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高质高效繁育技术探析

2022-06-08 08:10汪美蓉刘小飞潘志辉
科学养鱼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体田块越冬

汪美蓉,刘小飞,潘志辉

(1.绩溪县临溪镇农技服务中心,安徽 绩溪 245399;2.宣城市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安徽 宣城 242000)

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幼虾从当年秋季至次年春末持续、有序投放对小龙虾市场均衡供应及稻虾综合种养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影响,提出了在实践中已取得的积极成效,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适时投放足量优质种虾、种虾精心培育、孵化期保持水位相对稳定、幼虾培育阶段的积极应对、越冬大棚繁育、茬口的合理安排等繁育技术革新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小龙虾繁育可以在专门的池塘或稻虾综合种养田块中进行,要求水源便利、水质优良、水深1.2~1.5米、塘(田)埂坡比1∶(2.5~3.0)、牢固无渗漏且安装防逃、防敌害的设施。专门繁育的池塘面积5亩左右即可,应多修筑子埂,使种虾有更多的掘洞空间。繁育用的稻虾综合种养田块面积15 亩左右,其基本结构与养成虾的田块无特别差异,在不影响耕种的前提下应在田面四周修筑子埂供更多种虾挖掘繁育洞。子埂及塘(田)埂要保留适当密度的杂草或种植作物(蔬菜),为种虾创造隐蔽并可防敌害侵扰的掘洞环境,育秧盘、土工膜等适当的遮盖物也有利于种虾掘洞。塘(田)坡度太陡、植被太厚或太少将大大增加小龙虾挖掘繁育洞的难度,从而影响繁育效率。种虾投放前要仔细做好清除野杂敌害、池塘(田沟)消毒、水草布种、安装增氧设施、进水过滤、肥水等准备工作。

二、提早、足量投放优质种虾

为确保“早出虾苗、多出虾苗”,应在5 月中下旬至6 月中旬投放种虾,此阶段成虾上市量大、价格较适宜,气温还不是太高,有足够的机会挑选出优质种虾,种虾规格以30~40克/尾为宜。生产规模小的养殖户雌雄种虾分选可以降低成本,雌雄比例为(2~3)∶1;规模大的养殖户可以忽略雌雄分选,以节约用工量并避免种虾因分选而死亡。不同规格种虾的比例多少依据繁育目标的差异确定,如希望更早、更多地繁育大规格幼虾就必须提高大种虾的比例,若计划次年4-6 月仍有幼虾投放则可提高小规格种虾比例。若因水稻、天气、种虾价格等原因无法在5-6 月投放种虾,则最迟可以推至8 月中下旬,但此时应该尽量投放大规格种虾,否则9月虾苗无法孵出。种虾亩放养量20~40千克,具体依据池塘(田块)生态条件、种虾大小、种虾投放时间、种虾是否雌雄分选、幼虾的目标产量等情况而定。

三、精心做好种虾培育工作

由于种虾投放时间及规格大小不一、性腺发育也并不同步,故小龙虾的交配、掘洞、产卵及孵化就难以同步,而是发生在1 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使此阶段的生产管理呈现更多的复杂性。种虾投放至立秋前的主要工作是种虾育肥、防高温、处理好稻虾关系。维护良好水质要做好饲料投喂、保持水草覆盖率(50%左右)、稳定水位等日常工作,小龙虾繁育专用塘(田块)投放适量的鳙鱼夏花(亩放100~200 尾),有利于维持水体藻相平衡、保持良好水质并能提高防病效果和增加收入。立秋前应调整好塘埂(田埂)上的植被密度,植被过于浓密、根系过于发达均不利于种虾掘洞,植被过于稀疏则土地的湿度、疏松度及防敌害功能均不足,将无法为种虾营造适宜的掘洞环境。塘埂(田埂)过于浓密的杂草应在8月初用锄草机割倒,腐烂的杂草根系及地面的枯败植株能够使土层保持适宜的湿度和疏松度,并能防止鸟类等敌害的侵扰,利于种虾掘洞繁殖。塘埂(田埂)消落区布放育秧盘、土工膜(需隔空,与地面保留适当空间)等遮蔽物也有助于种虾掘洞,立秋气温下降的雨后种虾将陆续掘洞、排卵、孵化,此后最主要的工作是要保持水位的相对稳定,但不放松投喂、水质调控等日常管理。

