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情境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22-06-09 00:32沈依菲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6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文本情境

沈依菲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情境在这里特指教学情境,指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心理、情感氛围。那么,问题情境则可理解为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情境。教育家、心理学家马丘斯金说:“问题情境就是主体与客体在探求答案的过程中,通过思想上的互动与碰撞,以达到预求的目标的过程。”可见,合适的问题构建起的问题情境,能够动摇认知结构平衡、产生多向交互,使学生自发产生深入探究的意愿,进而被“卷”入学习活动中。

问题情境是在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创设的有教育功能的教学情境。在实践观察中,学生在此情境里会发生有价值的学习行为。以《列夫·托尔斯泰》的课堂教学为例,将问题情境作如下分类:

(一)“悬念式”问题情境

“悬念”在心理学上指人们对未知所持的迫切期待的心情。因而,“悬念式”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对疑难问题产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愿望。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悬念式”问题情境常常由核心问题生发而来。在核心问题的统领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始终被置于“悬疑”的“困境”里,能激发出学生持续的专注与热情,同时加强了师生互相合作,通过设计、完成问题链,逐步解决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人物传记。从人物传记本身来看,其目的就是把传主之其人其事展现给读者。而茨威格的这篇人物传记,不同于一般传记专注于传主的生平经历和故事,也没有在关于托尔斯泰生活的细枝末节之处多加渲染,而是着重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形”与“神”。

在课堂开始,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本单元中其他两篇写人记事类的文章《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出本文的核心问题:作者为托尔斯泰作传,为何只进行人物描写?此问题统领后续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同类比较中思考文本特点,聚焦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的愿望。

(二)“迁移式”问题情境

“迁移式”问题情境是指通过同类知识或学习经验的平行迁移,使学生在固化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将现有知识储备融合进相似问题的探究中,进而梳理出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策略。由此,在不断变化、综合的问题中,学生能够将现有知识与新授知识建立联结,使思维形成一轮新的闭环。“迁移式”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不断生发联想,体现了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发散性。

在对托尔斯泰的须发进行描写时,作者设喻的情景是一片“热带森林”:“脸庞”是“空地”,“毛发”是“植被”,“黑皱的脸庞”是“树皮”,“眉毛”则是“树根”。通过比喻体现出传主须发繁多浓密的特点;在对托尔斯泰的脸孔进行描写时,设喻的情景中心是一间“低矮的陋屋”:“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是“额头”,“用枝条扎成的粗糙的村舍外墙”是“皮肤”。这些描写都体现出面部“失调粗鄙”的特点。

针对文本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教师明确课文在这部分中以比喻组合拓展意义内涵,以此来表现人物面部粗鄙失调的特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聚焦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作用,将前半部分的讨论情境迁移到课文后半部分的文本讨论中。在小组讨论、共同学习中,学生抓住“钢刀”“枪弹”“金刚刀”等喻体的区别来分析了传主眼神的特点;抓住“探照灯光”与“寒光”的对比进行提问,明确了传主对人对己的不同要求。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后半部分是以反复设喻创设立体情境,表现托尔斯泰眼神的丰富内涵。

(三)“阶梯式”问题情境

“阶梯式”问题情境指把一个学生难以理解的、艰涩的知识网络,拆分成一个个由易到难的、彼此关联的问题序列,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梳理出阶梯式思考的一般路径。“阶梯式”问题情境同时关注了知识系统建立的序列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问题系统能够以符合学生认知的形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这个过程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以及提升问题链的设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課文在围绕传主“眼睛”部分开始讨论时,一学生第一个提出问题:为何在课文第七节要写“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后半部分的中心句,说明该生阅读带有整体意识,能够识别出文章的关键句。在肯定该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适时提醒:既然后半部分的描写围绕“眼睛”展开,而此句中的“一百只”通过夸张的手法再现了托尔斯泰眼神的具体内涵,因而对于此句的提问、解读可以调整在深入剖析这部分比喻内涵意义的分析之后,以形成完整的“阶梯式”问题情境。

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下的问题序列的调整,学生主动参与建构了“阶梯式”问题情境。该生在完成对托尔斯泰眼神的细致解读后又主动举手,明确了“一百只眼珠”表现托尔斯泰的眼睛时而犀利无可抵挡,时而又富有感情让人动容,其丰富内涵令人钦佩。这一教学片段,体现了“阶梯式”问题情境的教学价值。

(四)“驳诘式”问题情境

“驳诘式”问题情境指的是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围绕某一个问题,学生之间形成辩驳诘问的氛围,不断对某一问题深入探讨的过程。“驳诘式”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专注于学习内容、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还是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方法。此问题情境包含反驳、质疑、追问等形式。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发生了若干次互动交流,主动构建出“驳诘式”的问题情境。例如,针对“钢刀”“枪弹”“金刚刀”喻体的区别以及其对于表现人物特点的争论;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丑陋的长相是否仅仅是为了写作上欲扬先抑的争论,等等。

