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2-06-09 22:05于学帅
关键词:课堂练习双减师生

于学帅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意见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也成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提质”教育目标的重点之一。

一、创设探索情境,有效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作为课堂起始,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呈现新知创造愉悦的氛围,打下良好的情境基础。

(一)充分利用教材情境,调动学生直观感知

数学教材每个单元的学习,都设置了单元情境、课时情境。教师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基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将游戏活动、故事讲解、PPT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有效整合,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探究需要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伺机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二)灵活处理教材情境,实现导入方式多样化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情境的创设和使用要遵循趣味性、针对性、启发性、时效性、实用性、互动性的原则,同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比较陌生的主题情境,教师可及时调整,以便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高效利用课堂时间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诱导性问题,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其有效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时间是否得以有效利用。

(一)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启发性、层次性

一节有效的数学课堂,其问题应是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学情而精心设计的,提问能问到点上、问到学生心里,并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使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之上。课堂提问还应富有层次性,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问题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力求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

(二)课堂提问要富有广泛性、创造性

有效课堂提问的广泛性一方面指提问内容的广泛性,其中简单、重复的内容或问题,不重复提问,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另一方面提问主体应广泛。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小学数学课堂中,除了师生互问互答,还要设计生生互问互答,实现全员参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精心设计当堂训练,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要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就要从做好课堂有效练习入手,通过扎实有效的当堂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做好教材内容与现实素材的有效融合,确保课堂练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思维性,切实起到巩固强化、减负提质的效果。

四、提高课堂结尾的有效性,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巧妙的课堂导入,能够引人入胜,而有效的课堂结尾,则可以画龙点睛。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课堂各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课堂教学草草收尾,其有效性难以保证。因此,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要善始善终,做好结尾设计,通过“课堂小结”“谈收获”“回头看”等结尾形式,师生共同反思总结,回顾知识形成过程,立足于教师角色引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落实“双减”政策,回归课堂主阵地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关键一步,需要全体数学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爱上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泰安市岱岳區新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双减师生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