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献解读与研究框架

2022-06-06 03:40周小亮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包容性高质量绿色

□周小亮

[福州大学 福州 350116]

引言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高质量发展是指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通过以人为中心变革生产方式,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而提高劳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高质量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三大系统相协调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模式。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通过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培育和完善产业发展新动能,建立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本化,并提供更高程度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品质产品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产业高质量发展既要落实创新驱动下塑造和培育基于创新要素的内生动态比较优势,也要赋予优化产业与消费经济结构、要素分工与收入分配、区域分工结构与缩小区域差距、注重生态文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等新功能,从而补齐增长主体新动能、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发展平衡、收入分配合理、资源环境优美等方面的短板,从而体现包容性绿色经济增长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新时代要求。

因此,在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依据包容性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以及自然、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共生包容,培育构建体现包容性绿色增长本质特征与目标导向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与新动能,有效解决产业转型发展中的各种民生“包容性”与“绿色化”缺失问题,进而推动以人为中心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机会平等,扭转黑色工业文明下产业发展中的生态、资源与环境困局,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所必须着力研究与有效解决的课题。

因此,很有必要以实体产业经济为落脚点,运用唯物史观下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整体分析范式,以有效激励劳动主体为导向的产业生产方式变革为逻辑基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践主线,依据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约束—产业劳动主体素质提升与潜能激发—产业发展动能转换—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的现实逻辑传导关系,将宏观经济增长范式转变-微观企业行为变革-中观产业转型发展统一起来,通过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动能转换机制设计、实践路径选择、绩效测评体系构建以及制度治理和政策体系设计的研究,来构建一个体现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的高质量产业发展分析体系框架,以求解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民生绿色化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中理论与实践难题。

一、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同文献解读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实践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根本要求,是体现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效性、包容性与绿色化相统一的新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也应是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环境污染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由于产业经济学主要是由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两部分组成,因此,研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其实践要求,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主要可以从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来分析提炼。

产业组织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揭示特定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及其内在联系,进而揭示产业组织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并为现实经济活动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建议的一门微观应用经济学。1936年张伯伦和罗宾逊提出了著名垄断竞争理论,认为由于产品差异性的存在,导致现实当中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而是垄断竞争[2]。垄断竞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与发展了西方微观经济理论,同时也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3]。基于垄断竞争理论,引发了经济学者对政府应该用什么样的管制方法才能减少垄断势力,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才能保持适度竞争,市场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等问题的思考,进而促发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主要学派:(1)哈佛大学的梅森、贝恩,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最早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哈佛学派以实证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并产生了“结构-行为-绩效”即SCP分析范式[4]。按照这一分析范式,产业要想获得定价与利润、生产与分配效率、公平、产品质量、技术进步等理想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管制等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以引导相关企业的研发、定价与投资等行为[5]。(2)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以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提出产业组织问题应该透过完全竞争理论而不是垄断竞争理论来加以说明[6]。他们提出以规模经济理论来分析企业规模扩大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企业的规模经济范围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平均成本也随之而不断降低,并推断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仅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反而会因平均成本的降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据此,可推论要提高产业发展绩效,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则必须使企业的规模经济范围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扩大,以提供资源利用效率。(3)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斯和威廉姆森等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产业组织理论[7]。他们运用交易费用分析法研究企业的策略性行为,提出企业的适度边界不单纯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是由技术、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等因素共同决定。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要研究企业规模经济与产业范围经济问题,则必须探究现代企业的内部组织问题,特别是代理人目标偏离问题的影响及治理问题。据此,可以推断企业、产业发展及绩效的提升,必须完善治理结构,需要在企业和市场这两种治理结构间寻找一种合理的结合方式,以防控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交易费用。

