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的差异研究

2022-06-07 08:01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湛慧王东海谈艳
内江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维度量表

◇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 湛慧 王东海 谈艳

本文对489名来自江苏省五所高校的女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年级、地区两个基本因素作为分组变量,研究不同组别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各维度所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年级的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的各维度上存有显著差异;②不同地区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拓展样本、并结合质性研究,以增加研究结果主观阐释的丰富性。

1 研究背景

身体自尊(Body Esteem)是指个体与社会评价密切相联系的,对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与不满意感[1]。身体自尊作为整体自尊的重要部分,其水平的提高可相应提升个体整体自尊的水平。而整体自尊的缺失,则与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相关联[2]。因此,作为影响整体自尊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身体自尊也与个体更为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密切相关[3]。

大学阶段是个体身体自尊的整合期[4]。将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大量研究发现,身体自尊具有性别差异的特点。例如,谢琴等(2002)的研究表明,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的各维度上存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5]。林宇等(2018)的研究则发现,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各维度上均显著低于男性[6]。由于在社会期望和生理差异的影响下,女性大学生在内隐的心理及外显的行为方式上均与男性群体不同。因此,单独针对女性大学生这一群体身体自尊的深入研究,已成为运动心理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同时,作为体育运动参与动机的有效预测因素,女性大学生群体内部是否存有身体自尊评价水平上的区别,亦即在不同变量条件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索,不仅从理论层面有益于充实身体自尊研究领域的内容;同时对于高校的管理者、教师亦可提供实践上的参考,从而有效预防和解决女性大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产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女性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将年级、地区这两个基本因素作为研究起点,分析处在不同年级阶段、来自不同地区的女性大学生—其身体自尊水平是否存有显著差异。以求为针对女性大学生群体身体自尊的深入研究抛砖引玉,同时为体育课堂教学及运动心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与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500名来自江苏省五所高校的女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级涵盖大一至大三,均为江苏籍。调查采用现场填写问卷并统一回收的方式,以确保对问卷题项的理解及回收质量。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100%。无效问卷11份,有效率97.8%。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489份。

2.2 研究工具

调查过程所使用的问卷,采用了Fox(1990)编制、徐霞等(2001)翻译和修订的中文版《身体自尊量表(PSPP)》[7-8]。该量表由身体自我价值感(主量表)、运动能力(分量表)、身体状况(分量表)、身体吸引力(分量表)、身体素质(分量表)—一个主量表及四个分量表所构成。测试时量表所有题项均给研究对象两种陈述,研究对象选择其中一种符合自己的陈述,然后选择符合程度是“完全符合我”或“有些符合我”,每题计分范围为1~4分。得分越高,说明该维度代表的身体自尊水平越高。本次研究中,各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范围为:0.894至0.958,均具有良好的信度水平。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的整体分析

依据不同年级进行分组,比较身体自尊五个维度的均值水平—可见在本次研究中整体上大二年级最高,其次是大三和大一年级(见图1)。依据年级所划分的三个组别,是否在身体自尊各维度上存有显著差异,将在后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进一步检验。

图1 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各维度得分均值的条形图

3.2 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差异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个不同年级间,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至表5。

表1 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表2 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在运动能力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表3 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在身体状况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表4 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在身体吸引力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表5 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在身体素质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由表1至表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五个维度整体检验的F值分别为6.452(p=0.002)、6.084(p=0.002)、5.526(p=0.004)、6.676(p=0.001)、5.621(p=0.004),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三个年级的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的各维度均存有显著差异(p<0.05)。

对前四个维度采用了“Tamhane’s T2方法”(方差不齐)、对最后一个维度采用了“Scheffe方法”(方差齐)进行了事后比较,发现二年级的女性大学生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一年级与三年级(p<0.05);而一年级、三年级女性大学生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

3.3 不同地区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差异分析

进一步将研究对象依据地理位置划分为苏北、苏中、苏南地区,以分析来自江苏不同地区的女性大学生,其身体自尊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以及身体素质五个维度的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各地区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 讨论

4.1 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概况探讨

从本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来看。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得分,除身体素质维度外,其余维度均属中等或中等偏上的水平。从量表的题项内容分析,涉及身体素质维度的问题中,关键词大多包含了“速度”、“力量”、“爆发力”等指向运动过程中的具体“能力指标”。因此,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对身体素质维度评价偏低,是否与对这些指标以往的主观体验及客观评价结果相关联,有待进一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索与验证。

4.2 不同年级、地区女性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的差异

本次研究在差异分析中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在将研究对象区分了年级之后,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均值均体现出了二年级整体高于三年级再高于一年级的顺序。但是在进行统计检验后却发现,尽管从均值的绝对值上三年级仍高于一年级,但是检验的结果却未体现出显著的差异。同时,身体自尊各维度的水平,也并未依照年级(学业年数)的积累而升高。就经验层面推测,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否存在于运动层面,比如不同年级所面向的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体质测试的评价结果等;亦或是受到如学业、社交、生活、家庭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更进一步或许两者之间存有共同作用—这些推测与疑问,同样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而苏北、苏中、苏南不同地区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的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也说明了地理位置并非是造成身体自尊差异的来源。

4.3 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在于:一是因研究抽样过程中部分大四年级女生因处于实习期等原因,导致样本量较少,因此为了各年级符合基本的可比性原则,排除了少量的大四样本。未来研究应将大四样本加入,以充实目前的研究结果;二是由于研究单一采用了量化研究的范式,尽管展现了较为客观的数据,但是对于研究对象的主观体验,比如为何在身体素质维度得分偏低,成为了本研究的盲区。未来可增加对相关样本的质性研究,以从主位视角丰富对研究数据的阐释。

5 结论

(1)不同年级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各维度上存有显著差异。

(2)不同地区女性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维度量表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锻炼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