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校协同: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的五条路径

2022-06-07 03:36夏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研修工程培训

夏勇

摘要:在浙江省通过“信息化规划为牵引,网络化管理为支撑”的整校推进模式的基础上,很多地区因地制宜做了许多本地化探索。本文探讨了绍兴市越城区构建的“区校协同”的推进模式,及形成的“五条路径”的整校推进策略,为教育信息化新样态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区校协同;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2)11-0097-03

2020年10月,浙江省正式启动了中小學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以下简称“提升工程2.0”),提出了“信息化规划为牵引,网络化管理为支撑”的整校推进模式,笔者所在区域共有1817名教师参加了提升工程2.0培训。由此,笔者所在单位结合实际制订实施规划,构建了“区校协同”的推进模式,即区教师发展中心、区属学校与相关培训机构三方协同(如下图)。

一轮实施下来,在浙江省绩效评价结果中,笔者所在区域学校的得分远高于全省平均值,因此总结了“五条路径”的整校推进实施策略,具体如下。

● 路径之一:整体布局,实施推进的全过程指导

笔者所在区域充分发挥自身研训一体的优势,依托行政推动、协同实施、培训带动等途径,优化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方式,设立评价机制,对提升工程2.0的实施进行全过程指导。

(1)行政统筹,加强组织引导:一是成立区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与“提升工程2.0”专家委员会,做好规划、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二是落实第一责任,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组建本校领导小组。三是构建三级网络体系,构建了区、校、组三级网络体系。

(2)制定政策,加强顶层设计:一是出台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相关文件,推进“一校一特色”创建。二是明确部门任务,从方案制订、能力点选择、培训实施、过程监督、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指导。三是建立评奖机制,组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

(3)协同实施,探索推进路径:在整校推进的方案设计、线上研修、线下培训、校本研修、成果提炼等阶段全方位开展协同推进,将常规教研与提升工程2.0成果提炼相结合,并有针对性地强化指导,保证成果形式的多元化、多样性。

● 路径之二:突出重点,抓好关键人群专项培训

“提升工程2.0”明确指出要关注不同教师群体需求,实行分类指导,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笔者所在区域对三类人员进行了分层、分类培训。

一是开展首席信息官(CIO)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培训以“基于数字技术环境的CIO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为主题,邀请专家及特色应用学校校长,从教育信息化政策趋势、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教育信息化案例分享等层面做专题培训。

二是开展“提升工程2.0”学校管理团队培训。邀请专家对提升工程的实施进行政策解读,并从实施方案的制订、能力点的选择、培训成果的转化等方面对学校管理团队、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三是开展专业成长共同体培训。以“1+N”(1名导师+若干名骨干教师)的组织形式开展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品牌。通过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持续推进,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进策略,激励成员成长。

● 路径之三:课题赋能,推动校本研修迭代升级

除了做好规划实施体系、组织管理架构、校本应用考核指南及考核方案等规定动作外,笔者所在区域还以提升工程2.0为契机,实施面向学校管理团队的专项课题和面向骨干教师的单列课题的课题赋能行动。通过“一校一案、精准施策”行动,加强对分学段课程体系中各校分组研修对应的关注点的研究,打破教育教学与技术融合的“两张皮”现象。

一是面向学校管理团队的专项课题。研究方向主要是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应用紧密衔接的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校本研修新模式研究,以及以“信息化规划为牵引,网络化管理为支撑”的整校推进的实施策略研究。从学校层面开展顶层设计,确立教育信息化专项课题研究与“提升工程2.0”推进相结合,有助于凸显校本研修的问题导向,有效提升研修质量。不仅要求学校梳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并以此形成课题进行研究,而且要求培训机构根据学校的课题方案,协助学校策划培训方案,并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应用进行过程干预和行为改进指导,从而有效地引导学校整体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例如,某小学结合校本特色,建设了“‘百草园’数字化合伙人课程团队”的新型教师团队,提炼出纵横交叉联发联动的组织结构,共享性领导、任务性分工、包容性冲突三方面的运行机制以及多元的评价策略的完整的教师团队体系。

二是面向骨干教师层面的单列课题。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技术支持的在线教学设计、学生组织管理、学习监督与个性化指导、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分学段课程体系中各校分组研修对应的关注点的研究。在“提升工程2.0”的课程体系中,“教和学的应用与创新”的能力点占了很大比重,其中数字教学资源获取、开发与应用,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技术支持的合作学习组织与管理,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等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实践。

例如,有教师通过“小学第一学段数学微课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设计出了讲授表达型、演示感知型、操作训练型、多元探究型、整合拓展型这五类微课,对微课在教师课前导学、课中助力、课后拓展环节的使用方式,以及在学生自主、分层、个性化方面的使用方式进行了实践。

● 路径之四:培育种子,树立数字化改革先锋

2019年10月,笔者所在区域按照“试点先行、整校推进”的实施原则开展提升工程2.0试点工作,为全区推进积累经验。选择的试点校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校,但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明确,在智慧教学实践与应用、智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提升三个维度上都有明确的规划,而且教师都有一定的网络研修基础。

在“提升工程2.0”实施过程中,试点校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混合式培训形式,突出学校整体推进,支持教师精准参训,让试点工作与学校内涵发展融为一体;坚持“所学为所用”,实施教学做合一、研训赛并进等策略,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执教力、课程信息化开发力和课堂信息化融合力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发挥了试点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浙江省“提升工程2.0”第一期整校推进绩效评价结果中,笔者所在区域第一期参与学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某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自身需求选择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数字驱动的校园管理”“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技术支持的群体研修”和“技术环境中的自主研修”等五个关注点,在整校推进实施的过程中,以全员赋能为抓手,基于校情联动提升,努力让骨干教师发挥特长引领方向,让参训教师收获智慧,逐渐形成了提升工程整校推进实施的基本范式。

● 路径之五:技术融合,搭建区域化教育云平台

笔者所在区域在开展区域教育云平台建设过程中,着重加强视频直播与点播、网络研修、同步课程、名师课程等多功能的教育视频云建设,为开展精准化、多样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撑服务。

1.创新应用机制,建设优质资源

围绕教师研训这一核心,依托区域教育云平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智慧课堂课例”等应用评选活动,持续推动移动学习终端、STEM等多种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改进研修模式,促进教研转型

通过网络教学展示、主题研修、项目式研究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研修方式变革,创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研修模式,提升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区域名师工作室的活动都依托区域教育云平台,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通过视频互动直播和文字进行交流。

3.“之江汇”应用,引领迭代升级

整合“提升工程2.0”和“之江汇”来迭代升级教学改革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笔者所在区域按照区域整体规划和推进,完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体映射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功能迭代升级,使“之江汇”教育空间成为各级各類学校、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主阵地,同时,也成立了“之江汇教育广场”区级讲师团,为进一步推动“提升工程”的迭代升级积累经验。

● 结语

从2019年的试点到2021年6月完成第一期实施学校的培训,笔者所在区域在“区校协同”模式的推进下,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混合式培训形式,突出学校整体推进,使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执教力、课程信息化开发力和课堂信息化融合力等得到整体提升,确保了“提升工程2.0”的质量和实效,初步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新样态。

本文系2020年度浙江省教师教育规划课题“区域协同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策略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YB202018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研修工程培训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教师培训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