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阈下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中期《论语》英译发展研究

2022-06-06 03:30刘曲马丽娣
科学与财富 2022年2期
关键词:辜鸿铭英译论语

刘曲 马丽娣

摘 要:本文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中期《论语》英译的发展特征,西方译作终于打破了传教士们的垄断,迎来了来自汉学家、翻译家和传教士的多家争鸣,同时,华人翻译家的涌现也为打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倾向,争取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论语》英译;辜鸿铭;Arthur Waley

《论语》英译研究跨越百年,研究视野从语言学转向,发展到文化转向。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又为翻译研究增加了社会学的维度,赋予了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更宽阔的研究视阈和更客观科学的研究范式。

一、《论语》英译研究梳理

国外《论语》英译研究历时长,早期多见针对单个译本的简短的书评形式,如Hegel(1984)认为刘殿爵企鹅版《论语》译本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中文原文。比较而言,专门译本研究的学术论文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更值得关注,如John B.Henderson(1999)认为白氏夫妇的《论语》英译本较好地领悟了《论语》原书的成书结构;Schaberg(2001)就七个《论语》英译本加以评析,指出多译本评论不仅在于判断哪个更好、如何好,更在于好在哪里以及为谁好;Littlejohn(2005)高度评价了森舸澜译本与安乐哲和罗思文的《论语》合译本;Gu(2015)研究《论语》原作文本的开放性对译文读者的影响等。

国内《论语》英译研究较丰富全面,主要涉及:第一,譯本研究,如张柏柯(2011)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比分析了森舸澜、理雅各和刘殿爵的译本并探讨最佳关联策略;黄国文(2018)提出解读在典籍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张小曼(2021)从翻译伦理学的角度对比理雅各和辜鸿铭《论语》英译。第二,翻译理论及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如蔡新乐(2017)以“文”字的汉英译解为例,详细地对以儒解儒的阴阳之道方法加以研究;吕鹏飞,陈道胜(2021)基于语料库比较辜鸿铭和亚瑟·威利的《论语》英译本的翻译风格。第三,关键词翻译研究,如章亚琼和斯洪桥(2007)对七种《论语》英译本中关于“仁”的不同翻译研究;温聚香(2021)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看《论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第四,《论语》英译历史和传播研究,如王东波(2008)最早探讨了《论语》英译的历史缘起和发展进程;刘立胜(2021)的金安平《论语》英译与海外传播研究。

二、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之于《论语》英译研究的意义

一是推动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打破了传统社会学的主客观对立,强调个人行为与社会实践的双向构建,将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探索译者翻译选择的社会学因素,考察译者的翻译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解读特定时期的译者行为。

二是促进翻译理论深化研究。发掘《论语》英译中影响和制约译者群体翻译行为的因素及其表现模式,从社会学视角对《论语》英译的特征进行描述能够深化《论语》翻译主体的理论研究,拓宽中国典籍翻译研究的视阈。

三是有利于以《论语》为代表的以中国典籍为媒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对不同时期《论语》英译研究的系统梳理,可为后世翻译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帮助后世的研究者和翻译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并做好翻译研究与传播,让更多的西方读者接触并接受中国优秀文化,促进优秀文化传播。

三、阶段特征描述

此阶段《论语》译本从单一到多样,日渐丰富,既有西方汉学家、翻译家、传教士的大量作品,也有具备西方教育背景的中国人加入到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潮流中。1898年由著名华人翻译家辜鸿铭完成的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首开中国学者独立英译儒学经典完整版本的先河,全篇采用标准、典雅的英文语体,并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理雅各等西方汉学家翻译中的误区和错误,一经问世便获得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1907年由著名汉学家翟林奈翻译的The Sayings of Confucius,Introduction and Notes按照主题内容将《论语》进行重新编排调整,并附有详细的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和阅读;1933年由Ezra Pound翻译的Confucian Analects不拘泥于对原文的绝对忠诚,而是以创作为趋向,结合异化的翻译方法达到结合自己思维的对原作的再创造;1938年由Arthur Waley英译的The Analects从日文版本转译而来,探讨以流畅优美的现代英文赋予古典儒学以文学之美和现代韵味,摆脱对汉宋时期注疏的过度依赖;1938年由著名中国学者林语堂翻译的The Wisdom of Confucius刻画了一个幽默机智谦和的孔子形象,语言流畅,用词优美,风格活泼。

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场域”要素来看,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逐渐凸显,西方的汉学家、传教士们完全用基督耶稣的视角来观看中国文学和中国民族精神的立场已经松动,他们开始意识到要想解决西方社会的诸多问题,需要从更加客观和尊重中国哲学的角度来切入。而此时的华人翻译家们也开始崛起,渴望打破西方文化垄断,扭转中西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现象并逐渐树立华人学者在翻译领域的话语权。从“资本”要素来看,此阶段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学者走出国门,国际化的背景赋予他们更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更深厚的双语功底,而且20世纪初以来轰轰烈烈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也直接促进了中国文学和翻译的繁荣。从“惯习”要素来看,西方译者多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通过改写、挪用等手段达到中为西用的目的,而且西方译著较多添加注释、绪论等附注,既帮助理解同时彰显研究的学术性,中国译者多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而且较多关照到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欣赏水平,译文体现明显的西化倾向。

四、辜鸿铭(1898)译本分析

辜氏译本诞生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盛行的历史背景,带着弘扬中国优秀典籍文化,纠正以往《论语》英译本谬误的目的,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较多遵循顺应性原则,对原文中的专有名词甚至是人名进行了删减处理,对关键人物进行了同类替代,对体现中国文化色彩的背景信息进行通俗化处理,对原文的隐喻、比喻、句型等修辞手段进行直译,另外还添加了很多西方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的名言来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消除两种文化的陌生感,正如他本人曾经提到“努力按照一个受过教育的英国人表达同样思想的方式,来翻译孔子和他弟子的谈话。”[1]此外,他在《论语》译序的结尾处也提到:“受过教育的有头脑的英国人,但愿在耐心地读过我们这本译书后,能引起对中国人现有成见的反思,不仅修正谬见,而且改变对于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际交往的态度”。[1]由此,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辜先生在对抗欧洲枪炮和文明暴力的压力下,积极推介儒家精神和孔子学说的努力。

五、Arthur Waley(1938)译本分析

英国人Arthur Waley既是翻译家,又是汉文化的研究者,韦译《论语》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为中国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反对理雅各解读《论语》的立场、质疑他在朱熹的阴影下对《论语》的翻译,提出了翻译“一个时期一位孔子”的观

点,[2] 关照了普通读者了解和接触东方文化的需求。例如对《论语》中“仁”的翻译,韦译巧妙地选择了“Goodness”,虽然此词在西方文化中和儒家思想中的语义特征和思想内涵不能完全等同,但毕竟客观展现了译本的文化普适价值。此外,在翻译策略上,韦译体现了明显的归化倾向,并且关注译本的文学性表达,基于深厚的诗歌研究功底,译者在很多语句的处理上也往往采用诗歌的对仗形式。

参考文献:

[1]辜鸿铭. 辜鸿铭文集(下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346-347.

[2]李冰梅. 冲突与融合: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刘曲(1982-),女(汉),辽宁省锦州市人,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阈下《论语》英译及跨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L21BYY017).

猜你喜欢
辜鸿铭英译论语
传统文化卫道士辜鸿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辜鸿铭:被小丑化的国学大师
辜鸿铭戏弄袁世凯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