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挑战与对策研究

2022-06-07 16:28姚崇刘彦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高校

姚崇 刘彦

摘 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风险叠加期。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西化”“分化”“弱化”“淡化”“泛化”和“丑化”等风险挑战。因此,高校必须从谋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高度,坚持党委负责、正面宣传、立破并举、守正创新和底线思维这五大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引导青年一代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时代责任。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世界经济与政治重心“东升西降”、国际体系主导权“南北对等”、中西力量对比趋于“平起平坐”。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既要防范内部的意识形态消解,又要警惕外部的意识形态渗透。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既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主战场,也是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主阵地。因此,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理性审思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呈现的新特点、新变化,着力应对其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领导权、话语权。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国际格局与国际体系深刻变革的事实判断、战略判断,也是针对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理论判断。[4]只有全面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寓意,准确认识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才能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进入了风险叠加期和战略关键期。深刻揭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和特征,需要从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在于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全球发展版图不断增大。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有力地抵制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旧的一国称霸、一家操控的“单级模式”,正在被平等、公正、共赢的多边主义、多极格局、多世界主体所替代。在于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混乱失序的风险性不断增大。中美战略博弈将由高承压进入高风险和全面竞争的关键时期,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张的荒谬的“二元对立”的政治哲学将是中美战略博弈进入这一关键时期的加速器。在于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全局创新版图,科技变量的巨大催化作用不断增大。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主导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先期到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成为世界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人类智力解放的主要标志。

第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在于“东升西降”的新世界格局之变。当今世界正值“权力转移的黎明期”[5],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使得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在国际格局中,国际舆论格局依然西强东弱,深陷“修昔底德陷阱”,天然带著文明偏见的西方现代文明执意取代其他文明的“霸权梦”没有没落,东西方文明的较量成为常态化。在于“南北对等”的新国际体系主导权之变。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推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力量对比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难以逆转,老牌与新兴大国综合实力此消彼长仍然是大势所趋。在于媒体“多元融合”的新传播环境之变。媒体融合纵深发展进程蹄疾步稳,单向度的传播方式转向多向度的互动传播方式,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多元媒体的高度融合,就要重构中国特色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第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局”。其一,诠释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动荡变革“乱”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灾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抬头,世界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散,风险点和动荡源急剧增多。整个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在客观上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其二,开创了互利共赢、共同开放的“新”局。“世界大同,和合共生”是新世界秩序的理想类型。主张文明美美与共的东方文明成为多样化文明的领跑者,中国方案必将为开创“共同发展”新局面提供中国思路,成为破解全球性治理与发展问题的一把价值“金钥匙”[6]。其三,要求我们谋定“全”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要掌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既要站在“两个必然”的高度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会被资本无边界的增殖和资本家的贪婪这个固有矛盾毁掉,还要充分地估计两种制度斗争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世界格局调整的曲折性。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挑战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国际形势曲折、斗争、变革的发展大势紧密相连,与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发展大局紧密相关,是高校一切工作的风向标、晴雨表。在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下,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多样价值观念不断碰撞,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强烈冲击。分析和把握“大变局”下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的“西化”“分化”“弱化”“淡化”“泛化”与“丑化”风险,揭示这些风险产生的主客观根源,是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题中应有之义。

1.西方敌对势力渗透造成意识形态“西化”的风险

在世界格局中,国家位势越高,影响力越大,施展影响力所需的成本越低。长期以来,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多方面的优势所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扩张中处于优势地位。西方资产阶级以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自居,不断向世界各国渗透“普世价值”的意识形态主张,加速了西方文明的“世界化”进程。“普世价值”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看似是一种“软武器”,但它会带来硬杀伤力,解除高校师生的思想武装,从根本上使高校师生丧失价值辨别力和价值选择力,进而在思想行为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西方价值观。近年来,人们逐渐识破“普世价值”的伪善性、虚幻性和危害性。因此,西方敌对势力逐渐转向“文化浸染”,其价值渗透的手法更趋隐匿化。西方国家通过资本主义运作,以技术渲染为支撑,在全球建立起资本主义文化体系,它不仅为资本增值服务,而且还为输出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服务,即操控大众传媒的话语权,侵入青年的精神空间,对青年的价值观体系产生同构效应。2963F254-61B5-4028-9950-5DA5FCA65EBF

