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呈现与收编

2022-06-04 21:40王天雨武峻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6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王天雨 武峻

【摘要】作为舶来品,街舞自从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处于小众、地下、边缘的地位。直到2018年,优酷和灿星制作联手制作的《这!就是街舞》的播出,街舞文化才真正进入到大众视野,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媒介景观。本文以亚文化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这!就是街舞》这一现象级网络综艺节目作为个案进行研究,探究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风格呈现与收编。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街舞文化;《这!就是街舞》;收编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6.082

自2018年以来,街舞文化在网络综艺节目中全面爆发。优酷、爱奇艺相继推出了聚焦于街舞文化的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两档节目风靡网络,一时间内街舞成为了一种全民热捧的舞蹈形式。《这!就是街舞》连续推出了4季节目后,微博话题#这就是街舞#阅读量高达535亿,讨论次数达2.7亿。《这!就是街舞》第三季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定为2020年度优秀海外传播作品。可见,《这!就是街舞》俨然已成为口碑与收视双高的综N代节目。而街舞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网络综艺节目的创作中并非对其照单全收,而是通過收编手段净化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意义,在节目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将亚文化整合至自身框架。

1. 街舞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外在呈现

街舞,源自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黑人青少年,与DJ、说唱、涂鸦共同构成了“嘻哈文化”。这种来自社会底层的街舞文化,根植于亚文化群体,有着街头的风貌,表达了黑人群体的内心需求,它以反叛的形式颠覆了人们传统的艺术观念,以个性化的风格凸显了这一群体的姿态和声音。在网络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的场景、服饰造型及竞赛规则的设计上还原了大量的街舞审美符号,展现出来了街舞的亚文化个性。

1.1 场景呈现

街舞文化本就诞生于美国贫民窟的户外街头,其表演场景具有典型的街头氛围。《这!就是街舞》节目在场景设计上便是迎合了街舞诞生之初的街头氛围,将“街道”作为核心元素,分为四条风格各异的街道:沉浸式体验的魔都国潮街区、机能风未来街区、OldSchool风格的美国西海岸滑板街区、动漫风的日本码头街区。在街道场景设计中融入了滑板、动漫、机甲、涂鸦等景观符号,从而烘托出街舞的自由、无拘无束的特征。

1.2 服装造型呈现

《这!就是街舞》节目在选手及导师的服装造型设计上基本符号街舞舞者的装扮。街舞舞者的装扮本身是融合了美国工人阶级文化、印第安文化以及黑人文化的产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度教和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具有一部分亚洲民族特征。其代表性的服装为宽大的牛仔裤、夸张的短袖工恤、颜色大胆,穿滑板鞋或者篮球鞋,部分舞者蓄起长发,梳爆炸头和脏辫,经常还会使用发带或用头巾等头饰,或戴棒球帽。节目中选手的服饰造型元素基本符合,服装以宽大而鲜艳的工恤、背心、运动夹克、滑板裤、运动鞋为主,拉链、流苏、破洞、不对称的设计细节和豹纹、迷彩等图案的使用展示出嘻哈的时尚风格,搭配棒球帽、头巾、护腕等配饰,不少选手蓄有黑人色彩浓厚的脏辫、爆炸头等发型,遵循了街舞的独特审美。

1.3 竞赛规则呈现

在街舞文化中,舞者之间的竞争称为Battle,即斗舞。斗舞的最初形态是美国黑人青少年帮派之间争夺地盘的寻衅。青少年们用舞蹈对决代替真正的斗殴,减少了流血打斗,使得街舞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针锋相对的色彩。在《这!就是街舞》的竞赛规则设计中,节目组则引入了街舞文化中的Battle文化。在第三季节目中的第二赛段,即105进70的比赛中,更是将“不服挑战”作为了核心的竞赛规则,鼓励选手之间互相挑战,允许竞争对手之间在舞台上进行适度的气势压制和互相嘲弄,保留了街舞竞技的冲突氛围。

此外,节目在道具的选取上也对街舞竞技的氛围进行了还原。比如用丢毛巾的方式对选手的表现进行投票选择,用旋转可乐瓶(啤酒瓶)的方式决定选手的表演顺序等。毛巾、可乐瓶(啤酒瓶)等道具是美国街头青少年们在街舞竞技中实际使用到的物品,这些道具的选取与还原也突显了街舞的草根身份。

2. 主流文化对街舞亚文化的收编

伯明翰学派提出了主导文化对于亚文化的收编方式:“一是将亚文化符号(服装、音乐等)转化为大量生产的物品;二是支配的团体(如警方、媒体、司法系统)对越轨行为‘贴标签’和重新界定。”即为商品收编和意识形态收编。

2.1 意识形态收编

近年来,随着网络综艺节目的数量与规模逐渐壮大,其内容质量与价值导向也引起了强烈的政策关注。2017年7月,广电总局针对真人秀节目提出:对于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组织专家从主题立意、价值导向、思想内涵、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严格评估,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2020年2月,广电总局又发布了《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对于人员选用及言行举止、节目制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要求。

《这!就是街舞》将节目口号设定为“为爱而战”,将街舞文化的核心打造成为了“和平、尊重与爱”,有意识地对街舞的风格意义进行积极的重新诠释,来减轻街舞的抵抗性制造的文化噪音。

