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踝、外踝与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6-07 06:46罗建
医学前沿 2022年6期
关键词:入路踝关节骨折

罗建

摘要:目的:分析内踝、外踝与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三踝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17.10月至2021.10月,入选患者共76例,利用电脑盲选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38)与实验组(内踝、外踝及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n=38)。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实施内踝、外踝及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后,对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字:三踝骨折;内踝、外踝及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手术情况;并发症

三踝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病,是指机体的外踝、内踝以及后踝同时发生骨质断裂情况,主要是由于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下所致,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故临床加强对三踝骨折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1]。对此,本文就内踝、外踝及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开展时间在2017.10~2021.10,实验对象是76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电脑盲选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实验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8例;年龄区间范围在20岁至68岁,平均(43.52±10.68)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21岁-69岁,平均(43.85±10.24)岁。对比两组的各项资料,P>0.05。此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了解研究流程,同意加入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麻醉生效后,患者屈曲、内收、内旋右小腿并垫高,常规消毒铺巾后逐层切开,充分暴露腓骨骨折端,进行骨折复位后利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放置腓骨远端钢板并拧入固定螺钉,再对后踝骨折进行复位,置入空心拉力螺钉,观察固定情况。取内踝半弧形切口,将内踝复位后置入空心拉力螺钉,三处骨折均需C臂透视证实复位情况,证实所有螺钉均未进入关节面,手术结束。

实验组展开内踝、外踝及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治疗,详细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麻醉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手术顺序依次为外踝、后踝以及内踝。以骨折部位为中心,于患者踝关节后外侧取一长约6cm~8cm的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确保胫骨后侧充分暴露在主刀医师视线内,以此切口向前分离暴露腓骨远端,予复位并以克氏针临时固定,腓骨远端钢板螺钉内固定。暴露后踝,将后踝骨折解剖复位后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单纯后踝骨折者利用适量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复杂后踝骨折者利用重建钢板或后踝T型钢板固定。取內踝半弧形切口切开,暴露内踝并复位,以空心拉力螺钉固定,C臂透视确认复位及固定效果,确认所有螺钉均未进入关节腔,手术结束。术后抬高患肢,仔细观察骨折部位,指导患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鼓励患者早日开展主、被动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 ”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的差异

实验组的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0.53±4.02)min、(10.38±1.52)周、(10.25±1.04)天,均短于对照组(101.89±6.34)min、(14.63±2.08)周、(15.63±2.18)天,对比有差异(t1=9.328,t2=5.788,t3=13.731;P1=0.000,P2=0.000,P3=0.000,P<0.05)。

2.2 评价两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

实验组中优、良、可、差的例数分别为23例、13例、1例、1例,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中优19例、良10例、可5例、差4例,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6.32%(29/38);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13.708,P=0.000,P<0.05)。

3 讨论

三踝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发生三踝骨折后,易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若未及时得到治疗,可诱发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及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因此,临床加强对三踝骨折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是临床治疗三踝骨折的常用手段,但目前临床关于手术入路方式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常规切开复位固定是三踝骨折的常用术式,可有效固定骨折部位,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但其采取仰卧体位无法良好显示三踝骨折平面,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导致手术耗时长,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预后[3]。内踝、外踝及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是近些年来临床治疗三踝骨折的新兴方法,其通过俯卧位后外侧和内侧入路,可以明确三踝骨折情况及韧带损伤情况,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缩短了手术耗时;同时,按照后踝、外踝、内踝的顺序进行固定,优先处理骨折的复杂部位;此外,该项手术不会损伤患者的神经和血管,容易显示后踝骨折块,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比较小,利于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4]。此次研究发现,在手术效果及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内踝、外踝及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的效果更佳,有利于复位和固定踝关节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内踝、外踝及后踝俯卧位联合入路用于三踝骨折的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住院天数与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参考文献:

[1]马炳,詹俊峰,李磊.后内外侧联合入路下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21,24(6):876-881.

[2]罗朝芳,罗旭超,欧昌良,等. 采用外踝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92):50-51.

[3]廖德伟.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81-82.

[4]黄硕,徐明义,闫栋,等. 后外侧、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5):7-10.

猜你喜欢
入路踝关节骨折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崴脚可不是小事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足部按摩(二十二)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