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下民间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2022-06-07 08:01许昌学院体育学院王擎宇
内江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项目全民

◇许昌学院体育学院 王擎宇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河南省民间体育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在全民健身的视域下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创新民间体育的传播路径、推动民间体育进校园、增加全民参与的民间体育赛事等有利于河南省民间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既可以解决民间体育逐渐没落的问题,使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又可以丰富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与形式,推动河南省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民间体育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形式[1],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体育资源,而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民间体育资源的生存空间逐渐消失。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对河南省的民间体育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解决民间体育资源长期面临的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创造的主要矛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道路建设。同时,开发民间体育资源可以扩充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进一步发挥民间体育资源的健身功能,有利于河南省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1 河南省民间体育资源的现状

河南省的民间体育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多数项目蕴含着河南省特有的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中原文化特色。根据每个项目的表现形式、作用意义的不同将其分为节庆习俗、娱乐嬉戏、竞赛表演[2]三大类,如表1所示,其中娱乐嬉戏类项目是大家喜闻乐见、简单易学的,跳绳、放风筝、荡秋千三项相对发展、传承较好;竞赛表演类项目的竞技性较强,且地域性较为明显,太极拳、健身气功、拔河相对传承较好;节庆习俗类项目的情况不容乐观,有些项目随着节日庆典和庙会祭祀的消失、随着传承人的消失而消失,舞龙舞狮、扭秧歌这两项的传承相对较好。

表1 河南省民间体育项目的分类

2 全民健身背景下河南省民间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2.1 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相关的理论研究匮乏

民间体育都是群众的自发行为,传承人自主发展与传承,参加的群众出于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并参与其中,没有相关的政府机构进行管理与规划,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指导与支持。同时,关于民间体育的理论研究较少,通过走访民间体育的传承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发现,民间体育的传承主要沿用的是师徒相传、父子相袭等方式,讲究的是“口传心授”[3],除了舞龙舞狮、龙舟、跳绳、拔河、太极拳、少林拳、五禽戏有相关的文献资料,是关于该项目技术要领、比赛规则的记载,其他项目则没有查找到相关的文字资料,也没有查找到有关于民间体育的价值、功能、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规划等研究资料。这些问题使得现阶段河南省民间体育资源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不利于民间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以及长久的传承。

2.2 民间体育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民间体育的认知程度不高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以及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媒体、电视电台等方式了解、接触了众多现代化的体育项目,潜移默化地将篮排足、乒羽网等常见的或者新兴的体育项目视为现代体育的标志、锻炼身体的首选,忽视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体育项目。通过随机调查郑州、开封、洛阳、许昌、新乡、安阳、周口、南阳、信阳、焦作在户外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众(每个城市选取1000名),如表2所示,大部分群众对民间体育不了解,对民间体育项目只是处于听说过、观看过的状态,跳绳、放风筝、太极拳是部分受访者经常参与的民间体育项目,绝大部分受访的群众会选择广场舞、或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进行日常体育锻炼。由于群众较少接触民间体育,没有把其作为参与体育锻炼的选项,也不会推荐周围人进行体验,这些因素不利于河南省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

表2 群众对民间体育项目的认知情况调查表(n=10000)

2.3 民间体育资源的传承方式单一,开发方式缺乏创新性

民间体育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渊源,且绝大多数源于传统文化浓厚的农村地区,按照师徒、宗族相承的单一方式传承,在重大节日庆典、祭祀时才会向群众展示,民间体育的参与实质上是乡土社会小共同体的构建[4],仅有小部分人群实际参与其中,民间体育逐渐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而群众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此外,在现代文明社会里有些习俗和传统不被大众认可,民间体育的发展还是沿用传统、单一方式进行,没有利用网络媒体等新兴技术快速走进民众的生活,也没有结合群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快速普及,这严重阻碍了民间体育的发展,使许多民间体育项目无人问津、后继无人。

3 全民健身背景下民间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分析

3.1 加大对民间体育资源开发的政策支持,推动民间体育理论研究工作

民间体育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曾提到全民健身计划要推广简便易行以及适合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方法,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河南省各级相关政府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成立机构专门负责民间体育的各项事宜,组织有关人员整合民间体育资源(如图1所示),颁布促进民间体育开发与利用的政策法规,注重挖掘民间体育的健身、娱乐、文化、教育、经济价值,更要注重民间体育资源与其他体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做到创新与融合兼顾,从而推动民间体育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5】。