从产业结构理论来看,(1)20 世纪30年代大危机开始后引起了工业和服务业占比关系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为此,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希尔以统计数据为依据,首次提出了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使产业结构理论初具雏形[8]。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9]。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总结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之间的规律性(被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即就业结构的中心将按照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10]。从配第-克拉克定律可以推知: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涵盖了优化就业与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特征。(2)二战后,以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为主要代表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者,推动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并形成了基于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理论、基于发展经济学的产业结构理论和基于产业政策的产业结构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库兹涅茨等对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的分析,钱纳里对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11]。库兹涅茨认为,在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首要问题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只有总量的高速增长才能推动结构的快速演变,若总量没有足够的变化,结构变化的可能性就会极大地受到限制;而与库兹涅茨的观点相反,罗斯托则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主导部门不断更替的过程[12]。在关于如何推动结构调整的问题中,库兹涅茨在进一步证明“配第-克拉克定律”时发现,结构变动受到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而罗斯托则认为,主导部门的扩张及其扩散效应是影响结构调整的关键。钱纳里在其与赛尔昆合著的《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构建了著名的“跨国模型”,并由该模型整理出一个关于产业的“标准结构”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分析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处于哪一个阶段,从而为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提供一个标准的产业结构样本和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13]。这些产业结构理论对于分析工业化与经济结构转型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和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特征,具有理论参照意义。(3)20世纪80年代信息产业和互联网智能产业以及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制造业的融合和现有产业体系与产业发展形态的变革,并形成了诸多的产业结构变革新问题,由此而形成了产业融合与发展理论、产业链整合理论、产业模块化理论、产业发展中的知识共享与知识产权理论、产业绿色转型等各种新型产业结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产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

中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要重视产业和产业组织的效率问题。如周叔莲等主编的《产业政策问题研究》,王慧炯、李泊溪、周林主编的《中国部门产业政策研究》,以及王慧炯、陈小洪主编的《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对当时的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实施手段以及产业政策与其他产业政策的协调性进行了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后,马建堂主笔的《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对我国的市场结构、行业集中度和利润率作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提高产业绩效产业升级、改进企业行为实现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此外,王慧炯和陈小洪[14]、殷醒民[15]、戚聿东[16]等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中国企业规模发展的深层原因,强调政府政策应当鼓励资源自由流动、促进企业规模在竞争中不断扩大,从而促进中国制造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21世纪以来,我国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众多学者围绕反垄断、产业竞争力等话题进行了探索。如刘小玄发现国有产权结构变量对于产业绩效具有明显的负效应,而产业集中率和规模变量则具有正效应;同时,竞争市场与较低的国有产权结构的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绩效,而竞争市场与较高的国有产权结构的不相容性则产生了不良的绩效结果[17]。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与内涵特征分析,结合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问题与目标要求,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如涂人猛认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指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更高程度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通过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培育完善产业发展新动能,建立具有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产品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复杂性、高个性化等一系列特点的产业发展新体系[18]。与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相比较,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在产业发展目标上,由过去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和超越,以提高产业发展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更注重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价值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全面攀升;在增长动力上,从以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驱动为主转向以数据、知识、技术等创新驱动为主,通过创新驱动促进新技术、新产业形态、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并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上,从以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传统产业为主转向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柳天恩与武义青指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对产业发展合意性进行价值判断,要求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动力、评价体系、支撑环境、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19]。赵剑波等从产业层面理解,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指产业规模壮大、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等维度,主要内容包括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内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等;产业发展还应以创新为动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发展效益,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1]。

综合上述有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同理论与现实阐释,主要基于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组织及结构的现实变化,侧重从现实问题的求解而进行分析与阐释,但缺乏唯物史观下的系统分析与阐释,特别是没有从作为未来发展趋势的包容性绿色增长的视角进行有理论深度和现实解释力的分析与阐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中心内容,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国际经济话语权的现实需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进一步提升生产力水平,还要求协同推动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关系变革。应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整体把握推动产业高质量的丰富内涵。为此,产业高质量发展,界定为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依据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社会生产力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态势,并结合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目标导向要求,通过产业生产方式和以社会生产关系为中心的制度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优化,以提供更高程度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并具有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生化等一系列特点的产业发展新方式、新动能与新体系。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以人为本”,观念基础是“五大新发展理念”,现实依据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其特征要求包括“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等多方面。概括性地说,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更自觉地主攻能够更直接体现人民向往目标和经济发展本真目的的包容性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方向,科学处理产业发展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共生包容关系。还需要指出的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包含价值判断的综合性概念,具有内涵多维性、表现形式多样性、判断标准复杂性、发展目标多元性、发展路径多样性和战略选择灵活性等特征。任何产业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现在或未来的需求,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也在动态演进。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源泉

