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 科技赋能 简约精彩

2022-06-08 00:26本刊汇编
演艺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闭幕式五环火炬

2月4日,举世瞩目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浪漫、唯美、空灵,正式拉开北京冬奥会帷幕。3月13日,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承载着温暖和感动圆满落幕。

北京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双奥之城”,一个多月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AI)、人机交互技术,3D、虚拟技术等多媒体技术,5G技术与云计算技术,机械运动控制算法、仿真技术等高新科技,将奇思妙想的创意完美实现,向全世界观众奉献了四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开闭幕式视觉盛宴。

一、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蔡国强担任视觉艺术设计,沙晓岚担任灯光艺术总监,陈岩担任美术设计,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科技与艺术融合,在100分钟的简短时间里,将屏幕影像、视觉特效、表演装置结合在一起,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

纳入标准:(1)空腹血糖检测值大于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大于8.0%,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住院时间大于一周,且均具有一定的自我护理能力;(3)患者依从性较好,可全程陪护完成研究。

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到浪漫唯美的雪花火炬台,从夺目多变的冰瀑到创意无限的点火仪式,演艺装备成为艺术创意实现的重要载体。

点火仪式,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受瞩目的重头戏。它既凝聚了东道主的文化沉淀和理念传递,也彰显了自身的国家创意和科技综合实力。

地面舞台系统

鸟巢地面舞台系统是开闭幕式的核心设备,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主要为四场仪式提供演出平面以及大型道具和演员的升降、进出通道,并满足不同演出、场景的切换要求。

端到端的车牌识别模型训练共使用了50万张图片,采用分步策略,批大小为64,将所有数据迭代10次。同时运用Adam优化梯度下降,学习率为动态衰减,初始值为0.0005,步长为5000,衰减因子为0.9,框架为mxnet;保证其它参数不变,与其它具有代表性的车牌识别方法进行比较,验证本文识别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见表2。

以上的校园环境制约了师生拓展眼界、开阔思维。教师要想在课本之外,让学生更多的浸泡于英语环境,更多地去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也苦于无米成炊。以上环境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地道的英语思维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灵活运用英语语言。

地面显示系统作为开幕式演出显示系统和表演舞台,承载了开幕式60%以上的演出创意,加上贵宾席正对面竖立的1 200平方米的8K高清LED屏幕(冰瀑),LED屏幕总面积达到1.1万余平方米,由4万块LED屏组成,是目前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其实际分辨率达到14 880×7 248,可以完美呈现裸眼3D效果。加之有第三代英特尔3DAT实时追踪技术的加持,可以实时捕捉演员的行进轨迹,实现演员与地面屏幕的互动。如《雪花》节目里,手持和平鸽造型道具的几百个孩子在飘落的雪花里翩翩起舞,追逐嬉戏,地屏上的雪花与舞蹈的孩子们如影随形、和谐默契。

采用改进的30节点系统验证本文提出的最优分时电价双层模型的有效性,相应的发电机、支路和节点参数见文献[17]。假设不同节点上常规负荷符合相同的图3所示的日负荷系数变化曲线,相应的参考值可以在文献[17]中找到。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4所示。系统有5个代理商,代理商规模和位置见表1。

大型表演装置“冰瀑”

“冰瀑”,作为开幕式演出的核心设备之一,高58 米、宽20米,厚8米,由固定显示装置(由主体结构、LED格栅屏组成)、升降显示装置、固定斜坡道、后部通道等组成。它不仅承担着光影表演特效的展示功能,在运动员入(出)场环节,“冰瀑”的下部屏幕又迅速升起,形成了宽14米、高7米的通道,瞬间化身“中国门”。

伴随着《我和你》旋律,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梦幻五环”缓缓升起,与雪花火炬台交汇,串联起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创新的方式联动双奥,时空交错,令人难忘。

“冰立方”与奥运五环“破冰而出”

巨大“冰立方”位于鸟巢正中偏东侧,正对主席台,是开幕式五环展示的表演设备、核心装置,充分体现了导演团队无与伦比的艺术创意。“冰”由主体结构+LED格栅屏组成,其体量巨大,长22米、宽7米、高14.25米,显示屏面积达3万平方米,体积达到2 195立方米,藏身于10.716米深的地仓,需要升起14.25米。“冰立方”看起来流光溢彩,但晶莹剔透的巨大“冰块”底部由多种机械机构支撑,内部储存五环,是以数控手段,使用5G信号进行复杂程序控制的高科技特殊机械装置。

奥运五环标志的展示,是奥运会开幕式一个重要的仪式环节。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在备受瞩目的奥运五环标志展示环节,当银河般的“黄河水”似瀑布从天而降凝结成冰,冰球撞向“冰立方”,冰立方在43秒内拔地而起,绚丽的激光打在冰立方上,雕刻出光洁通透的冰雪五环,在音乐烘托下“破冰而出”,徐徐升起,宛如夜空中璀璨恒星,让人过目不忘。

主火炬与点火仪式

以ROST高频特征词和感知情感的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游客对于黄山民宿的评价,将文本的内容进行分类,构建了民宿游客感知价值的概念模型,包括经济价值、享乐价值、美学价值、情感价值四个维度。

北京冬奥会的主火炬是直径14.89米的“大雪花”。在点火仪式上,主火炬“大雪花”在40米的高空,完成翻转、提升、360度旋转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其独特的火炬台形态尽显中国式浪漫。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传递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实现了奥运历史上的一次点火创新。

二、冬奥会闭幕式

2月20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与开幕式一脉相承,依然科技含量满满。以“一片雪花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故事,体现奥林匹克“更团结”的理念,用科技的力量和创新的观念,再次惊艳全球。