首先,在节目的创作中,在主流文化下重新界定街舞文化。比如,由于广电总局曾在2018年提出的“四个坚决不用”标准,节目在表演过程中不允许选手漏出纹身,不能穿带有禁忌符合的衣服等等,这些都使得原本将街舞抵抗情感具像化的物质载体被直接消除。

第二,在包装制作中,节目组通过置换能指、打破符号意义等多种手段转移观众的注意力。街舞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任何能指的替换都会使其原本的所指发生偏移,从而无法准确到达意义的源头。《这!就是街舞》节目组在选手进行街舞表演的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名词解释”式花字,对选手的街舞动作进行介绍。观众接收到的是没有语境的词语和“街舞”这一形式,是浮于表象的娱乐化产物,而其精神内核则被隔绝在外。这种通过“名词解释”式的花字科普在一定程度上使不熟悉街舞的观众避免与节目内容脱节,满足了观众对街舞的好奇心理,符合节目对街舞文化进行大众化推广的宗旨,但是又巧妙地将观众对街舞的认知控制在了浅尝辄止的层次。

第三,将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于节目创作中。媒体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广电总局对广播电视媒体提出了“要自觉肩负起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坚持正确导向,突出‘中国梦’主题,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提高文化品位,反映现实生活,引导全社会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精神”的要求。《这!就是街舞》在音乐的选择、舞蹈主题、编排、道具等多个方面都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比如第三季第六期节目中,张艺兴战队的考核主题定为“阴·阳”,紧扣“中国风”的主题,他提到“我们最内心、核心的东西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这一代街舞人,应该更多地去学习好的、新鲜的文化,然后融合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把不一样的街舞风格慢慢体现出来。”在《侠隐》《丹青》两支舞蹈表演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服饰、琵琶、毛笔等传统文化元素,并且在舞蹈编排中刷新了街舞概念,将侠客之魂与文人之韵展现地淋漓尽致。在第四季节目中,节目组更是呈现了来自国外选手,比如布布等人的中国风街舞。街舞不仅有了中国化的表达方式,更是以中国元素为主打卖点,推向了世界的舞台之中。

第四,街舞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可以表达某种特殊意义的象征载体。在《这!就是街舞》中,主流文化通过对街舞象征意义的征用,使得街舞的象征意义“主流化”。节目中的街舞竞技和街舞专业赛事之间有所不同,节目将0ld School的Freestyle Battle和New School的編舞齐舞对决纳入同一个竞技体系中,要求舞者突破原本术业有专攻的界限,通过快速学习学握新技能。并且,节目中常以设置主题、限制时间、规定人数等方式为选手准各舞蹈的过程放置陷阱、制造困难。在制作的过程中,除了节目竞技现场的街舞表演之外,还用真人秀的形式展现选手在台下的准备过程。从而将街舞符号指向“梦想”“坚持”“乐观”“坚强”等主流色彩的价值观念,弱化了街舞动作中的批判和反思的内核。

2.2 商品收编

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指出,商品经济的生产逻辑不是依赖同样的产品无休止复制,而是依靠边缘文化或对立文化的异己能量所提供的东西来维持。资本通过对亚文化风格进行整理、简化、有时甚至多样化,以供市场需要,在刺激自己市场的同时还吸收亚文化猎物中的能量。亚文化群体通过消费赋予特定意义的商品形成自我风格,形成社会上看得见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态之后,商业主义对其的渗透和利用就会接踵而来,“商业收编”就是最主要的结果。

节目中设置的商业逻辑使得街舞的符号走向了时尚市场。承载着反叛精神的符号元素,一旦成为商品,就转向为面对普及化的消费市场,也就失去了阶级考量,和原本的亚文化情境互相分离了,使得亚文化成为一种同质的整体文化。不论是街舞,还是街舞舞者,都成为生意链条中的一环,街舞的风格和街舞舞者的不同人格,都成为一种新奇的卖点,交易价值代替了其本身的价值。

2020年7月,由阿里鱼运营的“这就是街舞官方旗舰店”在天猫正式上线,在2021年《这!就是街舞》第四集节目开播时,天猫店内上新了4大战队的战队毛巾、项链、马克杯、帽子、滑板、徽章等战队专属周边产品,甚至还推出了战队联名螺狮粉等衍生产品,给观众带来了全方位、多元化的IP体验。

3. 结语

街舞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受到主流价值观的束缚,街舞并不能够为大众广泛地理解和接受,正如原来曾经流行过一句话:“抽烟、喝酒、跳霹雳”,在2000年以前,是典型“坏孩子”的标志。而在20年后的今天,《这!就是街舞》通过对街舞文化的挖掘激发了街舞文化在中国的潜力和市场,带动了街舞文化的市场和活力,丰富了主流文化体系,对于我国主流文化的补充和网络娱乐节目类型的完善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王天雨,1993,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学历,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理论与创作;

武峻1990,男,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学历,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节目模式研究。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探析网剧《太子妃升职记》的热播
浅析“萌文化”
从《吐槽大会》看青年亚文化传播
新媒体修辞与青年亚文化研究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我国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穷游”现象研究
大陆校园民谣歌词文本探究
亚文化对青年人的创作影响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