2.“和平演变”策略导致意识形态“分化”的风险

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形成,大都伴随着资本的扩张,而中国用制度和体制的显著优势打破了资本主义依靠不平等原则的对外扩张以及必然带来的单向度精神钳制,这毫无疑问地引发了西方国家的集体性焦虑。因此,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力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西方敌对势力公开支持或者暗中怂恿甚至策动反华、反党、反社会主义势力,继而把“颜色革命”的利剑刺向年轻一代。一些反动分子借助各种舆论工具制造舆论事件,煽动大学生群体炒作社会热点话题,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合理”,鼓噪质疑中国政府各部门的“不作为”,进而质疑“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西方敌对势力一边把中国形象“妖魔化”,一边把自己的主张“意识形态化”,加紧向中国传输“个人至上”“资本至上”的核心价值观,这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3.网络虚拟空间乱象加剧意识形态“弱化”的风险

随着网络新场域的开辟,传统官方媒体不再作为意识形态话语的唯一生产者,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不再依赖传统垂直的权力格局,“大众舆论场”悄然兴起。青年大学生成为“大众舆论场”的主力军,他们在网络空间构筑以个人为轴心、个人兴趣爱好等标准为半径的朋友圈。由于个人建构的朋友圈具有稳定性和封闭性的特征,这往往导致了“回音室效应”,他们只乐于接受高度同质化的信息,而将相异的观点排除在外。然而,“回音室”中不乏存在与主流价值相背离的“消费话语”“享乐话语”,在这些负面话语的冲击下,乐于奉献、服务人民的“宏大叙事”面临着逐渐被稀释的风险。个性化精准推荐技术使得大学生受到“网络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学生只听自己想听的,只看自己想看的,这堵无形中建立起的“信息隔离墙”侵蚀了青年大学生的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使命与担当,导致了个人价值的异化。

4.市场逐利性加剧意识形态“淡化”的风险

西方经济学家将“理性经济人”作为市场经济的假设前提,个人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的目的,个人奋斗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体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有效催生了全体社会成员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精神”,但是一些人的价值评判标准转变为“小我”优先于“大我”,陷入了价值误判的泥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部分社会成员的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倾向明显,导致“小我”与“大我”的价值关系严重扭曲。社会道德领域这些“失范”現象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一些大学生奉行“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标榜个性自由。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价值倾向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在我国当下社会的沉渣泛起。[7]

5.社会负面情绪弥漫造成意识形态“泛化”的风险

高速奔流的舆情浪潮下,一些热会问题、社会矛盾会使得痛恨社会不公、心理焦虑等社会负面情绪容易达到极化,而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成为了社会成员宣泄负面情绪的加速器。以“弱者心态”表达的社会负面情绪,承载了部分大学生的主体诉求,整个社会利益分化的焦虑、迷茫甚至对社会不公的怨恨情绪在大学生群体中预演。舆情漩涡漩出的负面情绪沉渣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冲击。例如:“大国战疫”极大激发了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在此氛围下,部分网民通过情绪渲染、散布谣言等偏激手段,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矛盾被恶意夸大式炒作,产生放大效应、诱导效应,其中不乏有高校大学生带着非理性情绪用攻击性和暴力性的围堵话语使得民粹情绪走向极端。对此,高校要牢牢掌握向青年学生解释社会问题和矛盾的话语权,“避免一些具体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性事件,避免出现大的意识形态事件和舆论漩涡。[8]”

6.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引发意识形态“丑化”的风险

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逻辑起点可以追溯到尼采的价值论虚无主义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虚无主义,其理论渊源是唯心史观。中国当今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将虚无主义价值观念投射到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价,倡导以叙事技巧还原历史真相或解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其要害在于否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成就,以此来达到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属于釜底抽薪。部分利益集团受政治社会诉求驱使滥用“人人都是历史学家”的理论,热衷于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活动,导致对历史随意、自由的理解有可能成为公众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9]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是缺乏真实性、缺失真理性、丧失知识性,本质上是历史性和科学性的缺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试图消解高校师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史的认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引起“合法性危机”,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认真对待。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应对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的对策

新的历史境遇下,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挑战更为严峻、复杂和广泛,既有国际形势的变化因素,也有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方式的变化因素。面对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10]。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做好较长时期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迎难而上,戳穿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性目的,廓清扰乱人心的思想迷雾,以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勇于斗争的思想意识,积极主动推进意识形态工作。

