80%的研究生从不或仅偶尔进行写作学习,近2/3的导师从不或仅偶尔指导研究生或与其分享论文写作经验。(7)约2/3的研究生认为自身的英文水平并不能达到SCI论文写作的要求。

二、结合理论教学和实战训练提升研究生科学写作能力

面对博士研究生科学写作能力的现状,笔者所在团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探索,并结合学生对写作能力的需求,在实践中对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如何有效提高研究生写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开设和优化科学写作课程

鉴于大部分研究生并没有科学写作课程的学习经历,笔者所在团队面向生物医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了必修课程“高级科学写作”,在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

首先,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本课程由写作经验丰富,论文发表数量多、质量高,且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授组成授课团队。大部分授课教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有丰富的论文发表经验,撰写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论文,且有多名教师兼任SCI期刊杂志社主编、副主编或编辑,参与杂志社决定是否对论文送审、审稿后是否录用等多个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团队避免教条式授课,以自身经验和实际案例开展教学。

其次,开展模块化教学,拓展教学内容。为避免每位授课教师讲座式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课程被分成多个模块,包括实验记录和实验进展报告的撰写,科技论文解析,论文图像处理与整理,论文写作、投稿、修改和清样校对,英文写作和润色,基金申请书和科研项目计划书撰写等,并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分别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细致深入的教学。如在论文写作、投稿和修改部分,以从事科研工作所需的基本科学写作能力培养为目标,安排了资深教授、杂志主编或编委进行授课,对SCI论文的题目、摘要、引言、结果、讨论、方法、作图、图例、参考文献等基本要素进行深入剖析,根据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的写作顺序对每一部分采用实例说明,并对学生进行改写论文摘要与酝酿论文标题的训练。

最后,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完成一份科研项目计划书的撰写。在撰写之前,授课教师给出明确的撰写提纲,从课题的选择、计划书摘要、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创新性、前期数据、参考文献等方面分别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提供一个项目书撰写后需要核查的清单。在学生完成项目书撰写后,分组进行课堂汇报和讨论,通过师生问答及教师点评进一步掌握科学写作的逻辑和策略,认识科研项目计划书撰写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并进一步完善项目计划书。这一训练为学生后续基金申请书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此外,笔者还邀请资深编辑等校外专家从编辑、审稿人和读者的角度分析科学写作的要求,并讲授论文写作、投稿、评审、修改等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邀请国外资深教授或杂志社语言编辑对论文写作中的语言应用、英语写作技巧进行指导。

在完成该课程教学后的问卷调查反馈中,近80%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该课程,尤其是研究计划撰写和分组汇报指导等模块,对其课题研究和科学写作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加强科学写作的实战训练是提高科学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基于以上的效果,笔者认为该课程的内容也可拓展到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從而锻炼各层次研究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探索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科学写作教学方式

相比于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科学写作缺乏成熟有效的教学体系,难以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不易掌握、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的问题。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思考与创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凝炼科学写作的基本逻辑或模板,探索便于学生掌握的实用策略。例如,在引言的写作中,笔者提出“六段论”的写作模板:(1)简明扼要的研究背景。(2)基于背景提出科学问题。(3)归纳总结已有研究工作。(4)凝炼前人研究的不足,提出当前的挑战。(5)面对不足和挑战提出本文工作。(6)本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模板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科学写作,还可用于文献阅读与汇报以及研究课题的总结整理,学生也能较容易地掌握这种写作逻辑。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技论文解析、实例分析、正反面范文对比、论文修改训练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其写作能力。

(三)强化科学写作实践

在109份问卷调查中,绝大部分(70.6%)博士研究生认为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是“完成一次论文写作”。然而,科学写作实践是研究生培养中普遍被忽视或训练机会较少的环节。客观上,研究生往往需要且更愿意在专业知识学习、文献调研和开展实验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大部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成果有限,缺少论文撰写的迫切需求和锻炼机会。主观上,博士研究生在科学写作方面缺少学习意愿,很少能主动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在写作教学中宜适当增加实践内容,以考核等方式督促其开展高质量的写作训练,从实践中掌握写作的要点和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高级科学写作”课程的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份完整的科研项目计划书,并在课堂上汇报,结合问答讨论发现共性问题和写作误区,教师进一步点评指导,使写作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必修课程中写作实践的考核和指导不仅使课程教学不再是“泛泛之谈”的理论学习,而且还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写作训练和实践机会。

(四)加强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科学写作的指导

科学写作能力难以迅速提高,需要日积月累和长期实践,仅靠一门课程的教学难以培养研究生科学写作能力。课程的学习更多地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写作的要素和基本要求,掌握科学写作的全貌和理论知识。在实践训练中,导师是帮助学生提高科学写作能力的关键力量。如前所述,大部分实验室很少在组会上开展科学写作学习和训练,但对新思想、新技术、新数据等更为关注,因而在文献阅读和汇报中普遍聚焦于“结果与讨论”等具体数据。导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思想上应以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为宗旨,重视对其科学写作的经常性指导和能力培养。(2)将科学写作融入博士研究生日常科研训练,如在研究进展或文献汇报中不仅要强调实验数据和结果,更要重视科学写作的指导,定期开展学习与讨论。(3)督促并指导博士研究生开展科学写作的实践。实践内容可以包括以论文或研究项目等固定格式撰写月度或季度汇报;撰写综述论文;研究论文先由研究生撰写初稿,导师进行指导,并参与修改;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项目申请书的撰写等。

三、结论

本文探索博士研究生科学写作的教学,通过对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科学写作能力和训练现状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存在写作能力普遍较弱,存在缺乏学习写作的主动性、教学和学习效果不理想、写作实践缺乏等问题。通过对“高级科学写作”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创新,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提高博士研究生科学写作能力培养的潜在措施,如开设和优化科学写作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写作实践、加强导师的指导等。提升科学写作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写作学习是未来提升科学研究的基础。在科学写作教学上,教师应积极创新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课堂教学、导师指导,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创造多样化的实战训练机会,结合理论学习和经常性的实践锻炼提升博士研究生科学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Grech V,Cuschieri S.Write a scientific paper(WASP)-a career-critical skill[J].Early Hum Dev,2018(117).

[2]李伟,李少斌.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之浅见[J].科技风,2019(2).

[3]黄早早,汪朦朦,李贺伟,等.关于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思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2).

[4]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EB/OL].(2019-03-04)[2021-10-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904/t20190412_377698.html.

[5]唐陆平,李紫元,梁伟燊,等.科技论文写作课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

[6]于立梅,李小妮,冯卫华.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J].山东化工,2019(19).

[7]李聪,肖辉.研究生科技写作课程教学研究与分析[J].科学咨询,2021(3).

[8]赵新艳,王舒钰,余义霞,等.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9(2).

[9]赵欣,王心怡,杨柳,等.医学研究生入学时论文写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华西医学,2021(6).

[10]王沛,杨润强,顾振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学,2020(1).

[责任编辑  韩晓雨]

收稿日期:2021-11-30

作者简介:李佳斌(1987—),男,浙江金华人,苏州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蛋白质化学合成及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苏州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高级科学写作”(202006)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高等教育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