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来看,主要有创新、制度和结构新动能。围绕这三大新动能,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有:(1)创新新动能。如Solow[20]、Romer[21]、Grossman和Helpman[22]等认为,产业技术水平提高或质量改善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尤其是原始创新性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技术和质量,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孙早和许薛璐提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若无进一步产业创新支撑,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带来的净收益增长空间将快速收窄,只有坚定推行以诱导产业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消费升级,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23]。(2)制度新动能。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基于一定的制度背景、制度环境下发生的,不可能脱离制度背景而独立发展[24]。如任保平和李禹墨提出,制度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通过各种制度的改革来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中坚作用,刺激发挥各部门的外溢效应,在弥补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发力,提升企业产出水平,促进产业的持续升级[25]。(3)结构新动能。结构调整有利于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如任保平认为,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破解产业结构低端锁定的困境,应进行存量调整,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通过升级要素投入结构,以要素供给质量的提高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改善劳动力的供给结构提高高端劳动力的报酬,引导高端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另一方面,优化资本投入结构。将资本投资从过剩产能行业转向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和体现技术进步的先进制造业[26]。余东华指出,创新动力、改革动力和人才支撑力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核心动力,属于内源动力机制。进一步,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制造业供给水平和供给能力,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从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总量与结构、全局与局部等多个维度化解制造业供需错配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美好生活需求[24]。

上述有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制度、结构新动能的研究,为研究包容性绿色增长视角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来源提供了有益参照。但是,如何紧扣包容性绿色增长方式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并依据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社会生产力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态势,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整体系统结构中,去探寻能够体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生化等特征,从而有利于推动产业高发展的动能转换机制及其新动能体系的特征、结构及内在逻辑关系,尚未作出系统的理论解读。

(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及衡量标准

传统产业理论中多数学者基于结构演进的视角探索并明晰了产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与衡量标准。如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霍夫曼提出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及霍夫曼比例或系数、克拉克总结出的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之间的规律性(即配第-克拉克定律),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解释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重要标志。

二战后,以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及一批日本学者为主要代表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者,对于产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与衡量标准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阐释。其中,罗斯托在其著作《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对于产业发展的阐释比较具有代表性。他指出结构调整的原动力来自于主导部门的扩张,而主导部门的扩张又将对其他部门产生影响。依据其内涵可以发现,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应当是“主导部门”在各个经济发展阶段中的不断演进,同时这些“主导部门”的演进与发展也应当符合各个经济发展阶段中的生产力水平、消费结构与需求特征。因此,罗斯托等上述学者,从结构调整、主导部门的扩展及其扩散效应等方面,讨论了产业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与衡量标准。目前,学界通常是运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衡量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既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内外各种资源,又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衡量标准是:(1)产业间及产业内的比例是否协调发展;(2)产业结构能否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3)资源能否在产业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即从低级的产业结构状态向高级形式转化的过程,其衡量标准是产值结构的高级化、就业结构高级化、劳动生产率高级化。

产业链现代化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面与必然要求,是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竞争中的内生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了“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重要方针。为此,我国学者紧扣时代特征,着力从产业链现代化角度研究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特色内容。如罗仲伟和孟艳华提出,产业链现代化是产业现代化内涵的延伸、细化,其实质是用当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武装、改造产业链,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27]。高智和梁世雷提出,产业链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基础产业高级化、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技术经济的关联性、增强区域间产业的协同性、提高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嵌入的紧密度,由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供给体系质量[28]。刘志彪认为,可以从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链、创造价值的能力、现代产业体系要素协同角度等方面来理解产业链现代化[29]。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根本要求,而产业高质量发展又是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为此,有学者结合新时代背景,从产业集聚水平、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等方面,阐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内容及衡量标准。如涂人猛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与衡量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几部分:(1)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水平,即改变过去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为主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向以数据、知识、技术等创新驱动为主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2)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即强调通过促进产业区域集约集群化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率、体现绿色发展从而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3)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即通过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4)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即充分发挥各产业和企业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突出特色、错位互补协同发展,达到各方共同发展和社会共同繁荣的多赢效果[18]。还有学者通过对产业体系重构的动力机制、内在机理及关键路径,来探讨现代高质量产业体系的基本内容:(1)现代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应当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经济结构优化功能,从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以促进高质量发展;(2)现代产业体系具有优化要素分工结构、充分体现要素收益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从而提升经济增长的公平性以促进高质量发展[30];(3)现代产业体系具有注重生态文明发展、体现环境友好特征的生态环境改善功能,从而提升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以促进高质量发展[31]。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多数学者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主要聚焦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链重构等方面,同时指出能够从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水平、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几大维度度量产业高质量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过去粗放型产业发展方式及其财政约束下地方政府对产业粗放发展方式的呵护,引发了产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以及一系列社会不包容与生态环境恶化等负外部性问题。因此,在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强调应紧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与发展态势,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特别是产业自主性技术创新,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以农业与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和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更应树立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以纠正经济系统的非包容性、非绿色发展现象为目标导向,将绿色民生化纳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与衡量标准框架体系中,以克服自然、经济和社会的非包容性、非绿色增长即广义失衡现象,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三大系统包容性绿色发展,最终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体系