1.坚持正面宣传,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校应该充分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说到底,“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服务”在大变局中显得更为突出。因此,要抓好高校宣传工作,排除和隔离未来极端化思潮影响。一是处理好“宏大叙事”与“细小叙事”的价值关系。市场逐利性导致了部分青年将个人主义作为价值评判标准,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割裂开。对此,我们要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宏大叙事”与自我满足的“细小叙事”有机统一,向大学生阐释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时讲清楚“民族复兴”与“美好生活”是有机结合的,引导学生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深度融合。二是处理好“特殊性叙事”与“普遍性叙事”的关系。中国构建的世界秩序话语是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理论范式。我们要向青年宣传中国自己的世界秩序观,将“普遍性叙事”和“特殊性叙事”有机结合,警惕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利益相背离的二元对立论。三是处理好党史叙事与民族复兴叙事的关系。在党史学习中,不能只停留于故事性叙事,停留短时段、聚焦某一人物、钩沉细枝末节。应该以民族复兴为党史叙事结构的核心,要让大学生了解全部历史过程、熟悉基本史实,理清每一历史时期的逻辑关系。2963F254-61B5-4028-9950-5DA5FCA65EBF

2.坚持立破并举,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

新兴信息传播方式为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便捷途径,加剧了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的风险。“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好、贯彻好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是主动赢得网络思想主动权。面对国际舆论场中“亚文化”思潮的流行喧嚣,高校要充分认识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思想阵地的重要性,同错误思潮开展话语博弈,抢占网上意识形态制高点,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内向聚合力,警惕畸形的“迎合机制”和“网络信息茧房”导致的社会黏性降低风险。二是要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高校要重点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网络专栏,以“后现代叙事”视角,“形式很潮”“内容很正”的讲述方式把马克思主义讲给青年听,用科學理论占领网络教育阵地。三是要提高防“侵蚀”能力。西方国家核心观念的入侵更能冲击政治秩序的稳定性。对此,我们要警惕消解中国共产党合法性地位的西方话语陷阱,防止极端民族主义浪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冲击,敢于亮剑,善于进行舆论斗争。

3.坚持党委负责,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博弈和较量没有终结,并且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高校党委必须注重强基固本,以制度之力作为确保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的总抓手。一是建立理论学习制度。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以党史为重点系统学习“四史”,深入实施红色基因工程。因此,高校要组织党委领导干部积极学习“四史”,告别本领恐慌。同时,需要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学习中把握精神谱系中真理的力量。二是改革评价考核制度。高校要把舆论引导和宣传能力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坚持整体性、导向性和可行性原则,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效果评价机制。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和完善意识形态奖惩制度。高校要对那些意识形态工作投入精力多、积极性高、成效明显的个人和集体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一些领导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含含糊糊、遮遮掩掩等问题,要敢于问责、善于问责。

4.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挖掘校园文化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资源、发挥应有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保证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决定性因素。这样,才能够抵制“淡化意识形态”和“西化意识形态”思潮,又可以避免回到“泛意识形态”的绝境。一是依托校园物质文化,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校园建筑、校园景观处悬挂、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标语、口号、海报等文化作品,以增强文化底蕴、彰显校园特色,实现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的和谐统一。二是依托校园精神文化,充分发挥精神环境的现实感染功能。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思想滋养。只有回顾历史、感受文化,才能深谙中国由辉煌到苦难再到复兴的艰难历程,才能推动师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三是依托校园实践文化,充分发挥实践论证功能。社会实践是向广大师生诠释、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科学性、崇高性的最终标准。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摆脱以往单调、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说教的窠臼,克服知识化、概念化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宣传困境。

5.坚持底线思维,有效化解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意识形态风险

有效化解由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高校意识形态风险困境意义重大。一是构建心理预警机制。强化高校师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预警,既能向高校师生渗透风险意识,也能有效化解由信息匮乏带来的恐慌情绪,是防范突发公共事件中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举措。二是构建舆情监测机制。舆论内容嘈杂化、舆论生态复杂化、舆论形态碎片化等现象深度干扰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利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舆情进行专业检测,是发现敌对意识形态利用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渗透和进攻的有效途径。三是构建高校领导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机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增强高校领导的风险意识,优化高校领导的科学思维能力,形成党委领导负责、各学院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全面落实的应急管理队伍,建立职责分工明确、快速有序的反应机制是化解突发公共事件中意识形态风险的根本方式。

本文系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学生教育引导研究”(课题编号:2020FDD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接见二〇一七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29(1).

[2]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J].求是,2021(2):4-5.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7-18.

[4]刘须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意识形态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2):138-148.

[5]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刘江,陈方明,张毅军,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9.

[6]姚崇.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价值地位、价值构成及价值指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5):23-32.

[7]骆郁廷.“小我”与“大我”:价值引领的根本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2):64-74,149.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3.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

[10]习近平.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N].人民日报,2019-01-22(1).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2963F254-61B5-4028-9950-5DA5FCA65EBF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高校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