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省级农业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2022-06-09 22:18王婧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农业管理

王婧

摘要:农业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科研绩效评价能够衡量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为促进科技资源高效调配利用,提升农业科研绩效管理效率,探讨了省级农业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指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研绩效评价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绩效评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5-0024-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5.006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WANG Jing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rying out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uld measur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level. To promote high and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to 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for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concrete index system and the tene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in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Agriculture; Performance appraisal; Management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为此,农业农村部在2014年发布了《农业部关于深入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意见》,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延伸开展绩效管理,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构建顺畅高效的绩效管理体制,形成全国农业系统抓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1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绩效管理机制稳步推进。据《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 — 2017)》,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3%,突破5年前53.5%的贡献占比率[2 ]。进入新时代,面对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管理创新破解制约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是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值得思考的焦点问题。

1   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绩效评估指标是进行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评估的核心和前提[3 ]。考核评价系统是一个涵盖多因素核心指标的复杂系统,其评价原则建议从以下几点考虑。

1.1   导向性

在考核指标的权重分配、评价结果定义方面引导被考核对象顺应产业发展、国家科技政策指引,也是围绕一定时期内业绩完成情况的综合评判[4 ]。在体现制度执行的刚性上,要引导科技人员将农业科技情怀付诸实践,使科研团队和个人有压力、有动力、有紧迫感,更进一步迸发创新思维原动力。在管理层面,通过宏观考核能够发现在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业绩,进而发现制约发展的短板和差距所在。

1.2   可操作性

考核制度的实际应用能否体现管理目标的刚性约束,需要优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理念贯穿于综合能力发展,全面客观的反映考核对象完成阶段性指标的效果。在具体指标设置上要围绕制度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这是管理层面运用考核效能的最后落脚点。因此,构建细化量化的分值权重、清晰明确的评估模式,便于量化测评和实际操作。

1.3   跟踪性

注重绩效运行监控,改变传统管理方式中年度“交考卷”式的定量考核,采取渐进式评估、阶段性自评,宏观把控业绩成果的时间积量,及时自查完成指标的上升空间,及早校准任务计划轨迹的总方向,规避仅仅依靠事后考核的偏差性,才能实现绩效目标高质量产出。

1.4   激励性

绩效考核要分层次计量评估被考核主体的科研投入与产出,激发科研主体和个人的热情和潜能,有计划有质量的完成预期目标[5 ]。管理层要宣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发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号召科技人员厚植甘為人梯、砥砺奉献的科学家精神。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与相关优秀拔尖人才评选、提升个人能力培训等建立联合激励机制,推动发挥人才自我革新的能动性,寻求人才团队智慧的渐进式培养,激发科研新动能新思想。6D3C41DF-63E0-4492-95CF-D2391429C6CE

1.5   开放性

绩效评价系统在架构设计上体现考核的“宽度”,鼓励科研主体积极探索,摒弃“条约”式管理,着力突破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点,充分拓展

挖掘科研主体的发展潜力,以助力提升综合影响力为基础导向,把业绩效能的“新、特、优”发挥之最大化作为靶标,实现自身科研潜力的新突破。

2   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指标

首先,绩效指标应当具有明确性,不能含糊主观且笼统,更是现实客观的指标融合体系,可含有工作指标也有业绩指标,有个体指标体现也有团体指标要求[6 ]。考虑绩效考核的综合因素体现多维性、多因性、动态性、层次性,组织管理目标的具体细化层次更要体现实用、务实、管用的原则[7 ]。

2.1   科研投入指标

科研投入指标从新增科研项目经费和实际到位科研经费两部分考核,统计指标涉及主持的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省级重大专项和其他计划课题。其中国家自然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计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以到位经费百万元计量新上项目和结转项目当年度的到位情况,以全面衡量项目来源渠道的能力优势,客观的掌握考核单位申报项目的潜力及瓶颈。

2.2   科研产出指标

科研产出指标涵盖4个二级指标:获奖成果类、认定成果与授权知识产权类、学术论文(著)类、咨询报告类。科技成果奖依据获奖层次设打分级别,包含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省部级一、二、三等奖。荣获奖项有一定的机遇性和突破性,评估应体现激励性分值。科技成果贡献形式以多元素衡量,这是对科技人才完成阶段性工作的认可。成果体现涉及社会效益的更多领域,考核覆盖也更全面。认定成果与授权知识产权,要依据新审定(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品种、登记颁布的新标准(国家级、行业内及地方标准),研制的新农药、新肥料,相关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及植物新品种权进行分项计分。学术论文量化分值,依据科研领域所涉及的国内外期刊影响因子分段计分,学术著作及论文成果界定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准。引导科技人员不断探索挖掘基础研究的创新突破口,鼓励打造“独树一帜”“独有一面”的科研基底,努力在特色专业地域里谱写新发现。聚焦农业一线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向省级职能部门谏言献策。以报送省部级部门获得批示及获评为优秀咨询报告为打分标准纳入考核项,聚焦田间故事“发声、发力”,为区域特色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创新策略和决策参考。