朱孟晓和杨蕙馨提炼出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关键路径,即从创新驱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结构升级和组织创新四个视角构建新体系。他们认为,我国新的产业发展体系需要通过创新驱动、信息技术渗透和融合、结构优化升级和组织形态创新等路径,综合解决或突破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大的产业国际竞争压力、日益深化的信息技术产业融合等问题,实现产业增长效应和提质效应的统一[32]。高建昆和程恩富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重要关系。产业体系建设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发展、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市场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有效竞争与适度垄断的关系;城乡区域体系建设要处理好协同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绿色发展体系建设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开放体系建设要处理好对等高效开放与经济安全、人民福利之间的关系;经济调节体系要处理好市场决定作用与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产权体系建设要处理好公有经济主体与非公经济辅体的关系;分配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按劳分配主体与按资分配辅体的关系[33]。杜宇玮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在于,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不断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与人力资源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三位一体”协同机制[31]。盛朝迅认为,应从体制机制、要素培育、企业主体和产业发展四个层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和要素资源配置更加协同,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从现行产业体系到现代产业体系跃升[34]。芮明杰认为,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是当代领先且面向未来的、基于新技术和新比较优势基础的、可持续的具有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具体表现为新业态、新模式、新动力、新关联、开放先进等特征[35]。刘文勇指出,中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路径是以和谐观、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合理的产业、区域规划为引导,以协同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创新成果在产业和空间的扩散、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高效的企业管理与运作流程、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等为内容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发展、协同推进与协同互动过程[36]。顾乃华和唐荣认为,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就是要以现代产业文明为引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构建价值链高端化、组织结构高度活跃、制造与服务高度融合、空间布局一体化为基本特点的产业新体系[37]。涂人猛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一个具有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现代服务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绿色生态链与产业链相协调、产业链与政策链有机融合的,融创新型、现代服务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型、新生态型于一体的产业新体系[18]。高培勇等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转型,是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产业体系上则要从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产业内部结构从低端转向高级化[38]。赵天翊等提出,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竞争力、控制力、发展力、环境角度作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产业发展体系的一级指标[39]。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对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体系的研究,主要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视角开展,但既没有依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机制及新动能体系特征,紧扣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生化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实践路径,更缺乏依据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目标导向去探索如何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二、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设计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的问题

1.从研究视角来看,目前国内外文献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研究,虽有部分文献涉及产业绿色转型和产业发展需要注意包容公平导向问题,但主要是从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来分析提炼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并侧重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链重构与产业链现代化角度去分析如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但是,中国过去粗放型产业发展方式,不仅引发了产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不包容与生态环境恶化等负外部性问题。因此,在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背景下,中国必须践行既能促进公平性经济增长,又能优化自然生态系统这一包容性绿色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在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的新时代,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有必要以包容性绿色增长为研究视角,体现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目标导向,以有效解决产业转型与发展中的各种“包容性”与“绿色化”缺失问题,进而揭示新时代赋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并找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标准和新路径。

2.从研究的理论分析架构与分析范式来看,纵观目前有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有研究,现有文献主要是基于现代产业经济理论,去研究我国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外延、特征表现、动能转换、内容构成、影响因素、衡量标准、实践路径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十九大以来,随着高质量发展命题的提出,也有学者结合产业数字智能化和绿色转型的新问题,对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学术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亟待提升理论层面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对于包容性绿色增长视角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价值取向、目标要求、动能转换机制、测度评价、实践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基本问题的系统理论阐释不够全面,理论分析构架不成熟。而且,对包容性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有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需要紧扣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社会生产力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态势,以及包容性绿色增长方式的本质特征及目标导向,研究更高程度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并体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生化等特征的产业高质量的新方式、新动能与新体系。