“驳诘式”问题情境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真实、自由的状态展现出来。在生生的追问质疑中,学生不得不到字里行间去找证据,促进了文本细读;从隐藏信息里找支撑,逐渐切入文本核心。在问题情境中学生的真实状态打开了学生问题和教学目标之间的通路。

由此可以看出,问题情境与教学的核心问题相关,它是核心问题的情境化、层次化、交互化体现。学习目标、文本特点、知识结构、问题序列、心理状态、讨论方式等都是建构问题情境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的共生融合、联结作用,使问题情境具有开放性、生成性。“问题情境”在课堂中的互动呈现有效促进了学生问题化学习力的培养。208899EF-BB0E-4B04-BFD8-DA6257A58E44

二、问题情境与核心素养

如果要使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地发生,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以此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有效的问题情境聚焦于文本的特点,旨在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悬疑式”“迁移式”“阶梯式”“驳诘式”的问题情境,在教学推进的时候是交融的、互相渗透的。伴随着问题情境的不断呈现,我们也能看见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具体如下:

(一)问题的整合与交流指向“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語言的建构和运用”和语文学习的本质属性相关,学生学科上的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是依赖语言能力的。而问题的整合与交流体现了教师引导下学生整饬语言、规范表达的过程。

1.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述问题

生:为什么作者要用三个相近的比喻词来形容托尔斯泰的目光?

分析:课堂上纠正学生口语表达上的疏漏,不是相近的“比喻词”,而是“喻体”。

2.引导学生将对文本特点的理解转化成问题的过程

生:《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中都记叙了他们做的事,《列夫·托尔斯泰》只描写了人物。

师:能否把这段话整理成一个问题?

生:为什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没有记叙他做的事?

分析:学情特征和文本特点两大要素决定了教学的起点,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形成问题,并综合这两大要素:包含已知也指向未知,既来自文字表层又指向文本核心。

(二)问题的推理与批判指向“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能够将学生不断带入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并不是学生能够“一望而知”的简单问题,而是需要学生经过思维的冲突、新知旧知的碰撞才能够解决。在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不断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知识进行反向推导,有效地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1.指向文本重复的语言,发掘蕴藏的内涵意义

生:作者为什么要用“手术刀”“X射线”两个相似的喻体?

分析:问题有意识地针对喻体的不同特点进行质疑,引导学生理解托尔斯泰眼神能够穿透皮肉,直抵人心。

2.指向文本矛盾的语言,发掘蕴藏的内涵意义

生:作者说他的眼睛像“探照灯光”又说像“寒光”,一冷一热,是否矛盾?

分析:问题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性”,在批判冲突中,进一步理解托尔斯泰照亮他人灵魂深处、又对自我毫不留情冷静剖析的伟大人格。

(三)问题的融通与创新指向“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解读文本的过程关联审美能力。具体来说,包括审美意识,即在文章意脉的流动中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审美角度,即从文章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建立对美的理性认识;审美思维,即在问题交流、矛盾解决中建立起自己的审美标准等。总之,学生在问题的融通与创新中,能够建构起鉴赏文本的审美情趣。

1.以问题形式关注文本的结构美

生:课文前一部分写的是托尔斯泰长相的丑陋,后一部分写眼神的犀利,两部分有什么联系?

分析:聚焦文本先抑后扬的艺术构思,发掘托尔斯泰粗鄙失调的外貌背后极具洞察力的目光。

2.以问题形式关注人物的精神美

生:通过人物描写,我们了解了传主是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关注作者表达的意图,问题指向揭示托尔斯泰卓越的精神风貌、人格品行,并对他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共情和怜悯。

(四)问题的挖掘与思辨指向“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在对文本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适当了解文本产生的文化背景。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对人物精神品格的把握,是建立在西方“智”性文化的基础上的。这种文化倡导个人应发挥自己的知识能力,发现社会矛盾,并不断超越自我。因而,我们看到在课文中,作者看似在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的外貌,其实是为了凸显其外貌下的天赋与才气,以及“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文化取向。

师:在当时的社会中,托尔斯泰想看透和洞察的还有什么?

分析:该问引导学生发掘托尔斯泰眼神“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的本质”的特点,作者在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人物以个人为单位,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愿望。

人类学习的过程,从本质来看,就是对问题不断挑战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但学习到了经验知识,更获得了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升了自身的“素养”。我们看到在课堂上,这些问题(情境)有的表征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独立思考,有的牵引出学生对上下文勾连的关注,有的显示出学生对于作者写作手法的探究。总而言之,“素养”的培育需要学生经历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问题情境为此提供了一条可供实践的路径。

课堂上问题的发生,其目的不是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向学而问的思维,是为了成就学生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是为了培养带有专家型思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产生“问题情境”,学生是参与的主要对象,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同时,学生在发现、探索、解决问题中产生的自我认同感、同伴交互感等情感体验,也是不可替代的。学习的最终着陆点是为了培养学生问题化学习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208899EF-BB0E-4B04-BFD8-DA6257A58E44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文本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七颗钻石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忘记自己的人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