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022-06-08 16:05李又宁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课外习惯评价

李又宁

摘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求,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增强社会融合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能尽可能地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和增强掌握知识的积极性。

一、课外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课业“减负”越来越深入人心。改变学习方式,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积极的课外自主学习指导,能弥补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是学生巩固、消化、吸收课堂所学知识的延续、拓展和创新。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和各种体验,是解决问题、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自主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提高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需要。

二、课外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1.课外学习活动“应试化”倾向明显

继续做功课和完成学习任务仍然是其課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时间也是最长的。课外做功课和课外补习虽是为了提高成绩,但其真正效果却不尽然,对成绩及排名影响并不明显,相反,继续做作业和完成学习任务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单调乏味的学习导致他们产生厌烦、厌学等负面影响。此外,过多的作业使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受局限,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2.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缺乏创新,没有固定目标,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动机。也不能培养积极的自主学习习惯。

3.缺乏对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评价

学生自主学习应表现在运用知识上,而运用知识体现在实践活动上。实践活动可以是课后作业,也可以是参加的各种活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不受教学计划、大纲、教材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扩大其知识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但学校和家庭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成绩结果,而缺乏对过程的正确评价。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1.丰富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学校和家庭必须有这样的共识,培养学生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是让学生有更加清晰的学习方法和目的,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只是起到指导、帮助和协调的作用,要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2.在自主学习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找出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比如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采用学习定量的方法,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心理焦虑产生厌学情绪则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体验成就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体验自主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感。

3.开展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策略讨论研究,进行积极评价

教师可以在自主学习指导讨论中,依据学生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大家研讨时记录自己的感受想法,进而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对自主学习进行积极正确评价。还要发现学习的难点和自身的弱点,适时调整目标计划和策略,实现学习的高效、优化。讨论研究时可以进行同学互评,共同研究出好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好的品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自主学习的过程,展现学习成果,调动自学者的积极性。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求,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课外习惯评价
习惯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