3.从利益协调与研究的广度来看,包容性绿色增长是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保护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而现有相关研究,多数侧重于其中两两之间利益博弈的协调,侧重于产业绿色转型与发展研究,聚焦于产业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即人与自然之间利益矛盾的协调,忽视了产业发展中就业、劳动者收入与民生福利增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包容性问题。较少将产业高质量发展分析的视野拓展到分析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之间如何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解决产业发展效率和社会包容性与低碳绿色化相兼容等问题。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经济学等前沿学科的迅猛发展,表明经济系统是生态母系统的一部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从“相互协调”论,逐渐演变到“子系统不应该超越母系统持续发展的合理上限”论。因此,研究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将经济发展的包容共享理念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理念相互结合起来,探讨可以有效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生态、经济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兼容问题,这是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的新时代下,完整求解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中心议题。

4.研究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驱动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战略规划与部署起来,创新分析范式与理论分析框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借鉴西方现代产业经济学和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近年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去研究中国践行包容性绿色发展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问题。

(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解决路径

1.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范式及框架设计。当前研究虽然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特别是多领域、综合性、深层次的系统研究与论证和整体性表述的学术成果不足,缺乏符合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向生态文明转型要求、具有理论和实践创新特征、有利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视角、分析范式及框架设计。为此,需要基于唯物史观分析范式,引入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目标导向与要求,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整体系统结构中,拓展产业发展的研究高度、深度和广度,以增强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后续研究活力和学术增长力。

2.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机制设计。需要在推进目前有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制度、结构新动能的有关理论阐释基础上,紧扣包容性绿色增长方式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拓展生态创新新动能维度,并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整体系统结构中,去探寻能够体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生化等特征,以期有利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机制及其新动能体系的生成,进而求解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条件。

3.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索。需要围绕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待解的关键问题,择取与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较为密切关联的农业、工业制造业和资源性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效融合、推进传统产业数字智能化改造、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效应为主攻方向,侧重从提升包容性研发创新能力、优化经济主体的行为价值取向、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社会效益、完善产品要素定价机制和生态治理体系等方面,探索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4.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绩效测度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需要整合科学发展、包容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构建一个综合反映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外延和特征,并能够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的测度评价体现,并对我国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进行检测评估。

(三)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和具体问题

构建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框架,在总体上,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结合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准确把握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推进的新发展格局,紧扣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逻辑和产业发展中包容绿色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以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为研究视角,以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整体系统结构为分析范式,来阐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核心问题、影响因素、理论基础等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探析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机制设计和新动能体系的构建,进而研究如何以变革、优化产业生产方式为逻辑基础,来探索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选择、绩效测评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制度治理和政策体系设计等实践问题。需要破解的中心问题是:如何紧扣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社会生产力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态势,以推动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运用唯物史观下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整体分析范式,以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为逻辑主线,将宏观经济增长范式转变-微观企业行为变革-中观产业转型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探索如何通过变革产业发展观念与经济主体行为取向、优化生产方式(着力点是提升产业绿色包容研发创新能力与构建智能绿色化产业生产力结构,完善企业与产业发展中的生产关系与制度治理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点是调整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推进传统产业数字智能化改造、完善要素市场定价结构、变革科技创新体制、优化生态治理与环境规制),以协调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纠正产业非包容性非绿色发展。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遵循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要求,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生化,从而构建现代化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方式、新动能与新体系,以及产业发展、社会公平与生态创新相统一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最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图1)。

图1 中心问题

依据上述需要破解的中心问题,我们设计了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总体研究框架(图2)。

图2 总体逻辑框架

1.在理论上,基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生产力水平,协同推动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关系变革这一基本实践逻辑,厘清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阐释包容性绿色增长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影响因素、形成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而探索如何构建一个包容性绿色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内涵特征及其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要求。应紧扣包容性与绿色化的两大目标要求,侧重从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三大系统协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或模式角度,来界定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内涵特征,进而紧扣追求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相协调这一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基本要义,从产业发展过程平等参与、发展内容全面协调、发展主体公平竞争、发展方式生态环保、发展成果福祉提升等方面,阐释包容性绿色增长视角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要求。