2.3   成果转化

围绕农业科技活动的本质特点,要对能够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且有效实施者纳入考核。结合科研院所科技力量助力区域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紧贴科技服务与产业开发的融合度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及成果推广面积规模量化,激励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发力,不断开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思路,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2.4   优化条件建设

条件建设是科研平台综合实力发展的必要补充。在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重大课题及项目成果落地与科技平台有效搭建且合理运行管理息息相关[8 ]。对科研条件建设进行评估赋分,科学调控量化投资科研环境硬件建设,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基地)建设,通过提升服务型平台设备共享质量,不断吸引高新技术人才搭建中长期建设方案,构建“共建、合作、开放、共享”的科研思维模式,强化推进综合性专业平台资源的管理布局,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发展。

2.5   对外交流合作

为提升内陆地区科技发展融通相关科研领域特色科技力量以厚植本土,近距离接触国际视角探讨相关领域科技问题,实现借力学习,发展自我,推送自我的双赢效益[9 ],要对各考核单位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立项、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科技人员外派交流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等方面设指标赋分,鼓励加大深化发展国际一体化,多角度促进建立对接相关合作与联系,引入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友好发展。

在绩效管理体系中体现出管理的3个目的:“战略目的、管理目的、激励目的”[10 ]。基于上述评估考核重点方向,在完善细化考核指标的同时,应取消基础分的占比量,以实际指标完成情况客观记分,不再设置扣分项,注重构建体现发展实力与潜力的开放性和激励性。

3   完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3.1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绩效评估需要收集、整理、核实大量数据或原始资料作为基础信息,进而汇总分析涵盖科研资源投入、产出以及科技人力平台效益转化等指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建立和完善绩效管理数据采集信息库,即实现大数据技术全流程动态管理,利用数据共享、资源共用且安全稳定的高效处理信息的管理模型,实现精细化、系统化管理,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3.2   加强管理反馈融通机制

绩效考核的管理重点是掌握考核单位的发展情况、任务达标情况,及时准确的调整高层决策以推动实现发展目标。应优化完善沟通反馈机制,采取绩效指标评估与满意度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衡量总结全年进展情况与年终评估结果,由点及面捕捉梳理问题,加大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精准把控内部管理症结,提高管理能力。

3.3   任务指标调整可适时动态设置

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国家、区域、产业等不同层级科技发展需求,以促进科研目标稳步完成。科研评价体系应坚持长期动态监管,根据一级指标的性质特点,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標相结合,优化评价维度设置。按照职责履行和公共目标任务两个主项完善一级指标[7 ]。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动态调整对应的二级指标,分级细化绩效任务工作量,灵活有效推进刚性指标的落实。6D3C41DF-63E0-4492-95CF-D2391429C6CE

3.4   秉持科技创新原生内力促进发展

应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科技成果获得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瞄准创新靶向才能跨越技术鸿沟,突破技术瓶颈。未来发展环境中如何激发原生动力实现科创引擎发动效能与科研机构实体践行科技高质量发展协力并进,是新形势下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只有秉持创新抱负才能助力创新腾飞,才能加速创新成果孵化,实现事业发展踏上新高地。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深入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办[2014]5号[EB/OL]. (2014-04-11)[2021-11-11].  http: //www. moa. gov. cn/govpublic/BGT/201404/t2014041 6_3874350.htm

[2] 徐琰斐,张敬峰,孟菲良.  农业科研机构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农村工作通讯,2018(15):55-56.

[3] 王发读.  绩效评估在干部考核评价实践中的“二难”处境探析[J].  江汉论坛,2011(2):36-40.

[4] 薛晨霞,姜永平,袁春新,等.  浅议地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量化考核体系建设[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6):52-54.

[5] 章   宏.  浅谈绩效管理体系[J].  当代经济,2010(10):14-16.

[6] 杨   寧.  浅析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  江苏科技信息,2009(10):19-20.

[7] 沈银书.  关于农业科研院所推行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591-594.

[8] 方   松,赵红萍.  我国农业基建中央投资管理特点分析及农业科研机构条件建设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2016,34(4):108-112.

[9] 唐   弼,游   雯,蒋昌顺,等.  对农业科研单位提高国际合作项目立项率的探讨[J].  农业科技管理,2014,

33(5):34-37.

[10] 孔伟丽,孙慧武,莽   琦,等.  浅谈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绩效管理[J].  中国渔业经济,2016,34(1):107-112.6D3C41DF-63E0-4492-95CF-D2391429C6CE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农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