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与文本挖掘的建构玩具设计现状与趋势研究

2022-06-08 20:02丁颖
艺术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本挖掘文献计量发展现状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与家长教育观念的变化,建构玩具作为益智玩具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也面临很多挑战。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CiteSpace(引文空间)分析工具,通过国内外数据库对建构玩具设计等相关词进行搜索和可视化统计分析,利用Gooseeker(集搜客)软件对电商平台和搜索平台的数据进行爬取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建构玩具设计热点集中在建构玩具教育益智功能开发、对建构玩具进行用户细化的用户研究两方面。依据研究现状和热点,提出建构玩具设计的发展趋势为游戏过程延长、性别差异和性别平等的矛盾解决、建构玩具实用化、传统智慧传承与变化。

关键词:建构玩具设计;文献计量;文本挖掘;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S95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3

建构玩具是一种运用模块体系中造型各不相同的单体,通过变换组合搭配进行游戏的玩具[1]。建构玩具有多种形式,如积木、结构玩具等。随着科技和理念的发展,建构玩具已不单单是一类玩具,自由的搭建方式、模块化的单体帮助建构玩具适应多种场景、多类人群的需要。

1 建构玩具

1.1 建构玩具概述

建构玩具作为玩具的一个重要品类,出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就出现过设计思想与现代建构玩具相似的传统玩具,如孔明锁、七巧板等[2]。19世纪福禄贝尔设计的名为恩物的玩具,对后来的建构玩具风格形成和功能定位产生了影响[3]。在中国,受传统智慧的影响,还出现了仿照孔明锁和榫卯结构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构玩具。

建构玩具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通过对单体模件不同的排列组合实现新的造型和功能构建,给予用户持续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建构玩具的单体一般色彩鲜艳,形状为几何体,通过简单的几何外观将视觉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符合通用性设计原则。建构玩具几乎可以面向所有使用者,其多样的建构方式又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的喜好。

1.2 建构玩具分类

建构玩具的种类和玩法多样,分类有多种途径。按制作材料可分为积木玩具、积竹玩具、积塑玩具、金属构造玩具、拼棒玩具、拼图玩具、玩沙玩水玩雪玩具,按建构结构可分为拼装类积木、自由垒叠类积木、组装类积木、卡通人物类积木[4],按建构方式可分为堆砌类、组装类、拼插类、磁吸类、仿建筑类。

堆砌类建构玩具的建构单体一般为基本几何体,通过简单堆叠,可以锻炼低年龄段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形状颜色的认知[5]。堆砌类建构玩具是最为传统的一种积木玩具类型,需要的动手能力和娱乐性较低。组装类建构玩具需要利用工具组装零件,最早发明的组装式积木由金属材料制作,组装过程复杂。现在的组装类建构玩具材料主要是木材和塑料,组装难度降低[4]。拼插类建构玩具的建构单体通常有固定模数,通过对结构的设计,各单体可拼接在一起,这赋予了建构玩具更稳定的结构和更多可能性,对儿童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很大提升。磁吸类建构玩具的建构单体利用磁铁与金属相互吸引的原理,由磁力棒與金属球或磁力片构成[4]。磁力片单体一般较大且形状简单。磁吸式玩具出现较晚,但覆盖年龄段广、可玩性强。仿建筑类建构玩具类似小的建筑材料,由砖块和黏合剂组成,这类建构玩具更仿真,也更能让儿童了解建筑常识。

2 数据来源与可视化研究分析

2.1 研究数据来源与可视化研究方法

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简称WOS)中的核心数据库。在中国知网上通过搜索建构玩具和游戏体验等相关关键词,筛选最终得到159篇论文。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以Construction toy(建构玩具)和Game experience(游戏体验)、Interactive design(交互设计)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合并,得到72篇论文。

2.2 可视化结果与研究现状分析

使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由核心词汇聚类图可总结出,近10年国内建构玩具设计研究可分为6个方面(见图1):一是对幼儿这一用户的研究;二是从儿童玩具角度进行设计;三是用户体验角度的玩具设计;四是建构玩具作为儿童家具的设计;五是交互性建构玩具研究;六是榫卯结构的应用。近10年国外建构玩具研究可分为5个方面(见图2):一是结合有形用户界面对建构玩具的创新性设计;二是针对用户性别差异的研究;三是针对自闭症患者的设计研究;四是教育机器人;五是建构玩具在音乐即兴演奏中的应用。

