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

2022-06-08 20:57吴敏
源流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吴敏

基金项目:2021年度安庆全市党校系统课题

(课题编号21AQDX23)

摘要:城市与乡村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互促共荣的共同体,缺少了乡村的支持,城市无法持续发展;缺少了城市的推动,乡村的发展质量也就无法保障,无法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而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推动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两条主线,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实现“双轮驱动”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建设、重新塑造健康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路径与方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必然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与乡村加速衰败形成了鲜明对比,城乡发展失衡越来越严重,城乡关系问题突出,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与乡村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互促共荣的共同体,缺少了乡村的支持,城市无法持续发展;缺少了城市的推动,乡村的发展质量也就无法保障,无法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

一、正确认识城乡关系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与乡村的分离与对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马克思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城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从原始状态的城乡混合过渡到城乡分离和对立,再到更高级阶段的城乡融合,也就是“合-分-合”的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从16世纪开始,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工业迅速发展、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与此同时,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行业促进了商业的快速发展,由此推动了城市与农村的分离,整个社会文明也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而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大工业的发展将农村人口大量汇集到城市,并不断侵占农村的土地等资源,对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生产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造成了城乡对立的矛盾日益尖锐。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代化国家,但是英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英国农业和农村的衰败与落后。但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的理论也指出:这种城乡对立只是一定时期工农业发展水平低下的表现,这种对立不会始终存在。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城乡对立的产生和消失都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生产力的发展是城乡融合的前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未来社会将在新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平衡,形成所謂的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将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但是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无条件的,它需要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城乡对立的消灭和城乡融合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城乡关系演进的规律,也为新时代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阻碍了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城乡关系出现新的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关系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正确模式。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是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都离不开农业化的支撑。因此,乡村不能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是客观规律。“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是现阶段我国推动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两条主线,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实现“双轮驱动”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建设、重新塑造健康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路径与方式。

二、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而现代化的实现一定是农村和城市都要实现现代化。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我们要实现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既要有繁华的城市,也要有繁荣的农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1)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作出的战略安排,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因此两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为了保证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与必然走向高度城镇化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与协调性。乡村振兴是为了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过度城市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以,为了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来加快推进人的的现代化和城镇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持,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镇现代化”的双轮驱动、同步发展。

(2)实现城乡融合的有力抓手。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工业优先发展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不畅,严重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由于城市与乡村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也有着各自的发展规律,受制于资源稀缺性和市场竞争性的特点,城镇和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发展目标、发展次序、制度安排、资源配置等方面。而通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这两大顶层战略布局的融合,能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去协调好城镇和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可以通过促进城乡资源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引导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向乡村延伸,补齐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推动乡村发展和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的压舱石,当前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大城市病”、环境资源约束问题等需要乡村振兴提供解决途径。D8245B0E-567F-4C09-A2A7-E0E357500411

三、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步调不统一。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在根本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但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在先后对城市和乡村发展分别所做的不同战略规划,不仅城乡发展程度不平衡,在发展对象、实践主体、操作路径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区别,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也是有着各自发展的小目标,因此很难实现统一协调的发展步调。

(2)体制机制不健全。201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60%,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已经是必然要求,但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户籍和土地等制度不完善,缺乏联动城乡体制机制为城乡融合提供组织和管理保障。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城乡共建共治共享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为其协调发展的组织,导致城乡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虽然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都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选择的发展路径,但是两个的发展对象、实施主体 、制度安排、资源配置等各有不同,在实施过程中也属于不同的政策体系,因此一方面形成了资源竞争;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资源浪费。

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建议

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健全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资源、人口、劳动力与信息的相互流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从而塑造一种新型的城乡关系。

(一)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实现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首先就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體制机制。只有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认识到乡村和城镇之间的有机联系,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用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思维去合理配置资源、争取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城乡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城市,但受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的资源的限制;乡村以第一产业为主,但仍停留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不高,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为前提,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首先需要产业支撑。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而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就是扩宽乡村产业结构,改变农村单一且滞后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高新业态,引导二三产业下乡,通过现代加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以现代要素激发农村产业活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多样化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三)推动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要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不仅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之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要实现城乡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一直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下的户籍制度以及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乡要素之间的自由流动,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只有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才能借助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实现合理资源配置,让城市与乡村融合,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从而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要正确认识城乡发展的规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特别是加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形成科学合理地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布局,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青松.《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研究[J]《建筑实践》2021(4)。

(2)谢天成.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机理及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20(8)。

(3)刘依杭.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03)。D8245B0E-567F-4C09-A2A7-E0E357500411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