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2022-06-05 02:49邵建伟
当代体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素质教育体育

邵建伟

新课程改革后,社会一直在强调将素质型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总指导方向,并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更多具有关键性能力的人才。以往的应试教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与需求,所以需要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地,需要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各个教育环节相互有效链接,才能最终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在实现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在实施素质型体育教学中学校主体与体育教师都肩负重任。将应试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未来国家与社会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教育战略调整决策,这项决策无论是对于社会主义素质型人才培养还是国家未来发展都有着重大作用。学校在其中必定但当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学校积极配合政策,切实实现培养目标,才能为实现素质教育添砖加瓦。

应试教育近1400年的悠久历史,从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到如今的高考模式,都属于应试教育,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内在的学习能动性。如今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学习者多方面素质教育为最终教育目标的教育,包括其思想道德素质、个人能力发展,个性化选择发展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的体育教学和学校其他学科课程一样,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学校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优化的。因此,体育教育如何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就成了体育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1 重视并加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

1.1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个性化发展是在学生本身具有的特点和爱好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发掘并培养,使得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运动。体育教育是以运动为主体的,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需要在运动中教学或学习的,这是体育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征之一。要想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需要学生充分的了解体育教学目的,爱上体育教学这门学科,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如何让学生有兴趣进行体育运动,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运动爱好,并投其所好,挖掘出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想要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讲解中多花些心思,例如如何更加生动的表现一种运动教学,不是刻板的传授一些难以理解的硬性知识,而是采用灵活的有意思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学生不仅在学习中获得了学习乐趣,还能实现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运动任务,最终引发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意识。

1.2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体育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体育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作为主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校这个大主体也需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一个好的教学场地,不仅能够是教师讲课更加松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在考虑学生本身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使得学生成为运动的主人,并在实践中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自觉的完成各项体育锻炼,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2 德育教育需贯穿体育教育

2.1 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伟大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曾经在体育教育研究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体育教育,应该与知识传授、道德培养相统一,在体育教育实现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道德教育贯彻其中。在平时体育教学的课堂中,例如可以通过足球、排球、篮球这样需要团体进行的项目来锻炼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团队中,小我意识应永远服从于团体意识,将团体的荣誉放在第一位;例如通过一些像速滑这种具有竞技性质的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敢于突破自我的优秀品质;教师作为学生的教学指南,应当时刻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们通过教师的表现就能学习到优秀的学习内容。无论是团体活动还是竞技活动中,学生都需要正确的认识到运动中需要遵循的规则,切实的执行体育课程的教学常规,在完全遵守相关规则的情况下争取更好的成绩,而不会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成绩就产生心理偏僻,不能正确的认知结果,而出现严重的违纪现象。体育教学应该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做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2.2 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教学内容、还需要重视教学方式,更好的通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体育教学有着更深的感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单单是一个教师的角色,学生不仅单单是一个学习的角色,而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关系,共同学习国外先进的体育教学案例,相互沟通教师和学生不同角度的课程认知,并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责任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超越意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等等。

2.3 课内外活动相结合

体育教学不仅是课堂内的教学实践,还包括各种课外活动内容,课内课外相结合,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最终目标。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巩固课内学习的相关知识,并将课内知识实际运用到课外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并使学生全面掌握体育教学内容。在课外活动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性的设置一些灵活多样的体育项目,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单独的集中训练,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组建一些传统项目的比赛,比赛中要求学生遵守运动规则,既发挥自己的能力又与同学之间相互配合,争取胜利。发挥骨干作用,寻找一些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学习成绩并对体育运动热爱的学生作为优秀学生,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每年举行一两次小型体育比赛,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比赛中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3 加强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3.1 了解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认知,针对性开展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在进行体育素质教育时,应该注重挖掘学生内在潜力,通过改进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是充满热忱的,并且更加愿意坚持学习,只有坚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学习习惯,这种带有自觉性的学习才会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老师不应该单纯只重视体育教育的实际操作与运用,也应该将体育知识的传授穿插进体育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来基本的体育知识,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体育教育所蕴含的内容,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培养,使得学生不仅在学习能力方面,也在思想道德层面得到了提升,由于道德与思想的认知提高,对于学生走入社会后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3.2 关注学生心理素质,保障课程实施