(2)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问题的理论阐释。依据包容性经济增长目标导向—企业包容绿色创新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思路,以企业包容绿色创新行为为中介调节变量,阐释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实证研究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客观要求,以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中心任务,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整体变革中,分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内涵;从如何协调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目标之间矛盾冲突的角度,紧扣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生化等“四化”要求,侧重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要素市场定价公平、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四大维度,阐释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核心问题、影响因素;最后,研究包容性经济增长目标导向—企业包容绿色创新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演化机制,进而推导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形成机制。

(3)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阐释。一方面,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产业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新时代,综述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再生产理论,重点评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循环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条件、平均利润率、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公平正义思想,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经济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阐释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在评述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历史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发展态势基础上,并结合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有关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理论脉络分析,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前沿趋势分析,以及不同西方学者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理论解读,阐释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西方经济理论基础。

(4)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即应以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绿色包容性转型为基础,阐释中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以契合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高速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并阐释中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在此基础上,运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整体结构分析范式,以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为逻辑主线,将微观企业行为-中观产业发展-宏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机统一去起来,探索具有时代创新与国情特色的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2.应紧扣包容性绿色增长方式的目标要求,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突出问题,并结合促进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推进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新任务,以及就业、分配、消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民生祈求,特别是结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促进企业经济行为与产业发展绿色民生化转型的重点任务,依据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社会生产力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态势,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整体系统结构中,侧重从优化结构、创新驱动、制度公平、生态治理四大维度,去探寻能够体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生化等特征,从而有利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机制设计及其新动能体系问题。具有需要研究的问题有:

(1)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矛盾与瓶颈机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为基础,分析我国出现产业结构扭曲的基本状况、体制成因,及其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抑制机理;并从要素、技术、结构、制度、环境治理等方面找出制约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问题所在;最后,侧重从价值链和技术创新双向维度,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素质人力资源培养、政府产业政策规制等方面,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般历史规律及其新动能支撑系统,并侧重从体制机制方面,探讨如何消除相关制约因素,驱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链现代化、生产方式绿色民生化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2)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产业转型发展动能转换取向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整体系统结构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理论,以及阿西莫格鲁等提出的包容性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框架,以目标偏好-行为取向-动能转换-发展绩效为分析主线,研究宏观绿色经济目标偏好导向及政策激励-企业和消费者经济行为包容绿色取向-产业发展动能转换-产业包容绿色转型发展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与相互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机制设计的内在逻辑依据与理论假说,进而探寻体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生化等特征,从而有利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机制设计思路。

(3)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实现机制及条件。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素资源扭曲错配、技术进步创新不足和产业高污染的外部性等方面剖析制约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障碍;结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新时代背景,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历史,实证分析中国产业发展动能转换与变动的趋势特征,阐明驱动产业高发展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借鉴复杂系统演化分析框架,将产业技术链改造机制与价值链跃升机制结合起来,探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实现机制及条件。

(4)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紧扣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数字智能与绿色化改造升级、“两业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趋势及规律、产业链重构与现代产业链提升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与任务,从提升产业发展创新、集聚、融合、协同发展水平的角度,以改善产业广大生产经营者与劳动者的幸福指数为价值导向,侧重从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制度公平、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四大维度,研究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互动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评价指数,以测度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指数的构成情况及变化态势。

(5)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方向、基本原则和重要战略。依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以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条件及其新动能源泉体系的理论分析,紧扣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和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实践要求,以要素规模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以传统动能转向包容性绿色新动能为导向,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侧重从有利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和有利于产业技术链改造、价值链升级、制度公平、环境保护、结构优化的角度,以实施新网络、新技术、新安全、新融合,以及构建技术创新、互联网服务、就业与再就业及人才服务、低碳循环公共服务等产业升级平台为抓手,提出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链现代化、生产方式绿色民生化的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方向和关键环节。

3.需要结合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人本目标导向,以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机制设计的研究,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去探索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并对实践绩效进行科学评估。主要研究的问题有:

