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松荣先生《渔樵耕读》长卷的美学体现

2022-06-09 01:26黄梦沅
收藏与投资 2022年4期
关键词:长卷山水画山水

摘要:为研究传统隐逸题材山水画的当代美学意义,本文以姜松荣先生的《渔樵耕读》长卷为研究对象,依据渔、樵、耕、读的历史文脉为线索,结合作品分析山水画的隐逸美学表现,发掘其中的自然美、意蕴美和伦理美,研究其作品中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提出山水画创作的思路以及启示,关注历史典故的回归、探尋山水的自然情愫以及彰显内心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渔樵耕读;隐逸美学

姜松荣,1963年生于隆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湖南省视觉艺术评论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理事。

2000年曾应邀赴美讲学并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先后数十次对全国各地及二十多个国家的美术遗产及博物馆进行专业考察。出版有《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设计的伦理原则》等著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共六项,在《美术研究》《美术》《装饰》等知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担任艺术欣赏电视节目学术主持。

姜松荣先生的《渔樵耕读》系列作品是以渔、樵、耕、读为题材进行的山水画创作,作品形式多元,分别有小品、扇面、横幅、条屏、册页与10米长卷,其笔墨、题跋、印章与装裱工艺皆十分讲究,画中透露出湖湘自然环境和湘楚文化特有的韵味。《渔樵耕读》系列作品注重以雅集、品鉴的私人化审美方式观画,在文人书斋这一特有的文化场合中澄怀观道,给人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相比于传统的山水画,少有人采用如此丰富、全面的形式进行同一题材的创作,尤其是长卷,以“游”的体验经营位置,将渔、樵、耕、读四种生活状态融于同一画幅中,或负薪、游船,或耕地、读书,都有其自在之乐。

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中,隐逸的母题为众多山水画家所偏爱。从隋唐时期开始,山水画摆脱了人物画的背景功能独立成科,隐逸山水画占比一直较大。到了元朝,由于统治阶级的特殊性,隐逸山水画几乎占据了山水画的大半部分,渔、樵、耕、读作为古代社会最基础的四种生活方式,是隐逸山水画的主要题材。渔父是隐逸的智者代表,是历史最久、文化符号最鲜明的隐士形象,文献记载的渔父从最初出现时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人民,而是兼具才华与学识的得道高人,后世的渔父形象不断丰富,流传最广的当属姜尚、严子陵和范蠡。樵夫作为隐士出现的时间较晚,东汉班固以及《汉书》记载的朱买臣都是樵夫形象的代表,樵夫的生活场所在山林,不同于渔父的智者代表,樵夫随着历史的变迁被后世学者赋予出身苦寒、辛劳为生又远离世俗的特征。耕与读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国传统社会,耕者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勤劳、质朴等优秀品德的象征,因而耕者在读书人的心中占有不一般的地位,陶渊明、王维、苏轼等许多文人都曾以躬耕归隐的形式平衡生存与理想之间的价值冲突。历代以来,表现渔、樵、耕、读的艺术作品不在少数,雕塑、刺绣、瓷器、书画等皆有涉及,艺术形式十分多元。在山水画方面,明代吴伟、近现代吴观岱等人都有《渔樵耕读》山水画创作。时至今日,亦有姜松荣先生注重历史典故的回归,将自然风光的探寻融合渔樵耕读的雅韵,追寻隐逸题材山水画的当代美学意义,本文选择姜松荣先生《渔樵耕读》系列中的长卷为研究对象,作山水画的隐逸美学欣赏。

