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回人间的清欢

2022-06-07 20:06仇士鹏
知识窗 2022年4期
关键词:宿主灾难

仇士鹏

2021年真是艰辛的一年。从下半年开始,各种灾难纷纷冒头,洪水、疫情、台风、暴雨,晴朗与明媚被接连的感叹号冲刷后,失落成了表情的遗迹,人们不是提着心、吊着胆,就是忧心忡忡地许愿和祈福。

昨日,我和朋友小宇讨论了一个问题:“为何2021年如此不太平?”他提出了一种观点,灾难是自然施加的一种惩罚。数学里有个名词叫“罚函数”,即在求解优化问题时,对超出限制条件的个体施加惩罚。他说,地球上的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发展也是一种优化问题,而地球对某一物种的数量和开发资源的水平是设有既定的数量阈值的,超过阈值,地球就会用灾难的形式进行惩罚。

这有些道理。我们本就是地球的过客,世界不过是我们暂时“租”来的住所,而自然才是主人。把主人的房子弄得脏乱不堪,又不断挥霍主人的财产,主人必然是受不了的。

不过,自然终究是仁慈的,不会像西方传说里的上帝招来灭世的洪水重新给人间洗牌,地球只会用臭氧层空洞、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并不迫在眉睫的事情提醒人们要尊重、节制与爱护。实在气愤不过,地球才会创造出疫情和极端天气,露出凸起如山的肌肉,展现它无可争辩的绝对强势的威力,宣告自己的主权。

这样其实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因为地球辛辛苦苦繁衍、发展了无数年,才形成的瑰丽多元、各有千秋的地形地貌、种群群落全部毁于一旦,要更漫长的岁月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创伤,让它们沦为永久的绝响。当繁华变成了荒芜,稳定而强盛的生态系统就变得脆弱不堪,如同被风干成了形容枯槁的老人,走一步都要咳上三两声。所以,极端天气等灾难像是锋利的刀,而握柄同样也是刃口。正因此,保护自然,避免灾难的降临,对人类、对地球是“双赢”的结果。

我想,灾难是一面放大镜,会把人类历史进程中宏观与微观的问题暴露得一览无余。比如,河南暴雨引发的城市严重内涝,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背后,欠下的地下管网的账,在水利工程方面仍旧存在的短板;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在南京杀的回马枪,暴露的是人们的疏忽大意;比如,暴雨冲刷下山區乡镇里形成的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露的是城乡建设中对地质勘查和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工程措施不到位……

人们常说:“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但事实上,五千年来,我们经历的自然灾害和灾难性的疫情数不胜数。照理来说,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来应对这些突发情况,但每当它们真的发生时,依旧会收割走大片的生命与财产。

这离不开自然伸出的黑手,它也担心人们拥有了战胜一切天灾人祸的能力后,反而罔顾它的呼唤,所以不得不整出一些新花样。比如,让天气更加极端,让地质灾害更加隐蔽、突然发作,让病毒不断变异,并且产生新的病毒和灾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正是为了让善于遗忘、懈怠和贪婪的人类时刻保持警醒。

作为世界的“租客”,我们只能被动地承受,但未雨绸缪是能够发挥的主动性。比如,台风“烟花”的路线提早就被预报出来,基于此,浙江开放一万个避灾安置场所,转移10万人,尽可能地减轻了台风带来的损失;比如,2021年5月大理发生地震时,震中附近多个地区的电视上跳出了地震预警,显示震中位置、震级、到达时间,并伴有倒计时读秒,为人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我曾经也以为我生活在一个绝对平安的地方,天塌地陷、山崩地裂的景象只是屏幕里的新闻,结果它们不声不响地敲开了家门。谁又知道,那些依旧与我保持零往来的灾难,在未来会不会突然想起我这个远方的亲戚,发来嘘寒问暖的消息?毕竟,在2021年的夏天之前,没人认为洪水能淹没中原的腹地。

我突然觉得,城市就像一座漂浮的岛屿,要么历经风浪成为一片坚不可摧的大陆,要么处在被风浪不断打磨的过程中,祛除积年的弊病,变得圆融、成熟,要么沉没于上升的海平面里,等待下一座城市在遗址上重建。

我们其实应该庆幸,能生活在科技和医疗水平都高度发达的时代。如果现在还是农耕社会,同等严重的水旱灾害在统计学意义上就不能再被称作千年一遇了,它必然是九州的常客,年年可见,岁岁拜访,让青史一到夏季就变得湿漉漉的。正是我国兴修水利,在大江大河上建起诸多巍巍水库,才大幅度地降低了水旱灾害发生的概率和灾难带来的损失。医疗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让水旱、地质灾害中不断抬头的瘟疫、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收回了尖牙利爪,使得无数人逃脱苟延残喘的命运。

所以,我们都要学会感恩,是那一面镰刀和锤头的旗帜带领着我们,走出了绝对贫困,走向了繁荣富强,拥有了闲看云卷云舒、卧听花开花落的可能。

但人始终都要保持冷静,虽然手中握有强大的力量,拥有了风伯雨师雷公电母的神通,可以上九天揽明月,下汪洋捉蛟龙,依旧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善意。无论如何,我们能够影响、改造自然,却始终无法创造自然,因为我们自身就属于自然,正所谓:“生于斯,长于斯,亡于斯。”况且,我们连被破坏的环境都无法完全修复,也不能将发现的星球改造成地球二号、地球三号,又何谈从无到有地创造自然,创造一个底部基础与上层建筑协调发展,包含着人类在内的万物兴盛的大自然呢?

朋友小宇说:“人生活在自然的身上,就像是细菌生活在人的身上。”我深以为然。人和细菌一样渺小、短暂,并都能对宿主产生轻重不定的影响。从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人不应该成为戕害宿主的有害菌,而要成为益生菌,促进宿主营养的吸收,维持宿主的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赎回曾经拥有的、随后视若无睹、并不珍惜的那些宝贵的一切,也只有在那时,人与自然才能真正实现天人合一、可持续的清欢。

(作者系河海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2020级工程硕士)

猜你喜欢
宿主灾难
雷击灾难
穿山甲和新型冠状病毒到底啥关系
鸟界“神偷”——大杜鹃公审案
抓住自然宿主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地球灾难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