(1)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与关键问题。应实证分析我国在资本利润驱使下产业粗放型扩张方式所产生的非包容与绿色缺失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产业劳动主体素质提升与潜能发挥以及产业发展质量的负面影响,并从技术与制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剖析其成因所在;与此同时,从促进经济、人与社会以及自然三大系统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有利于驱动产业劳动主体素质提升与潜能发挥角度,探寻中国推进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并依据全面提升产业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的实践要求,研究包容性绿色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的设计思路。应结合包容性绿色增长宏观目标导向,以及企业经济行为包容绿色转型的价值转型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践要求,紧扣产业发展的包容绿色缺失问题,及其对产业劳动主体素质提升与潜能发挥的制约,依据社会生产力智能绿色发展的趋势特征,以推进实体产业生产方式包容绿色转型为价值取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践主线,从增强包容性绿色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链智能绿色与产业升级生产方式、完善市场结构与定价机制、推进生态资源保护与治理等四大方面,研究如何设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的总体思路。比如对于传统制造业,应通过劳动收入占比、劳资收入差距、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实证测算分析我国制造业在“两头在外、要素驱动”规模扩张阶段所产生等不包容与绿色缺失问题;并从质量、结构、效率和动能等方面,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不高、结构不平衡、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能源消耗较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基本状况及原因所在。最后,依据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目标导向,以推动“两业深度融合、集成智能制造、绿色集约转型”新型制造业为方向,围绕产品、工业设备、生产方式、管理、服务等环节,从加强制造业关键劳动偏向性核心技术研发和包容性绿色技术创新及推广;提升以“产业链完整性、供应链安全性、产业基础高级化、价值链高端化”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推进传统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方式根本变革;以人为本培育、完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技术与数据等要素市场产权制度和定价制度,着力化解各种形式的要素价格扭曲,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激发科技创新人才、产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潜能,提升公平营商环境;明确企业环保与生态治理责任,健全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增强环境规制、完善生态治理体系等四大方面,研究如何设计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3)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绩效测度评价。应依据前面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动能机制设计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点任务、关键问题和路径方向的分析,通过拓展产业经济学中不同流派有关产业结构与组织发展绩效的测评体系,并综合借鉴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测评体系、包容性绿色增长测评体系的设计思路与测评方法,以人为本,探索纳入平等共享(主要是财富分配变量)和生态代价等要素、能够体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链智能现代化、产业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绿色民本化等特征要求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绩效测评价系的构建思路、维度设置及指标设计原则,进而从异质性、差异化的角度,运用此测度评价体系,对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与推动高质量过程中的实践绩效,进行实证评价及预测。

4.综合上述有关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导向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动能设计、实践选择及绩效测评研究,并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社会生产力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态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包容性绿色制度的系统、配套、互补建设与创新,提升产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方向,探索如何以人为中心来构建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治理与政策支撑体系。主要需要研究的问题有:

(1)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与制度环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结构理论为基础,研究如何遵循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规律,将使用自然财富、商品财富和知识财富统一起来,确立以人为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念,以有效激励劳动主体为导向的产业生产方式变革为逻辑基础,从完善有利于激发各类经济主体劳动创造性,提高全员创新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所有制结构,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公平产权制度;构建有利于推动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相兼容的收入分配体制;探索劳资两利的生产制度结构与共享利润分配制度的构建;将市场在一般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在重要产业发展战略和绿色民生资源配置中的导向性作用统一起来,健全、发展市场经济结构及其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平竞争制度等方面,研究如何健全、完善、夯实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与制度环境。

(2)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度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紧扣实体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包容绿色缺失问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产业劳动主体素质提升与潜能发挥的制约与束缚问题,从完善包容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拓展科技创新者的财富发展空间,实现各要素所有者合理分享产业创新成果;构建企业与产业智能绿色生产流程、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品服务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标准体系与法律法规;完善产业要素市场与定价机制,深化商事制度与投融资制度改革,提升公平竞争营商环境;完善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资源高效利用体制机制及其生态资源修复与保护体制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等方面,研究推动产业生产方式人本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制度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构成,并从提升制度治理体系协调性、配套性、互补性、衔接性等方面,探索其互动关系。

