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方法

2022-06-09 21:50董月月
幸福家庭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主性风筝游戏

董月月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园组织实施游戏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增强幼儿的自主意识与创造力的重要载体。幼儿在开展自主游戏时离不开教师的科学观察和正确指导,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作为观察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为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基于此,笔者探讨了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分享了教师不当介入的案例,并提出了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方法,以供参考。

幼儿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的兴趣、需求得到满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幼儿自主游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自主性。自主游戏强调幼儿的自主性,这是自主游戏区别于其他游戏形式的根本特征。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方式、时间、场地和伙伴。

二是创造性。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幼儿的天性得以充分施展,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使游戏过程充满创造性。

三是风险性。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监督和指导力度相对较弱,幼儿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一定危险的游戏或者环境,存在潜在的危险,这也对教师

的观察和指导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幼儿自主游戏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要求教师“放手”“放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作为幼儿自主游戏的有力支持者,教师需要扮演好以下角色。

一是扮演好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员。教师需要了解和把握幼儿的游戏兴趣、能力和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游戏,以提高幼儿自主游戏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游戏中蕴藏着一些教育契机,教师应细致观察,发现并利用这些教育契机,培养幼儿助人为乐、不怕困难、团結友爱等品质,帮助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是扮演好幼儿自主游戏的安全员。在自主游戏中,幼儿脱离了教师的手把手指导,他们尝试不同的游戏内容、游戏环境以及游戏玩法,但部分游戏内容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教师必须扮演好幼儿自主游戏的安全员,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引导幼儿有序开展游戏,以保证幼儿在游戏时的安全。

三是扮演好幼儿自主游戏的协调员。自主游戏并不是无序游戏,幼儿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需要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科学投放与合理分配游戏材料,帮助幼儿解决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化解幼儿之间的矛盾,以保证自主游戏科学有序地开展。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方式和介入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但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偶尔会盲目地介入幼儿的游戏,这不仅会影响幼儿的思路,还会降低幼儿的游戏兴趣,不利于发挥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例如,在大班幼儿自主游戏“制作风筝”中,每一名幼儿都兴高采烈地制作着自己心仪的风筝,很多幼儿将风筝设计成三角形(市面上多数风筝是三角形的),只有苗苗将风筝设计成不规则形状。在发现苗苗的“异常举动”后,教师马上对苗苗说:“这种形状的风筝无法保持平衡,飞不上天,请把它改成三角形的,好吗?”听完教师的话,苗苗立即改变原来的设计思路,按照教师的话设计了一个三角形的风筝。

又如,在中班手工制作游戏“美丽的孔雀”中,萍萍不知道如何折孔雀尾巴,教师见状,马上询问萍萍是否需要帮助。在萍萍表示需要帮助后,教师便帮萍萍折好了孔雀尾巴。

再如,在小班自主游戏“丛林冒险”中,很多幼儿钻到幼儿园内的小树林玩耍,但教师发现小树林中有虫子,还担心树枝会伤到幼儿。于是,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便立刻结束了这个游戏,并禁止幼儿到树林中玩耍。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不当介入有多种形式,上述三个案例较为典型。在大班自主游戏“做风筝”中,教师的不当介入表现为限制幼儿的自主思考。在中班手工制作游戏“美丽的孔雀”中,教师的不当介入表现为介入时机不当,没有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无法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小班自主游戏“丛林冒险”中,

教师的不当介入表现为过度限制幼儿尝试新事物、探索未知空间与事物的热情。教师的不当介入会降低幼儿的自主性和游戏兴趣,不利于达成自主游戏的预设目标。

(一)适度放手,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自主游戏的实施前提是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这也是自主游戏的基础。幼儿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尤其是小班幼儿),在家依赖父母,在幼儿园依赖教师,缺乏自主意识,不愿意自主尝试新的事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遇到困难容易产生退缩心理。对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幼儿,并适度放手,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以免自主游戏流于形式。例如,在幼儿开展“自制飞行棋”游戏的过程中,笔者给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款飞行棋,可以是数字棋,也可以是动物棋。大部分幼儿开始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但仍有个别幼儿呆坐着不动,芳芳甚至直接请求笔者的帮助:“老师,我不会画,你帮我好吗?”笔者没有直接帮她画,而是引导芳芳,具体谈话内容如下:“你喜欢什么棋呢?”“动物棋。”“那就画动物棋,想想你能画哪些动物,这些动物可以怎么联系起来。”“我觉得可以画不咬人的动物和咬人的动物,如果跳到不咬人的动物,就可以继续往前;如果跳到咬人的动物,就要后退。”“这个想法太好了,一定是副很好玩的飞行棋,赶紧画下来给小伙伴们看看吧!”通过笔者的引导和鼓励,芳芳很快就将自己的棋画好了。由此可以看出,幼儿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自主意识,喜欢寻求教师的帮助。这时,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应鼓励幼儿自主尝试、勇于探索,让幼儿充分发挥自主性。

(二)科学观察,善于捕捉并利用教育契机

在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细致地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了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情感和能力,思考游戏的内容、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认知特点和游戏水平,并适时调整和优化幼儿自主游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偏好,并以此为幼儿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教师通过观察,还可以发现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表现出的品质,并有针对性地表扬幼儿,鼓励所有幼儿向他们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幼儿教育的整体效果。

(三)适时介入,给幼儿提供指导

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能力和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会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适时介入,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帮助其克服困难,从而顺利地完成游戏任务。例如,在自制卡通头饰的过程中,可儿两次尝试測量自己的头围,但都没有成功,这导致她做出来的头饰与自己的小脑袋“不合拍”,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于是,笔者及时帮助可儿测量好头围,让可儿在第三次尝试后做出了称心如意的卡通头饰。见大多数幼儿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笔者让幼儿暂停制作,为幼儿示范了可以调节大小的卡通头饰的制作方法。在教师的提示与示范下,幼儿终于制作出可以调节大小的卡通头饰。

(四)密切关注,保证幼儿的安全

自主游戏在发挥幼儿活动自主性的同时,也使幼儿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安全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及时介入、科学预判,保障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例如,在上述自主游戏“丛林冒险”中,教师阻止幼儿进入树林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对此,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查看树林中是否有危及幼儿人身安全的虫子、蛇等,并清除树林中外露的树桩、荆棘、低矮的树枝等。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幼儿进入树林进行自主游戏。对于其他集体游戏中的推搡、踩踏等危及幼儿安全的问题,教师应该教导幼儿有序进行游戏,并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制止幼儿的危险动作,保证自主游戏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幼儿自主游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幼儿园教师对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指导。在幼儿开展自主游戏时,教师要科学观察、正确指导,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并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以增强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自主性风筝游戏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