一、《渔樵耕读》长卷的美学体现

(一)仁智之乐的自然美

自然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隐逸山水画自觉的观念探寻。《论语·雍也》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说,其后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仁智之乐”“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此“乐”既包括山水美的形态带给眼睛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在山水中与自然契合获得心灵的感悟,故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山水艺术千年来的精神追求。姜松荣先生深研传统,醉心于自然山水,反映在其《渔樵耕读》长卷中,构图繁简有致,皴、擦、点、染无不展现精妙的笔法和墨法。长卷前段有人垂钓于沙渚之上,水面渔船徐徐渡江,穿过山林再往前,偶遇樵夫肩挑扁担。中段又至山林间,有一书生盘腿坐于茅屋中,近景杂树丛生,远山云雾缭绕。继续往前,画面又开始舒朗,有农民袒胸卷裤,描绘的是耕田的场景。画面中山、水、树、石互相映衬,黛瓦白墙隐逸其间,画中可见其精巧,画外更有神韵。姜先生对山水画的深诣源于其丰富的考察经历,正如其所说:“奇峰搜尽胸中自有丘壑,临池百担砚底定藏蛟龙……凡好做山水者,当烟云供养,潜心林泉。”姜先生游历山水、取法自然,以现代隐者的身份为我们描绘出了渔、樵、耕、读的隐逸生活景状,长卷中的闲适之意与自然之美令观者心生向往。

(二)情景融合的意蕴美

古之隐逸山水多为水墨晕染,借“空灵之美”营造缥缈的氛围以寄托情思。姜先生凭借文人学者丰厚的学识素养,以青绿设色,使得《渔樵耕读》长卷呈现出一派生气。除开绘画,姜先生的书法集众家之长,自成一体,当华润之山水遇上隽秀之书法,“由满足自然景物的外在形式,到探究山水的内在意蕴”,可知《渔樵耕读》长卷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情感。要读懂姜松荣先生的画,首先需明确其是一位学者型画家,他从小喜爱中国画,因中国画具有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特征,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才能有所成就,故浸润于书海,精学美术理论,先生又喜爱烟云供养,自设书斋,隐逸在岳麓山畔的乡村庭院,享受乡村故土的润泽。正是由于先生扎根农村生活,对乡村故土的山与水有着深切的感情,所以其艺术观聚焦于传统、儒雅的隐逸乡村生活。加之渔、樵、耕、读的文化特质滋养出超逸、闲适的理想生活状态,渔者收网而归,樵者荷锄低语,耕者骑牛慢行,读者口悬牧歌,使得《渔樵耕读》长卷的意蕴落实于对传统乡村文脉的表达上,即以丰厚的人文精神表达了“内修人文,外养生态”的现代新乡村发展观。

(三)中庸之道的伦理美

伦理美体现为带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美,中庸之道作为儒家伦理文化的核心,在《渔樵耕读》长卷中有着特殊的体现。《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艺术创作中,中庸之道常常以“中和”的理念启发美的形式和规律,在《渔樵耕读》长卷中体现为淡雅含蓄的风格、和谐统一的颜色、虚实相生的空间等。此外,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经典的辩证哲学,以折中、和谐的理念渗透于上层建筑的伦理道德中,并且突出体现在隐逸山水画的内涵中。在渔樵耕读的典故里,既有“小隐于野,中隐于朝,大隐于市”,又有儒家的身隐而心不隐,更有功成名就后的显而后隐,不论哪种隐逸方式都指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渔樵耕读》长卷虽然表现的是传统隐逸题材,但它构造了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进而为当代人追问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契机,长卷将古代渔、樵、耕、读的传统生活引入当代的文化语境,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以“中庸之道”共处的渴望与需求。

二、《渔樵耕读》长卷的美学启示

(一)注重历史典故的回归

当代山水画创作面临着审美困局,各类艺术形式层出不穷,平面化、抽象化、观念化等多元的技法为山水画增添了新的面貌。在追求山水画现代性的同时,山水画的人文价值总是容易被忽略,而回归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历史题材的当代意义是解决当代山水画内涵缺失的途径之一。长卷采用私人化的鉴赏途径,即各种适合书斋欣赏的方式将传统隐逸题材表现得丰富而充盈,在内容上以历史典故为材料,超越其历史意义引申出对当代人与社会的思考,且能融合自然美、意蕴美以及伦理美,表现多层次的山水艺术美学,由此反观现今的山水画创作,仍需思考和探索如何将传统历史题材引入当代的文化语境中,在构思过程中避免出现传统图像志的单调审美问题。