(3)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度治理体系的设计原则及构建思路。依据智能化、民生化、绿色化等多重任务浓缩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变革与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以及谋划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要求,紧扣实体产业主体的素质及其潜能亟待提升与激发,产业关键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民生绿色短板急需弥补等产业转型发展中的迫切破解问题,借鉴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从克服制度治理缺失、过剩与漏洞并存,增强制度治理体系的完备性、协调性、互补配套性、衔接性,加强制度构建能力和制度执行能力,避免制度治理碎片化等方面,以制度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成,以提升产业制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总体效果为目标,将价值观念、正式规制体系和治理实施机制有机统一起来,设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度治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并促进产业发展方式绿色民本化转型,产业发展呈现“四化”特征来设计构建思路。

(4)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依据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目标要求,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生态资源要素定价体系和生态治理及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包容性绿色创新体制、构建产业变革与消费升级激励体制、完善企业竞争环境、完善政府公共治理等方面,并综合考量农业、制造业与资源行业的产业结构、禀赋特征、环境影响等因素,提出优化宏观发展环境、促发产业主体素质提升与潜能发挥、实现产业人本导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三、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问题

(一)构建研究范式及框架设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产业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并综合现代西方不同产业经济理论及其发展的前沿趋势,以及包容性绿色增长与发展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环境与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理论的前沿趋势研究,运用唯物史观下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整体分析范式,基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分析视角,以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为逻辑主线,探索构建一个有特色并有现实解释力的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科学设计动能机制,有效构建新动能体系

即依据推动产业“四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并结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科学破解宏观绿色经济目标偏好导向-企业经济行为包容绿色取向-产业发展动能转换-产业包容绿色转型发展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与相互作用机理,探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机制设计思路及其实现条件,进而,从优化结构、创新驱动、制度公平、生态治理四大维度,探索如何构建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

(三)厘清并选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依据对粗放型产业发展方式下非包容与绿色缺失问题及其成因的实证研判与剖析,科学总结、提炼产业包容绿色转型发展的典型实践经验,找出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与关键问题。并运用唯物史观下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整体分析范式,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以推进实体产业生产方式包容绿色转型为价值取向,由总而分地研究:如何从增强包容性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链智能绿色与产业升级生产方式、完善市场结构与定价机制、推进生态资源保护与治理等四个方面探索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具体路径。

(四)构建测评体系

按照推进传统增长方式向包容性绿色增长转型的总体目标要求,拓展产业经济学中不同流派有关产业结构与组织发展绩效的测评体系,并综合借鉴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测评体系和不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测评体系与方法,探索纳入平等共享和生态代价等要素、体现产业“四化”转型发展特征要求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绩效测评价系的构建思路、维度设置及指标设计原则,进而从异质性、差异化的角度,运用此测度评价体系对农业、制造业、资源型产业等产业,在发展方式转变与推动高质量过程中的实践绩效,进行实证评价及预测,并相应政策效果进行评估与检验,从而有效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绩效的量化评价及其相应政策效果问题。

(五)完善制度与政策体系

依据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决定》的总体目标与相关内容要求,将社会生产力与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和相应的制度治理体系完善统一起来,依据提高产业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绿色可持续性的价值取向,研究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完善推进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与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依据产业发展智能化、民生化、绿色化等多重任务与目标要求,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社会生产力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态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包容性绿色制度的系统、配套、互补建设与创新,提升产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方向,探索如何构建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治理与政策支撑体系。

从重点问题来看,主要是:(1)如何结合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要求,并依据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目标导向,探索如何激励企业转变经济行为取向、优化生产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高产业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绿色生态性,进而构建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民生福利相统一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2)如何以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三大系统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为问题导向,科学阐释包容性绿色增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其辩证关系,进而厘清、阐释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动能体系、主攻方向、约束条件等基本理论问题。(3)如何依据对粗放型产业发展方式下非包容与绿色缺失问题及其成因的实证研判与剖析,科学总结产业包容绿色转型发展的典型实践经验,找准包容性绿色增长目标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与实践路径。(4)如何依据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目标导向要求,结合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科学设计有利于促进产业呈现“四化”特征转型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并通过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与推动高质量过程中的实践绩效的实证评价,找出我国产业宏观调控政策中的偏差问题与完善方向。(5)如何依据“五位一体”战略部署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绿色化与包容性转型的目标要求,侧重从实践实施层面,剖析并科学设计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治理与政策支撑体系。

猜你喜欢
包容性高质量绿色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绿色低碳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包容性设计专题引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