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2022-06-08 16:05陈小薇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乐曲创设

陈小薇

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这种理念引领下的幼儿艺术教育课程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发展,因此,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应通过有效的指导策略,引导幼儿怀着由衷的热爱欣赏音乐的情绪情感,主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自我满足与自我发展;有效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注意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并在欣赏中获得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美好的思想情操。

一、有效选材,契合幼儿发展水平

在选择音乐欣赏的乐曲时,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与已有的音乐欣赏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乐曲本身的特点,如在音色、段式、节拍、强弱对比、乐句反复等方面的特点,选择乐曲是否适宜于幼儿欣赏。并有目的的收集音乐素材,扩展幼儿音乐欣赏的经验,使之对音乐能有更全面、丰富的理解。

1.明确类别的甄选

从内容情节出发,可以选择一些标题、性质鲜明的乐曲,如《喜洋洋》《四小天鹅舞曲》;从幼儿喜欢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音乐形象突出、角色鲜明的乐曲,如《小乌鸦爱妈妈》《春雨》或自然界的声音;从幼儿生活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歌曲,如《打电话》《我的好妈妈》等。

2.合理的优化剪辑

许多优美的作品较为成人化,较为复杂,幼儿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目的,教师还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使之重新组合成较工整、较简单的结构,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如:为了让幼儿巩固乐曲段式A—B—A,教师可以对音乐进行剪辑,使之成为较工整的A—B—A三段式,从而有益于幼儿理解和感知。

二、有效互动,营造适宜情境氛围

幼儿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建构式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机械学习。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使幼儿身心获得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作品协调的情境与氛围,才有可能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音乐,充分感受音乐。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既要考虑到游戏性、活动性,更应该注重活动的有效性,这需要老师在活动的指导策略上下功夫,多方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充分提供幼儿想象、主动创造的空间。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为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把布置游戏场地与制作道具的机会提供给幼儿,让幼儿参与到设计者的行列中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例如在欣赏乐曲《野蜂飞舞》时,可以创设森林、花丛、草地等游戏场景,教师可以让幼儿先布置环境,然后再进行游戏,自己布置的环境和制作的道具,能激发幼儿浓郁的兴趣。这一过程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他们的想法被同伴采纳,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力。

三、有效融合,注重多种形式应用

幼儿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在教学活動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有效融合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作品中借助声音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1.以图画、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幼儿理解音乐

乐曲图谱作为一种使音乐形象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在幼儿完整地欣赏或回顾乐曲时使用。此时,使用图谱的好处是能使幼儿获得较完整的印象,从而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例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单簧管波尔卡》,可根据乐曲特点制作两种图谱:用花朵表现反复旋律;用树枝表现轻柔旋律。幼儿在感受乐曲时,就有了非常形象的认识,也为他们发挥想象提供了依据。此外,教师还可借助视频动画或选用现成的图片随音乐播放,让孩子在边看边听中感受音乐的美。

2.以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游戏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活动形式,能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中,创设“高结构低控制”的教学环节,在过程中巧妙地融入趣味性,以情境游戏、互动分享的游戏形式和游戏手段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自由的表现空间,更能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学习的热情。如在中班欣赏活动《小蚂蚁》活动中,创设了蚂蚁的游戏,小朋友扮作小蚂蚁出洞去寻找食物,孩子们在音乐中想象创造出小蚂蚁的各种活动。老师提问引导:“小蚂蚁们,你们在干什么啊?”幼儿开心回答:“我在搬家,在找东西吃,……”他们在聆听音乐时,通过对比、排列,匹配出与音乐相吻合的小蚂蚁的各种活动,趣味的游戏激发幼儿积极地、主动地、快乐地在玩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表达音乐。

3.以动作、语言、美术等方式引导幼儿与音乐对话

音乐欣赏不只是听觉的艺术,更是舞蹈、语言、综合动作的有机整体。用动作、舞蹈或语言来表达是孩子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最自然的情感流露方式。一是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当幼儿的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往往能用完整的句子或短语、词汇等来形容所听到的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如幼儿会用轻柔、舒缓、柔美、安静等进行表述。二是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自己创编的角色动作,例如欣赏《口哨与小狗》这一乐曲时,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表演男孩逛街的动作。孩子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各种动作。三是用道具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依据活动的需要,适当以道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可以更形象地增进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以让幼儿配上玩具兵的帽子、枪、红旗等道具进行表现,以更充分地感受乐曲的特点与结构。

关注儿童的亲身经历,为体验而教,为体验而学,正成为新的教育发展趋势。教师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除了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幼儿的听觉收集整理,调动幼儿视觉、运动觉,重视各种艺术形式的参与,发挥综合教育的功能,做到既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情趣和积极性,又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感受到音乐的内在美。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乐曲创设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论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