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发展的语言范式训练策略

2022-06-06 21:59丁华晴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孔雀松鼠尾巴

丁华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教师如何从第一学段开始,关注学生的差异,聚焦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呢?下文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比尾巴》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离不开丰富、具体、鲜活的情境。只有在语文学习情境中,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尽情想象。

教师带领学生观看文本中动物们的第一场比赛时,提问:“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后,教师接着提问:“松鼠的尾巴还像什么?”同时,教师还在黑板上板书——“松鼠的尾巴好像(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松鼠的尾巴好像一床被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扫帚。”“松鼠的尾巴好像一个大问号。”学生的发言相当精彩。这样鲜活的情境,打通了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的通道。典型的文本句式,指引学生进行规范表达,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低年级学生情感丰富,想象大胆,乐于表达,但他们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认识不深,容易人云亦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

教师带领学生观看文本中动物们的第二场比赛,给学生展示孔雀尾巴的图片,提问:“‘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中‘最好看’一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孔雀的尾巴为什么最好看?”接着,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孔雀的尾巴好像(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纷纷回答:“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五颜六色的大扇子。”“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条美丽的花裙子。”“孔雀的尾巴好像天上的彩虹。”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逐步提高了想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感知、理解文本,在头脑中再现画面,也就是再造想象,但这还远远不够。教师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明白了《比尾巴》中的六个参赛选手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透过文字了解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及作用。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的尾巴可以( )”,并提出问题:“你知道文中哪个小选手尾巴的作用,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有的学生说:“鸭子的尾巴可以帮助它控制游泳的方向。”有的学生说:“雄孔雀的尾巴可以吸引雌孔雀。”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谁还知道课文以外的小动物尾巴的作用,也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化认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善于从看似封闭的思维中,找到打开思路的钥匙,找到思维活动的生长点,发展想象思维。

《比尾巴》的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照样子做问答游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加强课文与课后习题之间的联系,首先出示几个动物的图片,以“谁的样子最可爱?兔子的样子最可爱”为范例,随即出示这样的句式:“谁的( )最( )?( )的( )最( )。”有的学生说,“谁的脖子最长?长颈鹿的脖子最长。”有的学生说,“谁的外壳最坚硬?乌龟的外壳最坚硬”……不同的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加上句式的辅助,都能流畅地回答。

上述教学环节,教师腾出了空间,不仅仅局限于动物尾巴的特点,而是引导学生找到了思维的伸展处,落实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训练,提升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

总之,语言和思维是共生共长、互相促进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不仅要通过一定的语言范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借助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孔雀松鼠尾巴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孔雀1
孔雀
小松鼠
松鼠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松鼠
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