前沿技术打造中国式浪漫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隆重举行。张艺谋任总导演、沈晨任导演、王之纲为视频总监,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通过“将仪式表演化”的温暖呈现,集合艺术与技术、虚拟与现实、真人表演与数字演绎,呈现洁白、浪漫、纯净、唯美视觉盛宴,展现中国蓬勃发展的设计力量与创新精神。

目前,家电线下市场占整体比重依然较高,因为对于家用电器,尤其是传统大家电,线下市场依然是消费者极为重要的购买渠道。所以,实现线上线下相互赋能、并驾齐驱的零售全渠道发展模式,将有助于带动厨卫行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是近年才启动的新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湖南省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浅谈论证的技术路线及遇到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新型全彩色集束激光

“折柳寄情”环节中,用“一首曲、一群人、一捧柳枝、一束光、一片绿荫、一起向未来”六个“一”唯美表达了庄严的仪式。85个演员和地面上的屏幕进行互动,仿佛走入一幅唯美的中国画,地屏呈现波光粼粼的倒影,与人交相呼应,一片生机盎然。一组新型全彩色集束激光光束从舞台底部射出,绽放成“光杯”,穿过雪花火炬台直达天空,代表人类最真挚的情感,送别、怀念、铭记和期待。

梦幻五环 联动双奥

高职院校园林技术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首要需要教师转变现有教育教学观念,要从内在接受和理解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需要专业教师清醒地认识到高职教育的重点就是学生走出校门,必须掌握一技之长,立足工作岗位,所以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要使学生掌握和拥有专业实践能力,就需要园林技术专业专任教师自身有过硬的、与时俱进的专业实践能力。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以“圆满”、“融合”、“团结”的设计理念,以“同心圆”为核心视觉形象,并将“同心圆”的形象贯穿始终,寓意着团结、友谊、平等、同心与共。

三、冬残奥会开幕式

闭幕式上,运动员入场环节,无数条红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向鸟巢,将场内悬挂的雪花火炬台装点成为一个巨大的红色中国结。冰刀在冰面上优雅地划出中国结的造型,同时天上出现一个巨大的虚拟中国结悬挂在鸟巢上空。天上地下交相呼应。这些不同质感、不同色彩的中国结被周围的冰花包围着,代表了世界色彩与文化的多元性,也表现了中国人“和而不同”的理念。

本环节展现的“梦幻五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梦幻五环”的缩小版,宽18米、高11.75米、单环直径为5米。它由21 000个LED灯珠组成,夜色中犹如闪闪发光的星星。该五环本身是直立升起的,视效团队使用裸眼3D技术达到了和2008年完全一样的效果。

倒计时之圆

本次冬残奥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在空间维度,地屏影像引领观众从宇宙、地球穿越到中国北京,裸眼3D技术带来两层空间的“破”与“立”,极具视觉冲击力;在时间维度,虚拟赛道和倒计时数字向两侧对称延伸。数字影像与真实的残疾人运动员表演的完美融合,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在最后归零的瞬间,点燃现场与观看直播的观众的激情。

会徽展示之圆

在会徽展示环节,同心圆方式构成的盲文与环形围绕的几十名演员及残疾人运动员共同构成了一个圆形表演空间。随着演员聚拢、托举起残疾孩童演员形成翅膀缓缓摆动,地面粒子形态最终汇聚成为扩展到整个体育场面积的巨大数字翅膀,数字影像化身为独特的“演员”与真人演员们共同演绎出残疾人内心丰富多彩的的精神世界。

圆舞曲之圆

“冬残奥圆舞曲”演出环节,残健融合的舞者们在冰雪天地里演绎着生命绽放的美好瞬间。节目由一段纪录短片开始,两位盲童用丰富的色彩创作了一幅纯真的笑脸图画,象征着他们对于世界的美好想象。从影片到现场,众多艺术家通过技术与艺术、虚拟与实景的联合创作,裸眼3D的视觉效果,共筑了盲童们纯真的内心世界。

四、冬残奥会闭幕式

3月13日,“北京2022”字样的闪耀焰火在鸟巢上空粲然绽放,充满“记忆感、温暖感、永恒感”的北京冬残奥会落下帷幕。

闭幕式的整体舞台及表演空间构建上,采用“留声机”的视觉形象,将直径55米的“唱片”呈现于鸟巢中央,配合大型“唱针臂”舞美装置,作为冬残奥会记忆的存储载体贯穿始终,闭幕式所有的演出、仪式都在圆形的唱片空间中演化完成,表现了“让温暖成为永恒”的主题。

火炬熄灭环节重点体现了时间的概念,将抽象的表意符号与具象的视觉画面相结合,带领观众回溯整个冬残奥会的伟大时刻。小提琴独奏《雪花》,婉转悠扬的琴声展现出大家对这段美好时光的不舍之情,“时钟”以简洁有力的视觉风格展示24小时计时、中国的天干地支、24节气等“时间”概念,配合着60名舞蹈演员完成层层递进的“时空表演”。

在《雪花》旋律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同时,奥林匹克精神也从孩子手中再次深情地传递向大地,为中国与世界的这场“冰雪之约”画下句号。

每一次国际文体盛事活动,都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检验。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共有212项技术落地应用,涉及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其中有4项技术是全球首次推出。

北京冬奥会会、冬残奥会会开闭幕式四个仪式,是检验我国演艺装备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的重要舞台,更是彰显最新舞台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和企业实力竞技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及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金东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利亚德光电集团等优秀设计、工程团队,展现了企业不凡的实力与品质,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奉献了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闭幕式五环火炬
冬残奥落幕
接过火炬高举起
中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在郑州举行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小康微博互动
火炬照亮关爱路
我与《火炬》20年
《火炬》照我绘“二春”
河北传媒学院第四届传媒艺术节闭幕式隆重举行
五环数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