图1 民间体育资源体系示意图

同时,民间体育的传承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对民间体育进行理论研究,发掘、整理与民间体育资源有关的文献资料,将民间体育资源按照基础理论(包括概念、起源、发展、特征、价值、功能、分类等)、技术理论(包括各个项目的技术要点、技术原理、练习方法、赛事规则等)、应用理论(包括民间体育传播、管理、开发等)三个方面建立理论体系,使群众能够深入了解民间体育,也可以完整、详细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促进民间体育资源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3.2 创新河南省民间体育的传播方式,培养群众的民间体育意识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新媒体时代,人们了解、接受新鲜事物的方式也产生了巨大改变[6],所以民间体育的传承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宣传民间体育,使民间体育真正回归民间:体育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在其官网上创建民间体育板块,让群众可以免费浏览民间体育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将秧歌、跑旱船等项目融入到广场舞、健身操中,组织人员编舞、配乐,通过线上培训或者线下教学的方式推广秧歌等项目,还可以在广场、公园、社区的公共体育活动中心点投放陀螺、毽球等器材,像租借共享单车一样,群众通过扫描政府部门提供的二维码来了解该项目的技术、规则等信息,并租借器材进行实践锻炼,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其中,促使其成为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必要选项。民间体育的传承人可以通过发布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示某个项目的技能技巧、日常练习、比赛竞技等,激发群众对民间体育的兴趣,使群众积极主动地观看、了解民间体育项目,亲身感受其中的乐趣以及每个项目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例如峨眉派非遗传承人通过抖音短视频平台宣传峨眉派武术;抖音平台发起“忆童年”这一话题使跳皮筋这个项目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3.3 推动河南省民间体育资源进学校,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是走进校园、从学生教育抓起,民间体育也不例外,把民间体育资源纳入学校的教育中是规范化、可持续开发民间体育资源的新思路[7]。民间体育资源要融入学校教育先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即学校对民间体育资源的内容、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整合创新,将其转化为适应时代发展、适合各个年级学生需要的课程资源,如图2所示,将部分民间体育项目转化为体育课程资源,丰富校内体育课程、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将民间体育中的人文精神、民族气质等整理成文纳入学校的德育教材中,丰富校内德育课程素材;将民间体育项目融入到运动会、节庆表演等学校日常活动中去,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实地探访民间体育资源,掌握民间体育技能,把民间体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图2 民间体育资源在学校创造性转化的途径

此外,民间体育资源进校园还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即学校的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要对教师进行民间体育的培训工作,对教师培训的可以分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派教师实地研学,也可邀请民间体育的传承人、团体组织进校园,手把手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慕课、网络直播等方式邀请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线上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有技术要领、练习方法等实践知识,还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培训。加强教师的民间体育知识、技能培训,也是培养优秀的民间体育传承人、中华传统文化的宣讲人。

3.4 举办民间体育赛事,打造河南省体育赛事品牌效应

建立在地域特色以及民族特征基础上的体育赛事品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以及较强的震撼力[8]。河南省各地的体育局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举办民间体育比赛活动:一方面是大众化的民间体育赛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体育项目,弱化这些项目的竞技性,突出其健身、娱乐的特征,使民间体育赛事满足大众参与者增强体质、结交朋友等不同需求,例如跳绳、风筝、扭秧歌、毽子、毽球比赛等;另一方面是传承优秀的民间体育赛事,突出某些项目的竞技性、观赏性,使参与者之间相互切磋技术、交流情感、规范要求,更好地传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例如舞龙舞狮、龙舟、太极拳等。打造民间体育赛事品牌不仅可以扩大民间体育自身的影响力,使民间体育赛事成为河南省向外界展示的一张名片。

4 结束语

民间体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与发展,在现代社会遇到了极大的考验。所以,传承发展民间体育要动员全社会,整合各种有利资源,探索民间体育综合开发与利用的新视角。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政策不断出台,这些都为民间体育开发利用提供了新契机,有利于民间体育资源完成现代性转化。同时,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开发民间体育资源,使其源于民归于民,既可以有效落实健康中国计划[9],又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项目全民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