(二)探寻山水的自然情愫

时过境迁,现今很难再体会渔、樵、耕、读的生活情境,现代人的游山玩水也不过是旅游观光一日游的“打卡”,只有艺术家们作为一群特殊的人,仍然不亦乐乎地徘徊在山水间搜寻艺术的灵感。从古至今,山水画历经千年的发展与嬗变,无数的艺术家仍不改对它的一往情深,深耕于山水画的创作,以山水画作为自然的指代来追寻心灵的抚慰,这正是源于中国人对于自然的独特情愫。大自然是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是平远辽阔的江南远景还是曲折回环的丘壑密林,或是苍劲雄强的北方山脉,画家们赋予自然山水不同的感情,从“致用论”到“山水比德論”,再到“畅神论”,中国的山水艺术以其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开放的品格不断吸引人们的加入,故而探寻中国人对山水独有的自然情愫,表现山水画中的诗意与浪漫一定会是山水艺术永不过时的美学内涵。

(三)彰显内心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影响着艺术价值的取向,这也给当代山水画的创作带来启示。正如当代许多其他的艺术以及现代融媒体所涌现的很多热门内容都传达出对自然的向往,工业社会的人们在长期的生存压力下,希望回归闲适自由、原生态的生活,只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很少有人会愿意放弃功利去做一个当代的“隐士”,所以人们只能在艺术中追寻城市里的田园牧歌,这也为当代的艺术创作指明一个方向—为现代人的“精神困局”寻找心灵的疗养。《渔樵耕读》长卷正是这种社会思潮下艺术创作的缩影。姜先生站在学术的高台上,对于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有着高度的思辨能力,对人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形而上的理解,基于此创作的《渔樵耕读》长卷所承载的深刻人文关怀带给社会较大影响,当代的艺术创作也应该体现主体的人文关怀,以艺术之形体蕴藏深刻之内涵,表达时代之思考。

三、结语

观姜先生的《渔樵耕读》长卷,好似神游于最朴素、最理想的自然乡村,山水之美的形态令人愉悦,渔樵耕读的文化意蕴令人愉悦,朴素、和谐的社会伦理关系也令人愉悦,是故山水画之“畅神”功能尽显。渔樵耕读的隐逸内涵随着历史文化的演绎慢慢成形,在诸多山水画家的创作中固化为视觉符号,引申到当代的社会情境中,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虽已远去,但其背后反映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衍生出了新的文化精神,即勇于追求自由、遵从自然规律、敬畏天地事物、保护自然环境等,在当代的工业社会下显示出珍贵的启示意义和独特的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

黄梦沅,2000年生,女,土家族,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美术史论。

参考文献

[1]倪志云.中国画论名篇读本[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25,78.

[2]姜松荣.书香沁古墨?林泉涤凡心[J].中国美术,2021(5):117-119.

[3]李浩.山水之变—论先秦至唐代自然美观念的嬗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5(4):86-91.

[4]韩冰.不是之是—从“意派”看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转化[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5.

[5]徐韵.高情远致,逸笔文心—读姜松荣先生画作[J].艺术评鉴,2019(16):57-58.

[6]吴琦,马俊.野服躬耕:晚明乡宦的文化装扮与仕隐并存[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136-144,176.

[7]赵汀阳,张文江.渔樵与历史2019第七届“艺术长沙”展览系列讲座[J].上海文化,2020(9):111-127.

[8]刘晓华,李晶寰.渔樵耕读与隐士情怀[J].收藏界,2012(4):67-68.

[9]牛克诚.山水画:中国人自然情愫的图像表达[J].意林文汇,2018(5):20-25.

[10]朱锐泉.一渔一樵即江湖—古典文学中一种类型人物的建构[J].古典文学知识,2021(4):69-79.

猜你喜欢
长卷山水画山水
空蒙山水间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山水间》
山水朋友
长卷
谈唐英与景德镇妙不可言的缘分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我的一生是宣纸的长卷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