用户人群方面,国内以年龄进行划分,对幼儿的研究较多,国外以性别进行划分,对男女差别进行分析,除此以外还有对特殊人群的研究。研究理论方面,国内主要集中在用户体验方面,国外主要集中在教育机器人编程上。交互方式方面,国内主要探究建构玩具的交互方式,国外借助建构玩具的形式将其置入有形交互。创新应用方面,国内尝试将建构玩具的形式应用到日常用品中,也有将榫卯结构与建构玩具相结合的研究。国外将建构玩具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加入即兴音乐演奏。对比国内外研究,国内的研究倾向从玩具设计角度,提高建构玩具的交互性和娱乐性,国外倾向于将建构玩具作为一个工具,作为辅助教学或治疗的工具。

近10年国内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传统工业设计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用户体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建构玩具进行创新设计;第二阶段:由于新技术、新设计理念的介入,建构玩具的研究向益智玩具、建构玩具的交互设计、榫卯结构的运用等方向发展。近10年国外研究一直沿着两条主线发展:一条是用户研究,从建构玩具针对的人群如儿童、自闭症患者等转变为较为宽泛的男女性别差异;另一条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将计算机技术介入建构玩具转变为建构玩具参与到计算机技术中,借助建构玩具的特性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2.3 商品数据来源与可视化研究方法

商品数据来自淘宝、京东两个电商平台,使用Gooseeker对京东和淘宝销量前500的建构玩具商品名进行爬取。数据清洗完成后,对商品名称进行分词。本文采用基于词库的算法进行分词处理,第一次分词时出现同义词重复和切分错误的问题,为避免后期统计词频时出现错误,将这些词进行重新处理,再次分词。

2.4 可视化结果与商品现状分析

利用共现分析软件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分词结果进行词频统计和共现矩阵分析,利用社会网络画图工具对分析结构进行可视化展示。节点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线条的粗细和箭头代表节点之间的关系。

由图3可看出“多功能、宝宝、动脑、兼容乐高、儿童”等词在商品名称中出现的次数较多。进一步分析发现,“动脑”虽然出现在很多儿童建构玩具的关键词中,但却没有明确的设计元素与之联系。与“教育”联系较为紧密的关键词为“编程、机器人”,相较于儿童,这类关键词与成人关系更为紧密。目前乐高积木的形式仍是建构玩具的主流形式,很多建构玩具都会以“兼容乐高”作为单体特点。

提取的关键词分为两类(见表1):一类与用户相关,目前建构玩具的用户主要是儿童和成人,针对儿童的建构玩具目的为教育益智、提升动手能力。对于儿童用户,产品细化至年龄区间。另一类与产品相关,关键词显示建构玩具的连接方式、材质和外观多样,建构主题除建筑这类传统主题外,也包含芝麻街这类IP主题。

3 建构玩具设计现状

3.1 儿童教育功能的前进与止步

建构玩具作为益智玩具,它的搭建存在一定现实逻辑,因此借助建构玩具可以帮助儿童解决现实问题。建构玩具对儿童各技能发展都有一定作用,很多研究希望将建构玩具带到儿童教育项目中。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编程积木,运用积木帮助儿童理解编程知识;科恩·林恩等人通过研究儿童在建构玩具游戏过程中空间语言的应用,为建构游戏创设标准,帮助建构玩具重回课堂[6]。但在现有产品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过分强调显性认知内容的训练,而忽视了隐性能力的培养。

3.2 用户细分

随着用户研究的深入,儿童作为建构玩具的主要用户也被更细致地划分。现有研究对儿童中的幼儿这一阶段的研究更加深入。杜鹃研究幼儿的体验需求,依此提出幼儿交互式建构玩具的体验设计原则与策略[7]。对于儿童年龄的细分,市场产品做得更好,布鲁可以1岁为间隔分析2~6岁的儿童的特征并展开相应设计。在更细致的年龄细分研究中,张晓霞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4~5岁幼儿的积木建构水平及几何空间能力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8]。但这类研究集中在教育学方面,还未与设计结合。

4 建构玩具未来设计趋势

4.1 建构玩具游戏过程延长

传统建构玩具在搭建完成后可以重建或保存,这样的过程使得建构玩具的游戏生命很短。现有的建构玩具,一方面通过加入电子或机械元件,帮助积木完成物理、信息交互。建构玩具向故事性、操作性、主题性转变,整个流程包括搭建和使用成品玩耍两方面。王一雅结合电子游戏,使用电子元件,设计出一套可以控制小球通过搭建好的轨道进行交互的建构玩具。另一方面则通过多种构建方式及结构,使得儿童在每次搭建完之后,仍想进行新的尝试,从而拆除重建。

