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这样保障

2022-06-05 11:50杨红梅
大众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O型献血者血型

杨红梅

输血不仅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也能使很多外伤等引发大出血的生命垂危患者起死回生,但提到输血人们总有一种担心:输血是否能“治病”也能“致病”?

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

输血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补充维持人体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供给具有带氧能力的红细胞以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带氧能力降低所导致的急性缺血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某些患者的血液凝固障碍。因此,一般以下情况需要输血:

急性失血、休克;

严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严重感染、术前准备、血友病等凝血障碍的血液病以及一氧化碳、苯和酚等化学物品中毒等。

血液引起的不良反应风险更大,给患者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病原体检测“窗口期”(从感染机体到被检测出来的间隔时间)的存在,血液还有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风险。

但随着医学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特别是近年来引用核酸检测技术,血液的安全性获得显著提升,因此,输血风险可防可控。所谓输血是把“双刃剑”的说法,只是基于早期落后的输血医疗技术来说的。

保证输血安全有哪些措施

血站:筑牢安全屏障

筛选低风险人群 低风险人群是指那些传播输血传染病风险很小的献血者。低风险人群的自愿无偿献血,是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基础。因此,对献血者的征询筛查是血液安全的第一道关口,通过此环节可排除潜在高风险献血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窗口期”感染的献血行为。最常见的高风险行为有:卖淫、男男同性恋、多性伙伴、注射毒品、与有高风险行为者发生性关系、皮肤多次划破、纹身和血祭。

采血点血液初筛 采血点的血液筛查项目包括血红蛋白、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和梅毒抗体等。我国不合格献血者中绝大多数是因为转氨酶、乙肝或梅毒检测不合格,血液初筛可以排除绝大多数经血传播性疾病的献血者。

实验室血液检测 血液采集回血站后还要在实验室进行双检双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血液才能放行用于临床,保证血液的安全性。检测项目包括血型、转氨酶和乙肝、丙肝、艾滋病及梅毒病原体标志物。

白细胞去除 白细胞作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具有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起到重要作用。但在输血治疗中,白细胞作为非治疗性成分,对受血者来说则是一种“污染物”,输入异体白细胞常会引起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血站采用白细胞过滤术可以去除血液中的99.99%白细胞,对防止输血不良反应又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线。

病原体灭活 彻底解决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病原体灭活技术对血液中病原体进行灭活处理。血液病原体灭活包括血浆病原体灭活、血小板病原体灭活以及红细胞病原体灭活。

医院:严控输血指征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提取全血中的某种成分如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等输给患者。成分输血针对性强,制剂的浓度和纯度高,疗效好,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疾病的传播。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回输给患者本人,以满足手术或紧急情况需要的一种输血治疗方式。根据血液采集及处理方式不同,自体输血可分为贮存式、回收式和稀释式三种类型。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输血传染疾病和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是一种最合理、安全和有效的输血疗法。

科学输血 总体而言,供应临床的血液已经非常安全,但经血液传播性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还无法完全避免。这种情况下需要临床医生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实施输血治疗前对患者的综合评估非常重要,可输可不输坚决不输,能少输绝不多输,能不输全血尽量不输全血,能不输新鲜血尽量不输新鲜血,能自体输血就不异体输血,保证安全、合理和有效输血。

输血有哪些认识误区

直系亲属之间可以输血?错!

直系親属之间相互输血容易引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一旦发生,死亡率在90%以上。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血缘关系越近,该病的发生率越高。因为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相似,受血者的免疫系统会把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当作“盟军”,后者将会在受血者体内大量繁殖,并逐渐反客为主,对其进行攻击,从而严重破坏受血者的组织器官,引发TA-GVHD。如果为稀有血型或在紧急情况下迫不得已必须进行直系亲属间的输血,则应将供血者的血液经γ射线照射,杀灭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血型相同就可以直接输血?错!

输血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考虑到人类的血型系统种类较多,即使在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在输血前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即不仅把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试验,还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和献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试验。只有两种血型配合都没有发生凝集反应,才为配血相合,方可进行输血。但是输注血浆、单采血小板、冷沉淀等血液制剂,相同血型则可以互输,因为它们当中不含红细胞,无凝集原。

O型血是“万能血”?错!

O型血的红细胞上没有A、B抗原,所以O型血的红细胞可以在主侧配型相合时,输注给A型、B型和AB型患者,但是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和抗B抗体,如果将含有O型血浆的红细胞制剂输入A型血、B型血和AB型血患者体内,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非紧急情况下输血以输注同型血为原则。

夫妻之间可以互相输血?错!

对于刚结婚、尚未生小孩的夫妻来说,不可相互输血。因为妻子接受丈夫的血液后,可产生针对其血型抗原的抗体,妊娠时这种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如果胎儿通过遗传从父亲那里获得了这种血型抗原,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所以未生育的夫妻之间不可输血。

血液越新鲜越好?错!

输新鲜血会增加经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而输用保存一段时间的血液反而会比较安全,如梅毒螺旋体和疟原虫在4℃的环境只能存活72小时。因此,如果输用在4℃条件下保存72小时以后且在贮存期限内的血液,就不存在输血感染梅毒和疟疾的风险。另外,新鲜血液含有大量活性淋巴细胞,会增加发生TA-GVHD的风险,故临床上常规输血不主张输新鲜血。

53777C30-76BA-404E-8758-1BA9C4BD91BC

猜你喜欢
O型献血者血型
南通市区献血者的体质量指数与肥胖状况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献血注意事项早知道
夏季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
O型血抗污染
O型血抗污染
日本出现新血型?这血型并不新,也与福岛无关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血型打0分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