四、保持孵化期水位相对稳定

至今仍有不少养殖户迷信以下错误的观点,一是小龙虾繁育期彻底曝晒塘底,而且错误地认为秋天晒得越彻底(塘底开裂),来年虾苗越多;二是苗种繁育田块过早上水(将繁育洞淹没),错误地认为早上水可以将幼虾更早地逼出繁育洞。事实上小龙虾受精卵的孵化、幼体的发育均离不开优质的水体,小龙虾繁育塘(田块)曝晒至池底开裂时,离池底较高位置繁育洞内的种虾及小龙虾胚胎、幼体也早就失水而死了。小龙虾幼体需在繁育洞中经二次蜕皮并经充分发育后方可离开母体独立生活,繁育塘(田块)过早提高水位会使繁育洞坍塌而破坏种虾及幼体的生存空间。种虾会被迫逃离洞穴,正在发育的小龙虾胚胎极易脱落母体而死亡,尚无法独立生活的幼体也因失去母体的保护且无法脱离洞穴而死,即使勉强被迫脱离洞穴的幼体也因发育不充分难以有较高的成活机会。受精卵在繁育洞内孵化成幼体、幼体发育及仔虾离开洞穴是1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无需人工过多干预,保持水位的相对稳定即可,保证仔虾随雌虾顺利出洞,而小龙虾孵化和护幼期曝晒沟底及繁育塘(田块)过早上水均会造成巨大损失,只有开放水体内独立生活的幼虾已经达到预期密度时,方可逐步提高水位以促进其生长。

五、幼虾培育阶段积极应对

9月中旬前后在开放水体内观察到离开母体独立生活的幼虾时(比常规的小龙虾繁育方法要提前1 个多月)就需要投喂饵料并培肥水质,此时水温处于不断下降过程中,为保证仔虾的快速生长及安全越冬,必须在维护良好水质的前提下投喂优质虾苗配合饲料,使越冬前的小龙虾规格达到8 克/尾左右,实现“早出虾、出大虾”的愿望。立冬前应该在池塘(田块)埂边及田中央布放经微生物发酵腐熟处理过的稻草,可为小龙虾提供更舒适的越冬场所。腐熟的稻草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也是小龙虾的适口饲料,还可培育大量优质生物饵料。整个冬季要依据天气、水温、长势、天然饵料等坚持不间断投饵和肥水,如遇结冰等恶劣天气,需及时采取破冰、增氧等应对措施。

六、越冬大棚繁育

利用保温性能良好的越冬大棚繁育小龙虾,冬季亦能维持幼虾较快生长,使来年3月幼虾规格达20 克/尾以上,投放外塘(田)经1~2 次蜕壳,市场极度缺虾(特别是大规格虾)的4月即可视价格高低适时销售。由于大棚内温度适宜小龙虾生长,产后种虾在投喂充足的情况下空壳率极低,既可为春节市场提供优质大规格成虾,也可继续培育使其开春后再次抱卵繁育。2021 年宣城市强农家庭农场10 亩小龙虾大棚育苗池,2月(比常规方法提前近两个月)就开始陆续捕捞大规格幼虾,在遭遇1次严重缺氧出现大量死虾的情况下,依然捕捞幼虾2 700千克,共销售成虾620 千克,单茬(未计算夏季产出)总收入达8.3 万元,平均亩产值超8 000元,不仅使大规格幼虾的供应大大提前,而且经济效益凸显。

七、合理安排繁育塘(田块)茬口

小龙虾苗种繁育专用塘口于当年夏秋季投放种虾,秋冬季进行幼虾培育,来年开春后进行强化投喂,产后种虾完成营养积累后(减少空壳虾比例)即可捕捞上市,也可继续培育使其在春季再次抱卵,以满足春末幼虾投放需求。存塘幼虾则在开春后适时陆续转塘或销售,5月底前完成种虾及幼虾捕捞并清野晒塘,6月中旬前及时完成种虾投放工作。

稻虾综合种养育苗专用田块于当年4月底前完成幼虾捕捞、田块整理、清野、消毒等准备工作,5 月初完成水稻栽种(种植生长期长、口感好、抗倒伏、抗病害的优质品种增效更明显),5月中旬开始投放种虾,8月上旬至10月初为水稻收割期,稻草经微生物处理后原田布堆分放,依幼虾密度状况适时上水进行幼虾的秋冬季培育,来年2、3 月,幼虾、成虾陆续转塘或销售,直至4月底开始清塘转入新一轮的小龙虾繁育。

猜你喜欢
幼体田块越冬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萝卜萝卜快显形
水蛭越冬技术
千奇百怪的石头
黄河三角洲刺参苗种繁育技术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水晶虾幼体发育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