我国教育体系从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后,学校针对性的做出了教育实施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在推进体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实际关注到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的安全问题,因此,保证课程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运动中受伤后学生需要学会简单的处理,以免耽误病情。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如何将体育课程变得生动化,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可行办法。对于高年级学生的培养,需要将体育锻炼方法与保健课程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训练能力及训练中保护自我的能力,在安全的环境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不断提高自我身体素质。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整个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从前单一的培训模式,转变为互动模式,建立一套完成的教学评价体制改革,结合学生个人特征进行更为合理的评价,将结果评价更改为持续评价。学生由于本身的生存环境及家庭教育不同,所以每个学生在心理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心理特征,切实帮助其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4 注重学生意志力和进取精神的培养

体育运动需要强大耐力及不断进取的心态。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掌握的情况不断增加难度,不断增加运动负荷,从而不断挑战自我,挑战自己的生理心理极限。这种在运动中养成的不服输不断进取的精神是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只有拥有了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能在实际体育比赛中不气馁,持续进步。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增加学生在体育教学和训练,引导学生完成难度更好,负荷更重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不断的进取心。

5 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水平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体育教师在学校内的地位很低,为了学生备战考试,大部分的体育课程都被取消,替换成了其他需要考试的学科,导致多数的体育教师在学校内都是一种混混度日的状态,似乎学校的教育与体育老师并无太大的关系。随着素质教育新概念的兴起,国家对高校的体育素质做出了一定要求,教育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活动重要的负责人,在学生的体育教育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如何将体育教育更好的开展,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育,探索一条教师学生互动学习的新型教育道路,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身体素质,优秀心理素质的素质型人才。在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体育教师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本身需要具备优秀的素质,包括体育教育知识以及自己思想道德品质。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学习,虚心请教体育教学中优秀的教师的教学经验,认真钻研教学任务及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如何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素质型人才,需要体育教师们在实际教学汇总言传身教,在强大教育责任心的驱使下切实完成教育任务,将体育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端正来,从育人育德的教育角度出发,培养具有高运动水平和优秀价值观念的人才。如今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不仅是具有多项体育技能及扎实的体育基础知识,还需要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不仅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还培养学生的课堂上的反应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将德育与体育相結合,更加顺畅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实际成果。

6 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气氛

对比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似乎体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体反应能力,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形成运动神经的条件反射,体育运动是一门有意义的运动。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学到的事物,更加容易掌握新学到的动作,在心情愉悦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通过练习进而扎实的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相反的情况,如果体育课堂的教学气氛压抑,那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会下降,同时教学成果也会大打折扣。教育心理学中对课堂气氛有着这样的描述:“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教师在课堂中如果愿意与学生和谐相处,将体育教学内容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规范的教学示范使学生更加了解学习的内容,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所创造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会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课程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积极的话语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气氛,在学生动作练习失败时,老师积极的去鼓励学生重新尝试,帮助其找到错误并改正,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将师生关系相处的更为融洽。体育教师愿意花时间研究课堂的教学内容及如何创建一个融洽的教学环境,是其能够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全民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而如何提高全民素质,就需要从根本抓起,从小抓起,从青少年时期抓起。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丰富教育因素需要体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并作用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品德发展以及日常行为习惯中。随着教育体制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大趋势下,体育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也迫在眉睫。身为体育教育的工作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如何能够使体育素质教育的成果发挥最大,如何更好的推进体育素质教育事业发展,这是值得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深思和探索的。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素质教育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我们的“体育梦”
也谈素质教育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