4.2 性别差异和性别平等的矛盾解决

性别差异是一定存在的,从一些建构玩具的实验中可以看出女孩更加重视建构结果,而男孩经常将搭建技术作为游戏核心部分[9]。在玩耍过程中的语言也有较大的性别差异,相比女孩,男孩更习惯使用技术性的语句。建构玩具在没有外界干预的前提下,如果没有特殊设计,很难形成男女平等的游戏氛围。在现有的研究中提出了性别差异的存在以及平等游戏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实现平等游戏的研究还较少。如何在建构玩具中合理又公平地进行游戏行为依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4.3 建构玩具实用化

在現有研究中,研究者尝试将建构的概念从建构玩具中提取出来。建构玩具对成年人来说是减压的工具,对自闭症患者来说是康复治疗的医疗器械。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挖掘建构玩具的潜力,发现其对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中的特殊意义。对于老年人群体,建构玩具的搭建行为需要细致的手部动作,可以帮助老人恢复行为能力,同时也结合智力锻炼功能。对于编程学习者,可以借助建构玩具前一块与后一块的对应关系,帮助其加深对编程的理解。勒戈克·马蒂厄等人借助建构玩具的特点,提出由单体组成的群用户界面的概念,既能进行显示又能进行交互,将传统人与屏幕之间的交互转化为人与实物的交互[10]。

4.4 传统智慧传承与变化

在中国,榫卯结构、孔明锁这类传统智慧对建构玩具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现有的建构玩具连接方式非常相似,借助榫卯结构可以极大地丰富建构玩具的连接方式,提升建构玩具的功能性与审美性。董华君利用榫卯结构,结合儿童喜爱的动物形象做出设计实践[11]。小米也结合榫卯结构和传统建筑设计了一款祈年殿玩具。在现有研究中更多是实践方面的探讨,但是对于榫卯结构的梳理、建构主题的选择、如何实现榫卯结构的运用缺少理论说明。因此如何系统地将传统智慧运用到建构玩具的设计中仍是一个研究方向。

5 结语

建构玩具的变化形式没有局限性,可以模仿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甚至是运用多种原理,对儿童认识世界具有重要作用。借助建构玩具的科学性、益智性、创造性、教育性特点,结合符合儿童认知方式的交互设计,可以放大建构玩具在提升儿童能力方面的作用。对于建构玩具的设计,除了以工业设计的设计思维指导,还可从玩具的造型、颜色、功能、安全等角度对幼儿玩具设计提出设计策略,也可结合现在的科学技术,更注重玩具的交互性与体验性,实现建构玩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达维.玩物益智:构建类玩具的“模块化”特质对儿童造物智能的影响[J].艺术设计研究,2017(4):84-87.

[2] 王连海.中国玩具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78-130.

[3] 郑玺.交互式电子积木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0:5-6.

[4] 孙鹏.基于榫卯结构的儿童积木类玩具设计[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7:19-21.

[5] 洪英夫.积木类玩具设计方法探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5:11-12.

[6] 科恩·林恩,詹妮特·埃蒙斯.积木游戏: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空间语言[J].儿童早期发展和护理,2017(5/6):967-977.

[7] 杜娟,于帆.结构游戏中的儿童玩具交互设计创新[J].设计,2019,32(5):60-62.

[8] 张晓霞. 4-5岁幼儿积木建构水平的提升及其对几何空间能力发展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42-46.

[9] 富尔彻·梅根,艾米·罗伯逊.建造一只粉红色的恐龙:性别化建筑玩具对女孩和男孩游戏的影响[J].性别角色,2018(5/6):79.

[10] 勒戈克·马蒂厄,金·劳伦斯,帕萨伊·阿里,等.群落:蜂群用户接口的构建块[C]//第29届用户界面软件和技术年度研讨会论文集. 2016:97-109.

[11] 董华君,沈隽.榫卯结构在儿童益智玩具设计中的应用[J].林产工业,2018,45(6):59-62.

作者简介:丁颖(1996—),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用户体验、数字化设计。

猜你喜欢
文本挖掘文献计量发展现状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站设备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基于LDA模型的95598热点业务工单挖掘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