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2022-06-09 23:24郁凤华
幸福家庭 2022年4期
关键词:开放式教师应游戏

郁凤华

幼儿教育不应局限于室内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引导幼儿走出教室,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是一种可供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具有多种变化形式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教师开展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足的发展空间,引导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推动幼儿实现自我成长。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影响幼儿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活動场地、活动项目,以及教师和幼儿的关系。

首先,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以户外活动场地为基础,重视开放性。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教师还需要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参与过程,挖掘幼儿的潜能,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其次,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的项目会影响活动的实施效果。教师应设计丰富的、多元化的活动内容,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单一、难易程度把握不当,那么会影响幼儿的兴趣,导致幼儿的活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无法让他们体验到主动参与、团结合作、应对挑战的学习乐趣。

最后,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会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效果。一方面,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需要多参与、多表现,幼儿的行为能够反映其学习特点,为教师的指导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需要教师站在观察与引导的角度,客观地获取幼儿发展的重要信息,以便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实现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目的。

(一)营造活动氛围,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对于未知事物及富有变化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在开展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要积极为幼儿营造开放、自主的活动氛围,以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自主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提前设定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按照游戏规则和玩法开展游戏活动,且活动区域通常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长此以往,幼儿会逐渐对活动失去兴趣。教师应重视幼儿的差异性,设计多元化的游戏活动内容,及时调整游戏方案,引导幼儿按照自身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材料。

比如,在“快乐球场”活动区,教师可以投放各种球类玩具、球状辅助材料等,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订新玩法和新规则,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遵循开放原则,在幼儿能力范围内选择一个或多个活动区开展活动,或按照幼儿的意愿选择单人、双人或多人游戏等。

(二)提供活动条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应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引导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设计、场地布置、材料投放、规则制订,鼓励幼儿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由于幼儿之间存在差异性,他们对于户外体育活动的理解有所不同,教师应综合考虑不同幼儿对游戏的需求,挖掘促进幼儿个体发展的积极因素,尊重幼儿的自主权。

比如,在户外活动区域,教师可以设计不同情境的小游戏,通过游戏情境的引导让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还可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材料,如废旧纸箱、盒子、彩笔、铁罐等,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创造不同的游戏,让幼儿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进而提高幼儿游戏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其创新、创造能力。

(三)提供合作机会,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树立积极的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多为幼儿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配合,以培养和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

比如,在轮胎活动区域,一名幼儿在滚轮胎游戏后提出新的玩法,即用跷跷板设置障碍,增加游戏难度。在征得笔者同意后,这名幼儿尝试将跷跷板抬到轮胎活动区域,但跷跷板对他来说太重了。这时,笔者提出了引导性建议:“大家可以合作,一起搬动跷跷板。”在笔者和几名幼儿的协助下,跷跷板被移到了轮胎活动区域。

又如,在民间活动区域,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抬轿子、舞龙、跳皮筋等富有民间特色的游戏,这类游戏是群体性游戏,需要多人参与、协同合作。当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幼儿应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主动和同伴协商解决,在相互沟通、交流想法、共同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建立深厚的友谊,增强团结协作能力。

(四)开展竞技活动,培养幼儿的公平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教师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公平竞争意识。在幼儿园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适当增加一些竞技类游戏,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理解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教师可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组织他们开展竞技游戏。

比如,在大班幼儿运皮球游戏中,教师可将幼儿分成红、黄、蓝三队,每队8名幼儿,两两一组用身体夹紧皮球,比一比哪组在规定时间内运的皮球数量最多。在运球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不能用手碰球,当球掉后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引导幼儿学会遵守规则。此类游戏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公平竞争意识。

(五)通过适时介入,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品质

在教育活动中,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作用,充分体现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发挥自身观察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为幼儿提供恰当的指导。

比如,在民间活动区域开展“投接沙包”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扫描观察法和定点观察法观察幼儿的行为。笔者发现,一名幼儿没有按照游戏规则参与活动,他在投接沙包时,不和队友配合,经常越出线外。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考虑到幼儿的心理接受水平,没有采取直接批评的方式,而是从侧面进行引导,向幼儿提问:“如果老师是你的对手,你愿意让我越线吗?”幼儿回答:“不愿意。”笔者继续提问:“如果你越线了,那别的小朋友愿不愿意呢?”幼儿思考了一会儿后,回答道:“他们也不愿意。对不起,老师,我不应该越线。”笔者通过侧面引导让幼儿意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使其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行为,通过适时介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六)家园协同共育,促进幼儿发展良好品质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并非教师单方面的工作,家长也需要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促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进行相应的配合,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比如,教师可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采取招募家长志愿者、亲子户外体育活动等形式,丰富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家长也可通过活动了解孩子的运动与学习状态,增进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教师还可鼓励家长和幼儿在家中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如慢跑、跳绳、跳房子等。家园协同共育延伸拓展了幼儿园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有利的条件。在开放式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培养幼儿想象创造、团结协作等学习品质,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猜你喜欢
开放式教师应游戏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