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选材”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2-06-06 22:13王力炯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平江运动会选材

王力炯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提炼、总结记叙文写作中围绕中心选材的要求。

【教学流程】

一、引出选材问题

师:同学们好。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我很高兴来到星汇学校上写作指导课。前一段时间,我布置了“令我感到快乐的事”这道作文题给大家。批改完作文后,王老师觉得,同学们在选材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请大家猜猜都有哪些问题。

(生答,略。)

师:很多同学喜欢选择学骑自行车、吃饭这样的素材。这些选材固然可以用,不过我们可以用得巧一些,让中心更加突出。

二、谈删留理由

师:现在,请大家写出令你感到快乐的三件事,一事一句话。

(生写。)

师:老师想请三名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三件事。

生1:我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与家人一起吃饭;与朋友一起看电影。

生2:我成功地到自己向往的学校学习;取得好成绩受到老师表扬;家人给我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

生3:我的篮球技术有进步;在运动会上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师:很好,三名同学写出了令自己感到快乐的事。你们学校是最近刚举办过运动会吗?还有其他同学写了参加运动会的事情吗?

师:有九名同学举手。看样子这是热门事件啊!现在,请那三名同学从所写的三件事中删除两件,并将保留的一件事写到黑板上,再说说删除与保留的理由。

(三名学生分别说了删除与保留的理由。)

三、共思选材要求

师:同学们,国庆期间,王老师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很多景点图片。我觉得有些图片经过组合,或许可以在选材方面给大家一点启发。一起来看看你們去过其中的哪些地方。

(笔者出示第一组图片,内容分别是苏州的九个景点:宝带桥、五卅路、御窑金砖博物馆……)

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去过这些地方,那么在为“令我感到快乐的事”这一作文题选材时,选材的范围将会怎样?说说你们受到的启发。

生4:启示我们要多走出去看一看。

生5:选择真实的素材,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生6:我们要从更广的范围选材,经过比较,这样才能选出最合适的素材。

师:好的。再看第二组图片,有什么样的启发?

(笔者出示第二组图片,内容为不同时间段平江路的照片以及平江路不同地点的照片。)

师:看完这三张图片,思考它们排序的规律。

生7:前两张图片是拍摄者第一次到平江路拍的,第三张是拍摄者第二次到平江路拍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7:照片下方配文“我再次打卡平江路”。

师:好,你很细心,善于观察。

师:还有什么排序规律?

生8: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第一张图片中是白天的景色,第二张图片中有夕阳,第三张图片中是夜晚的景色,所以三张图片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

师:很好。这名同学发现了三张照片排列的规律,从选材角度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生9:我们可以选择同一事件的不同时间点来写。

师:可以。我们还可以选择同一地方的不同景点来写。谁能概括一下?

生10:我觉得是角度不同。

师:请你解释一下。

生10:三张图片都是平江路的景点,但是拍摄者是在不同时间点去的,而且每个人拍照的地点也不同,所以三个人的角度不同。

师:你很有想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相同的素材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点来写。那么多同学都选择写运动会,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写运动会了呢?当然不是。

师:下面,请看第三组图片,看看又有什么样的启发?

(第三组图片内容是苏州的一堵彩绘墙和五卅路。)

师:老师读一下这两张图片的配文。(略。)

师:一名同学从色彩的角度看到了新与旧的冲突、融合,一名同学关注到五卅路厚重的历史,这两名同学的思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生11:他们的角度与众不同,与别人不一样。

生12:他们在选材时,还注意到了背景知识之类的要素。

师:很好。当我们看到墙上的彩绘时,可能仅关注它们的色彩与表面内容;当我们走在五卅路上时,会看一下路名,可能不会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这两名同学没有停留在表面,他们的选材有怎样的特点?

生13:他们看到了素材背后的东西,思考得比较深刻,有深度。

师:很好,思考深刻是主要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了三组图片,这三组图片能不能换换顺序?为什么?

生14:不能。这三组图片启示我们要从更广的范围选择素材,再选择不同的角度,最后选择含义深刻的素材。

师:厉害,你发现了三组图片的内在排列逻辑。此时,我想大家对怎样选材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稍后请大家来总结。

四、师法名家实例

(略。)

五、总结选材方法

师:同学们,图片看过了,文章读过了,请你们来总结一下选材的标准。

(学生板书。)

师:好,同学们对选材标准进行了总结,老师再来补充一下。(板书:广度、角度、深度、温度。)

【教学反思】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写作课理应追求与达成的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总结选材的要求是这节写作指导课的设计初衷。

本节课上,笔者通过让学生先写出三件事、后保留一件事的活动,促进学生对选材进行比较与分析,对选材形成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笔者呈现了三组图片,选材的内在逻辑是:广度、角度、深度、温度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看图谈感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笔者让学生相互交流、启发;必要时,笔者给予适当提示。学生能够从现象中抽取出本质,实现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跃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学)B795F984-27C1-460D-ADD6-248D5070DA66

猜你喜欢
平江运动会选材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毛泽东为何特别关注平江惨案
游平江路
“平江晒书节”开启“24小时”不打烊
我要参加运动会
我爱你,妹妹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
选材“碰头”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